分卷閱讀8
了一種困擾。 偶爾他想要去花園鍛煉一會兒,章招娣都生怕他會磕著碰著,恨不得時時刻刻的扶著。 偏偏不管是姜氏還是孫氏都分外贊同小姑娘的做法,用姜氏的話說就是,這姑娘知道照顧孩子,懂得疼愛弟弟,是個值得表揚的榜樣jiejie。 得到了表揚,章招娣就跟打了雞血似得,恨不得把弟弟捧在懷中,含在口中,生怕他受到一滴滴的傷害。 過量的姐弟愛讓他感受到窒息,作為一個有成年人思維的孩子,他不怕自己被寵壞,但也怕被養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為此,張文貢獻了這輩子第一個叛逆期,他不讓人喂飯了! 看著小孩兒顫顫巍巍的舉著勺子吃飯,姜氏滿眼的擔心,連聲說道:“乖孫,奶奶喂你好不好?你還小呢,哪能自己吃飯呢?” 孫氏也勸道:“是啊,隔壁長生都四歲了,還讓他娘喂飯呢!” 章招娣更是躍躍欲試想要搶走他的勺子:“弟弟,我來喂你好不好?” 張文身體力行的表達了拒絕,他一口一口艱難的往嘴巴里頭塞,小孩兒的身體讓他手指忍不住顫抖,時不時就要漏掉幾顆飯粒,但他每次都能撿起來一點點吃掉。 “寄幾吃,長,長大了?!睆埼暮恼f道。 被人疼愛當然好,但他怕舒坦的日子過多了,前輩子打拼出來吃苦耐勞的精神頭都消失了,一屋子的女人都把他當做一輩子的依靠,他可不能長廢了! 6.名字 等張文能夠扶著墻走幾步的時候,天氣已經大冷了,他是二月二龍抬頭生日,日子是頂好的,正巧黎明十分落地,當時接生婆婆可是說了滿屋子的吉祥話。 只可惜他出生之前親爹就死了,不管是洗三還是滿月百天都沒辦,家里頭兩個寡婦,只是門房緊閉的過日子,不說寂冷但也清凈。 眼看著進了臘月,地上已經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雪,姜氏和孫氏都不太讓孩子往外跑了,生怕他著了涼生病,實在是這年頭孩子的夭折率大的驚人,他們這可是一根獨苗苗,真要是有點兒什么事的話婆媳倆個都不用活了。 張文也是個惜命的,這可不是感冒發燒打了針掛個瓶就好的年代了,真要是發燒的話,不死也得去掉半條命,為此他十分懂事兒,每次只在被炭火熏得暖洋洋的屋子里頭玩耍。 不過他從未丟下鍛煉身體的決心,每天必定要活動一番身體的。 看著乖孫甩動著小胳膊小腿,姜氏看的心滿意足,笑盈盈的說道:“我家乖孫就是懂事兒,以前多愛出門的人啊,現在也不鬧著出去了,這孩子從小就聽話,懂得體貼人?!?/br> 在姜氏的眼中,恐怕孫子就是無一處不好的,恨不得把他夸到天上去。 偏偏唯二的聽眾都十分贊同這說話,孫氏說:“可不是嗎,從來沒看見這么體貼人的,招娣小時候還要鬧夜,這孩子只要吃飽了,都是一覺到天亮?!?/br> 章招娣也不在意自己被打趣了,笑道:“這是我弟弟,肯定最乖啦?!?/br> 祖孫三人達成了一致,倒是看起來和和樂樂,這種圍在一個屋子里頭做針線說笑的日子,就是當年章明亭還活著的時候也是少有的,畢竟姜氏那時候頗看不上孫氏。 在地上學習走路的張文暗暗翻了個白眼,覺得自己要不是穿越者,上輩子還是吃過半輩子苦頭的那種,說不定很快就要被三個女人寵壞了。 姜氏到底是年紀大了眼神不太好,做了一會兒針線就放下了,章招娣還沒有學到家,做一會兒就得逗一逗弟弟,看著就知道沒用心。 只有孫氏的動作最快,就一會兒功夫就做好了一個荷包,手工精制,上頭還特意的繡上了喜鵲登梅的花樣子,拿出去賣也能賣上一個不錯的價格。 姜氏看了一眼,心中也微微滿意,當年她是看不上孫氏那門第的,主要是孫家人也靠不住,他們家原本就是三代單穿,自然想要結一門有力的親家。 只可惜兒子喜歡,哭著喊著求她,后來她也是看孫氏本人還算利索,這才閉閉眼答應了。 孫氏小心翼翼的放好荷包,打算攢一攢到時候一塊兒換銀錢。轉身又拿出一個絡子來,剛打了幾下,就想到什么,抬頭看了一眼姜氏說道:“娘,平安也這么大了,大名您想好了嗎,快到年底了,到時候也得上族譜吧?!?/br> 這年頭并不是生了孩子就會上族譜的,畢竟開祠堂一次成本高,孩子也不一定能立得住,像是一些大家族甚至都是等孩子三歲之后才上。 章家不過是個縣城的小家族,往上一共也就四代人,所以每年開祠堂的時候就順便會把當年出生的孩子都上了族譜,向來也沒有那么大講究。 姜氏一聽,倒是也把這事兒放到了心上,一日沒上族譜,他們家就不算有男丁,沒有男丁,就支撐不起門戶來。 老太太心思一轉,立刻說道:“這也沒多少時間了,得起一個好名字?!?/br> 說完這話,她又有幾分可惜的說道:“如今王氏也不上門了,他家倒是有個秀才,算是有幾分才學,比我們多幾分墨水?!?/br> 隨即她自己想了想,搖頭安慰自己道:“也沒啥可惜的,品行不好,讓他起名也不成?!?/br> 孫氏張了張嘴巴,心知自己是沒有起名權的,便旁敲側擊的說道:“娘,相公還在的時候倒是起了幾個名字,不如你聽聽看合不合適?!?/br> 姜氏瞥了她一眼,淡淡說道:“都是哪幾個字?” 孫氏自己并不識字,只是她跟章明亭的感情十分好,那時候也有過一段紅袖添香的日子,所以倒是也還記得一些,這會兒緩緩道來:“一個是直,取之正直為正,正曲為直。相公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為正直的人?!?/br> 姜氏一聽,卻搖頭說道:“世間是是非非,哪有那么明確的是非曲直,難不成以后我乖孫也要變成不知變通的頑固模樣,讀書雖然好,但要是讀成了書呆子,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亭兒當年啊,就是虧在一個直字上了?!?/br> 見她不滿意,孫氏又道:“還有一個通字,我只記得相公說了一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不過應是大文豪文章里頭有過的?!?/br> 姜氏連忙搖頭說道:“又是雞又是犬的,不好聽,咱們也不是鄉下人家?!?/br> 孫氏其實也不太懂大文豪的審美,就她看來鄉下的雞鴨狗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