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這么說了,立刻問道。 咸豐五年又有一次選秀,不過咸豐不要人,他這些年忙得很,若不是沒兒子,他能把除麗嬪之外的女人都趕出去。不過,也出了鬼,這些年,連麗嬪都沒能懷上一個。讓他們都快失去信心了,青妤還想著,是不是那兒子只能慈禧來生? 現在宮里沒兒子,朝中原本都有些閑話的。但總算有個公主撐場面,對大家來說,有公主也能再有皇子。咸豐倒是想得挺開,反正都這樣了,愛咋地咋地。選秀時,特意給醇親王挑了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女孩拴婚,讓醇親王回來成了親,又立刻讓他帶到東北去了。 青妤倒是有點明白咸豐的意思了,自己有沒有已經不重要了,只要皇位不傳給老六的兒子,傳給誰都可以。而老七這些年很努力,腦子也開闊了不少,于是他也不吝給他更大的恩典。 她想想歷史上那倒霉光緒皇帝,不過她挑時,可沒挑葉赫那拉家的女兒。當然杏貞死后,葉赫那拉家也沒有資格再選秀了,那位歷史上的醇親王妃也沒有再出現。 這幾年,他們還算過得安穩,而此時麗嬪說給女兒找個伴,一下子讓青妤提高了警覺。這是啥意思? “他們說,去年恭王府也生了個女兒,要不我們抱進來,讓榮安教meimei說話,這樣,榮安做了jiejie,會不會就會開朗一些?”麗嬪一臉的希翼。 “是不是有人跟你說的?”青妤看著麗嬪,有點無語,能在宮里五年,算是除自己之外,咸豐惟一不算太討厭的女子,竟然還能不知道咸豐最討厭的就是恭王了,竟然還想著要把恭王家的大格格接進宮來。 “誰跟我說的?”麗嬪忙回頭問跟著的人,倒是把后頭跟著的弄了一個大紅臉,不過五年青妤清理宮廷的工作沒白做,宮女都是自愿留下工作的,而且是有工資和休假的。雖說咸豐說,這容易被買通。給了他們出宮的機會,就是大大的漏洞,但是青妤則笑著說,要被買通,機會多得很,不差一個出宮的機會。 開頭倒是真的亂了一陣,出了宮,覺得外頭世界千好萬好,被人引誘了一下,一下子忘了自己姓什么,這是人之常情。不過宮規在那兒,每人都識字,有點差錯,青妤也不打不罵,只是遣出宮去! 當時大家還覺得皇后娘娘真是疲軟得很,可是過了不久,出宮再看到先前被趕出宮的那些人的現狀,以后,再多錢,也沒人會動心了。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宮廷,離開宮廷其實啥也不是?,F在就算是麗嬪身邊的人,不說忠于青妤,但是也不敢做違背宮規的事兒。 “回娘娘的話,前兒貴太妃遣人來看大公主,正好聽麗嬪娘娘說大公主不愛說話,也就口那么一說?!蹦俏怀隽械皖^回著話。 “話是不錯,不過恭王大格格人家也是嫡出的,恭王現在也就這么一個大寶貝兒,讓他們送進來,恭王福晉不得跟本宮急?再說了,我們大公主天生貴氣,就不愛跟人廢話,這是一般人的性子?讓我們大公主去帶人家的奶娃娃,虧那人說得出口!你們也是,被人這么說了,還聽了?皇上知道,不得生氣?”青妤給了下人一個白眼。 麗嬪一想也是,自己的女兒可是天下最尊貴的女孩,去教恭王的大格格說話,怎么想的?一下子也氣紅了臉,“jiejie,真是,真是,卑妾果然差點著了人家的道?!?/br> “好了,我知道你急,我們榮安只是尊貴,不愛搭理人。不是大事兒,你平日里多陪陪她,我們找幾個小宮女跟她玩玩,自然就活潑了?!鼻噫グ矒嶂悑?,但林嬤嬤知道,青妤的腦子里只怕飄得好遠了。 第2章 背后的事 第一更 宮里這些年也挺平靜,青妤和咸豐一起其實也挺忙的,在選秀時也就懶得裝那個賢惠,給該拴婚的貴族一拴,該給的恩典一給,也就沒多想。顯然秀女們一出宮,壽安宮的那位貴太妃就有些坐不住了。 壽安宮那年被恭王弄出兩個嬤嬤之后,青妤就沒再進過壽安宮。沒法子,去一次,暈一次,別說咸豐不喜歡,博爾濟特氏都不樂意讓她去。明明青妤沒進宮前,她還是有賢惠之名的,結果青妤進宮之后,連著在她宮里暈倒兩次,而且次次有太醫證明,不是黑她,真的就是身體不豫,博爾濟特氏生生的就被傳成了惡婆婆。 逢年過節的,原則上,咸豐和青妤都該過去看看,那是養母,雖說沒封太后,但是該有的尊重還是都有。但是后來,到了日子之前,貴太妃就派人傳話,讓他們別去了,特別是皇后,身子弱,別走動。 青妤絕不會給自己添堵,保證不會自己去。咸豐也就每一次都是自己去,略坐一下,找個由頭就離開。 而在咸豐那一次在朝會上說,他滿漢蒙一視同仁之后,卻讓所有人記住了一件事,太妃是博爾濟特氏。而恭王血統不純這一巨大的事實。咸豐不管怎么說,但是從祖母到母親,都是純正的滿人,而且,咸豐是嫡長子! 那一次之后,宗室和滿八旗對恭王也就熱絡不起來了。反倒是在外練兵的少年醇親王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醇親王生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雖說烏雅氏最早是蒙古姓氏,但是入關之前就進了滿八旗,所以他在大家看來,比博爾濟特氏這個姓氏容易接受多了。更何況,這些年,每年在關外練兵,成績斐然,現在京中八旗子弟大多都在關外,而他訓好的兵也都分批的分配到各地。 現在滿八旗也不再是道光末年那醉生夢死的樣子了,而大家一直以為咸豐為調回醇親王,因為沒人會放心,把這么大一支軍隊交到同一個人手中這么多年。但是,咸豐這些年,江南大營的僧格林沁,東北大營的醇親王,京營的總都統肅順都沒換人。 不過他們手下的中高級軍官倒是分配各地綠營,現在軍中想升職的,莫過于這三地之人。而從咸豐二年起,皇后拿出宮中的兩百萬兩,組建北洋水師,所有艦艇,都向英國人訂購,而北洋水師還是由醇親王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