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好感,因而對這番話亦不以為然,“照你這么說,你燒了呼兒納要找的東西,還是為我好。說不定呼兒納根本不圖物證多,拿了一件就心滿意足,不但可以放心屠縣,連我這個送上門來的南頌官員也可照殺不誤。再看現如今,我只需說東西在西暮崖,呼兒納就不得不靠我帶路,匆忙撤兵之余,沒工夫殺光鳳來所有人,我甚至有機會活捉大今戰神?” 節南丟下鏟子,站起來拍拍手上的灰,那雙本就很刁鉆的狹葉目笑成了線,“不愧是推官大人,我只想攪活了這灘死水,趁亂鉆空子,大人卻隨便想想,一條活捉戰神的妙計就信手拈來。橫豎都是說謊,干脆說知府大人本想獻誠,哪知孟長河殺到,你見勢不妙,幫知府跑出來送西暮崖這條情報?!?/br> 崔衍知不知他那些同僚暗中勾當,聞言又是皺眉,不懂兔子賊怎么那么能扯。 節南卻不想再耗下去,“你我分頭行事,能不能會合,還看我自己的八字,到時崔大人不必惦記我?!?/br> 西暮崖還有她爹幫四王子購買糧草和兵器的書函! 小柒在西暮崖,所以節南只希望這位jiejie機靈些,能明白那些東西對她大有后患。思及此,她打開屋門,道聲再會,就走進了茫茫夜色。 崔衍知眼睜睜望兔子賊離去,低頭再看自己站著,才察覺腿腳早活絡了。奇怪的是,他無意攔下兔子賊,但想她背上那小娃娃一哭鬧,她還如何假扮大今士兵。她死了也罷,橫豎桑大天救的人好不到哪兒去,只可惜小生命無辜。 顧及她?他可沒那么好心! 崔衍知跨出門。 夜空沉著風暴烏云,院里沒有風,空氣卻僵冷如冰,不遠處傳來踹門踏板的喧嘩動靜。 有人大喝,“稟大將軍,此處無人!” 崔衍知顧不得再探究,想著呼兒納倒是來得巧,定了定神,大步往鬧出動靜的方向去。也許真是睡飽吃飽,感覺手腳靈活不少,還有力氣攀檐上瓦,選了一個臨街制高點,俯視這群鬧哄哄正搜他的人。 他這才高喊,“本官在此,有勞大將軍費心了?!?/br> 底下的兵士們紛紛拔刀提槍,不停轉著腦袋找人。 然后,一員銀袍大將抬頭仰面,目光與崔衍知對上,笑聲朗朗,“這位就是崔大人吧,久仰久仰。不過既然崔大人主動求見,怎么中途跑了,讓呼兒納好找?!?/br> 崔衍知眸光湛湛,借士兵們的火把,將呼兒納打量清楚。 身著莽麟風袍,不穿鐵甲就身板赫赫,腰間束寬金帶,扎緊身后一對八寶烏塔鐵鞭。腳蹬金菊盤云牛皮靴,一手搭在馬背的長弓上。再看面貌,發束玉珠牙冠,看神氣也不過二十多歲,半點沒有殺人狂的煞色,反而五官端俊,儀表堂堂,顯出如日中天的英雄氣魄。 無怪乎,大今呼他戰神。 崔衍知聽呼兒納喚出自己的姓,心思輾轉之間,原本鬧哄哄的腦袋忽然清明,明白自己該怎么說怎么做了。 ------------------------------ 今天第二更。。。親們,有月票的,喜歡的,別忘了投給小山哦!(。) 第81引 第三道力 寅時。 鳳來縣外。 正是黎明前黑暗最猖獗的時辰。 城樓上的火光照不出城下幾丈方圓,更別說百丈開外,讓大王嶺山影壓合成無底深淵的官道了。 張正無聲吐出一口氣,還不敢正臉呼吸,將凍白的氣哈藏了地面,身形極快,從官道滑下,鉆進枯草叢中,匍匐貼地。 白日下掩不住身形的枯草,這時卻憑仗夜色,穩穩當當偽裝得一片茂盛。 張正恭謹低聲道,“宋大人,草民已摸清,城樓每半個時辰換崗,每隊百人,城樓里約莫四百衛。只要能騙他們馬上開城門,咱就可以殺個措手不及?!?/br> 宋子安的臉色在黑暗中微微發白,傷雖重,卻堅持親自過來。 他轉頭看看伏在身旁之人,“若一切照計劃那般順利,能夠重新奪回鳳來,壯士當居頭功?!?/br> 那人相貌平平,方正臉,皮膚隨夜漆黑,說話間就展露一口白牙,“在下江湖草莽,可也是頌人,經過大王嶺,竟然碰上這等狗屁倒灶的事,理當盡一份力,大人不用論在下的功勞?!?/br> 此人叫吉平,其實奉命行事。 宋子安不在意吉平粗口,但頷首表示感謝,隨即對張正重重一點頭,“張大鏢頭,我行動不便,就請你和這位壯士一起擔待,按計劃行事罷!切記,若遇勁敵,萬萬不可硬拼,一定要平安撤進大王嶺?!?/br> 張正嘿應,揚手一揮,瞬時從草叢中貓起烏壓壓數百近千條的身影。若湊到鼻子尖看,人人戴著天豹巾,其中好些還穿大今兵服。不幸之幸,這些東西在府兵被葛隆偷襲的駒馬峰下隨找找,畢竟也奮力廝殺過一場。 等這一大批人過去,吉平矯捷爬起,跟去。 宋子安身邊還留著十來人,是張正堅持保護他的。 宋子安本該在西暮崖等消息,但他哪是坐著干等的人,崔衍知和柒小柒離開不過一個時辰,他就請張正帶了一小支身手好的人到官道要隘打探。 誰知張正真有收獲,在吉平的幫助下抓了十來個從府城方向往鳳來報信的大今兵。 宋子安聽說府城安然,一面松了口氣,一面也覺孟大將軍不會輕易再發兵。 吉平獻計,讓西暮崖的府兵們假裝被擊潰的大今兵,騙鳳來縣打開城門,如此就能不攻而破,勝算大得多。 宋子安想到孤身前往鳳來的崔衍知,亦認為吉平的計策雖然是險中求勝,只要運用得當,做到出其不意,委實不失為一條妙計,化攻城的不可能為可能了。 當然,這要是崔衍知在,恐怕會很懷疑吉平的話,但宋子安的為人卻與那位仁兄大不同。他早年云游天下書院,遇到不少江湖奇人異士,自身心胸坦蕩,處事磊落。后來被欽點為狀元,戰事發生,新帝遷都,朝堂重設,推遲數年才要踏上仕途,故而完全沒有崔衍知那種規矩老道的官腔。他非常相信,江湖有義士,民間有忠民,只在于自己如何分辨而已。 吉平曾說,他自己想幫忙,也正好遇到高人指點,特來獻計。 這話,宋子安信。 鳳來數千人,府城上萬人,縱然地處西北,又由兇險的大王嶺阻滯了消息擴散,誰能說這些人中沒有高人,三百里方圓半點不存在江湖?更何況,孟大將軍已經大勝。 現下宋子安只希望一切不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