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部族首領的meimei又被梁皇之子所劫,簡直可以說是奇恥大辱,整個部落都陷于一種頹靡不振的狀態當中,軍心渙散,民不聊生。 “淳兒本性剛烈,原就是打算自刎的,可偏偏又有那么巧,帶走她的那位王爺居然當了皇帝,君臨天下。她從此中看出了轉機,于是,就有了一個計策……” 這話雖沒講完,書辭和沈懌都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傅老將軍所說的“jian妃當道,小人作妖”的舊事。 看樣子,淳貴妃就是做的這個打算,不能力敵,便采用智取。 “這個計劃她沒讓我告訴旁人,只是叫我在京城中接應她?!标毯芜€吐字很慢,像是每一句都牽動著久遠的往昔,“起初進行得挺順利,建元皇帝對她沒有半點戒心,她在后宮干政,甚至成功的引起了朝中動亂。大梁那會兒本就處在南北交戰的緊張局面里,倘若此刻再內斗不休,咱們反撲拿下南邊的幾座城池必然指日可待?!?/br> 淳貴妃大概是想效仿從前的驪姬,先擾亂朝綱,下一步恐怕就是謀害皇嗣。 所以她盡管不喜歡,卻也要將沈懌生下來,或許就是為了鞏固自己在后宮的地位……能犧牲到這個地步,說到底全是為了家鄉的小國,雖然回不去,雖然隔著萬水千山,也能讓她心甘情愿拼命至此。 晏尋見縫插針地問道:“那這位貴妃,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提起這個,晏何還也是眉頭緊鎖,“說來很奇怪,出事的前幾天,她便命人私下里傳信給我,說是知曉一個與皇后……也就當今太后有關的秘密,沒準兒能夠掀起一場比開國功臣通敵叛國還要大的風波?!?/br> 聽到這里,書辭心中無端的一揪,脫口而出:“是什么?” 不料,那晏何還遺憾地給了個令人失落的答案:“不知道,我在約定的地點等了好幾天,也沒有等到她……其實那時我就已經感覺不太對勁了。果不其然,半個月后,得到了她病死宮中的消息?!?/br> 淳貴妃的死,也許在他的腦海里過了很多遍,來回咀嚼,就像陳氏接受言則的死一樣,到如今可以坦坦蕩蕩的說與世人知,不見悲喜。 晏尋沉默良久,還是寬慰道:“義父,節哀?!?/br> 他擺手:“人都死了那么久了,早節哀了?!标毯芜€把玩著茶杯,若有似無地瞥了沈懌一眼,“我這些年也在想方設法查淳兒的死因,可惜不是宮里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戰事,一拖再拖,轉眼都十幾年了,還是一無所獲?!?/br> 沈懌將茶蓋子拿起來,好玩似的在杯口處刮來刮去,“你告訴我這些,是想讓我查害死她的兇手?” “她怎么說也是你娘?!标毯芜€輕嘆道,“我明白,你對她沒什么好感??蓪τ谀?,她的感情卻比所有人都復雜。無數次我在信中提到你的時候,她皆避而不談。直到某一天……” 他停了片刻,低聲說:“她在信的末尾寫了這么一句……” “她說,‘懌兒八歲了’?!?/br> 書辭轉過眼時,明顯地看到沈懌玩茶杯的手微不可見的輕滯了半瞬。 那個身負國仇家恨的貴妃,在誕下她的第一個孩子時,對于這個仇人與自己所生的兒子究竟懷著怎樣的心情?在她每每拔下簪子往他身上戳出血痕的時候,心中又是否煎熬過呢? 可惜所有的一切都隨著她的亡故,掩埋在黃土之下,永遠也不會人知道了。 書辭在桌下慢慢伸手過去,摸到沈懌的五指,還沒等覆上去,已被他一下子,緊緊握住。 晏何還的話說到這里就算是點到為止了,也不管他答不答應,徑自講了下去,“淳兒死后,我在京城里又待了一年有余,原是不甘心,想再找找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進宮打聽,可不多久,就遇上了長公主結黨營私企圖謀逆的事。當晚圣旨降罪,烏泱泱的禁軍涌入公主府,夜里起了一陣大火,把整個府邸燒得干干凈凈,火光沖天,連周圍的民居也不能幸免……” 他的語氣忽然渺遠起來,望著已經黑下來的天空,緩緩道:“那時我在公主府外,看見有許多下人、仆婢從濃煙滾滾里沖出來,馬匹馬車因為受驚竄入街巷,人流中還有一個被老婦人牽著的三四歲的孩童?!?/br> 以為后面的內容皆是他的絮叨,書辭本沒放在心上,突然聽到孩童兩個字,耳朵當即動了動。 “我見他衣著華麗,仆婦又一口一個小少爺,于是猜測他或許是公主府內的親眷?!?/br> 晏尋愕然地抬起頭來,眼中空蕩蕩的,仿佛完全不能思量。 晏何還沒敢去看他,口中喃喃道:“那時,我便起了私心。淳兒已死,許多計劃付之東流,想著如果把他帶回能戎盧,當做質子,今后兩國交戰或許還可以派上用場?!?/br> “義父?!”晏尋望著他,難以置信。 此時此刻,不止是他,連書辭和沈懌也不同程度的驚訝了一番。 的確曾聽說長公主與駙馬有一子,可那么多年過去,都以為這孩子早就死了,誰能想到會是晏尋! 再細細回想,與駙馬相同的疾病,還有肖云和的手下留情,所有的細節又莫名吻合。 晏何還大概料到他會有這樣的反應,略帶病態的臉無所動的擺了兩下,聲音忽然有幾分?。骸斑@個男孩兒可能是被突來的變故嚇傻了,以至于我帶著他一路南下,他也沒有反抗,直到跨過邊境時,他才毫無征兆的大哭……”那會兒不明白,很久以后晏何還方朦朦朧朧地懂了,其實三歲孩童也知道家鄉何處,葉落歸根。 “那個孩子,就是你?!?/br> 他幾近殘忍的承認了,繼而又慢慢道:“為了讓你早日習慣那里的生活,我領著你在戎盧里吃,在戎盧里住,后背也紋了戎盧人的紋身,可是我同幾位長老都知道你的身份,我也清楚,他們留著你,就是為了今后做打算?!?/br> 晏尋手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一根一根凸起,書辭看在眼里,正安慰似的把手放上去,卻不料猛的一下,晏尋也抓緊了她的。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養久了總是會養出感情來的,隨著他越長越大,晏何還的內心就越掙扎,一方面是族人的寄托,一方面又是晏尋的生死。 兩者他都難以割舍,遲疑猶豫了很久,終于在兩國交戰之際,把晏尋從戎盧趕了出去…… “之后的事,你也知道了?!?/br> 他輕嘆了一聲,“你若是因此恨我,我也不怪你。好在你如今已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我便是死,也沒什么遺憾了?!?/br> 晏尋壓根不知該說什么。 三四歲前的記憶模糊不清,只記得自己十幾歲被迫離開戎盧,在戰火紛飛中一路跋涉,莫名來到了中原,人生地不熟,除了會點拳腳功夫,他一無是處。 很早之前他就奇怪,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