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9
蓮花meimei來著…不過今天地鐵上有個歪國小哥哥推著他兒子實在太可愛了!于是忍不住改了設定…恩…畢竟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我可是屬于看那一掛的人呢!咩哈哈哈哈哈!ps我今天又掉粉了哈哈哈哈! 第124章 雜志新專欄 1949年的新年過后, 的忠實讀者們發現, 由郵差送到她們手中的新一期的雜志, 似乎比從前的要厚了不少。 翻開一看, 哦,原來是新增加了一個專欄啊。 電影專欄? 是最近有什么好看的電影嗎? 的主要讀者群大部分都是女性, 年齡層次涵蓋范圍從10來歲到30多歲不等,40、50歲的也有, 但不多, 畢竟那個年紀的夫人太太們已經不再那么追求時尚了,反而是年輕些的女性,她們的消費水平也許算不上是最高的,可對于時尚和潮流的追求卻是不容小覷的,特別是那些年輕活潑的未婚女性, 平日里休息的時候就會和閨蜜約出來一起吃吃飯、喝喝茶、逛逛街, 若是有好看的電影, 她們也不會吝嗇花一點小錢去看上一場順便消磨一下時間,所以對于的新專欄, 不少人都帶著感興趣的心情翻閱了一遍。 朱迪絲就是其中一位。 她是一名普通的報社記者, 當然,不是而是, 坦白說,能進入這么一個頗負盛名的報社,朱迪絲承認,她的議員父親占了不小的因素, 可惜這也沒什么卵用,雖說她自認自己的工作水平絕不會低于辦公室的其他人,但誰讓她是個女人呢?入職到現在差不多一年了,她出去采訪的次數絕不超過一個巴掌,相反,每當有什么端茶倒水的工作,她的上司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她,美其名曰鍛煉她的接人待物為人處世,倒不如說是給辦公室的男性同事們打雜,朱迪絲氣得要死,可她發現就算是她將自己的不滿告訴了父母,母親就不說了,她一直是希望她能待在家里做個乖巧的貴族小姐直到找到個門當戶對的紳士嫁出去的,對于這份工作,母親從頭至尾都是持著反對態度,要不是父親堅持,她能不能繼續上班都是一回事。 然而令朱迪絲失望的是,原來她的父親并不是她曾以為的那樣開明,瞧瞧他說了什么! ——讓你去報社工作,只是讓你多一些社會閱歷,待在辦公室看看報紙也是一種學習,何必非要去外面跑什么新聞? 朱迪絲郁悶極了。 她堂堂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如今卻成了“服務生”,她都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了。 拋開令人郁卒的日常工作不談,除了不能出任務,朱迪絲的工作還是很“輕松”的。 每天上班之后給上司泡完咖啡,再將今天的主要新聞羅列一下打印出來放在上司的桌上,她就可以去自己的座位上看報紙了,等到10點左右的時候,她要負責給辦公室的所有人訂餐,做完這個接著看報紙,午餐送來后進行分派,吃完后叫人來收拾餐桌,順便再給上司泡一壺咖啡,然后她就可以一直坐等下班了。 哦,其間若是有哪位“忙不過來”的同事需要她去收發一下傳真,或是去其他部門接收派送一下文件,又或者是去樓下百米外街道拐角的地方帶一盒小蛋糕什么的……除了最后一點有待商榷,其他的活兒她也多半是不能拒絕的。 在這些“工作”之外,所有的時間都是她自由分配的。 百無聊賴的朱迪絲只好早早的就過上了“退休老人”的生活,每天端端茶送送水泡泡咖啡看看報紙雜志,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好在她工作的地方是傳媒行業,是報社,而在報社工作最大的好處,大概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報紙和雜志可供觀看。 譬如在朱迪絲的辦公室一側,就有一個巨大的書架,上面分門別類的收集了包括、、、等在內的各方面的報紙,還有一些諸如、等一眾老牌雜志和、和等創刊沒多久的雜志。 身為一位新聞工作者,朱迪絲自然是每一份報紙和雜志都有所涉獵和學習,但從23歲年輕女性的角度來說,她還是更喜歡和,而相比這種更適合已婚女性的雜志,綜合而全面的顯然更得她的心。 就像男性版的已然成為了英國所有男性必讀的月刊,大眾版對于朱迪絲的吸引力也不小,她不僅會在報社第一時間翻閱新一期雜志,家里也訂閱了雜志,還花高價收集全了從創刊號開始的每一期,并且她已經做好打算,如果能一直保持它的高質量,她就會一直收藏下去。 這一期的里多了一個新的專欄,電影專欄。 朱迪絲當然不會沒看過電影,老實說,她還曾經打算去做導演呢!要不是考慮到父親的職業特性,說不準她如今就成了英國夢的員工了——她和瑪格麗特公主也曾在舞會上見過好幾次面的說! 新專欄的內容不多,主要對近期即將上映的一部新電影進行了推薦,標題倒是很勵志——,內容很樸實,是普羅大眾都知道的故事——國王喬治六世在戰爭前一次有名的演講。 不過,文章里對于電影部分只是進行了很簡單的描述,畢竟這個故事只要是英國人沒幾個不知道的,所以文章用很大的篇幅對影片的剪輯進行了分析和推薦: 對電影有些許了解的人都知道,一部電影的好壞,最終取決于它給觀眾們帶來了什么樣的觀感體驗,也就是它的剪輯是否完整而不落俗套的講述了整個故事,這個故事必須不長不短、有血有rou、恰到好處,既不會讓觀眾覺得煩悶,也不會令人感覺無聊,當然,演員的演技、伴奏的音樂、拍攝的手法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電影素材就像布料,演員決定了布料上的花紋是否精致細膩,音樂則是點綴了布料的蕾絲花邊,而手法則決定了布料的材質究竟是哪一等,只有剪輯才是裁縫,能將布料裁剪成一件美麗而體面的衣服。 從最早的影片,到場景交融銜接的,再到1929年有聲電影的問世,盡管那簡陋的錄音和喋喋不休的對白、以及沒完沒了的音樂讓人總有一種心焦氣燥的感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