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7
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并進行不公開的審訊,而袁彬不喜歡這樣做,始終秉持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來做事,更別提刑訊了。 “朕耳聞目睹之事,絕非善人善事,當令太子知人間之不易……好文如建文,知禮而不識人,尚武如先帝,皆不可取……離間母子,有違綱?!斓鼐H……世間世間夫妻恩義為先……” 一千多字的長文,可以簡略的歸結為——人世間那么多爾虞我詐互相殘殺!國與國之間有恩有德有威嚴!你們要把朕的寶貝兒子教成傻白甜嗎!他以后要接管一個國家! 建文帝就是一個惡毒的傻白甜!看看他削藩的過程!想當然的以為所有人都會按照君臣之禮坐以待斃!而先帝是個無腦的武夫,朕讓你們教太子讀書,是為了太子有學識有頭腦,不是讓你們把他教的被人打上門來還要‘以禮相待’! 想我大明朝,以孝治國,你們身為太子的老師,居然離間母子之情!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你們離間天家,使夫妻不能和睦,母子不能相親,意欲何為! 天地君親師,你們排在最后面!都給朕老實點! 還有,你們實在是不講理,大臣一夫一妻不納妾就對,就叫重情義,皇帝這么做就不對!哼! 有些人敢說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就不能成為明主!哼!朕自幼時起,由皇后教我讀書識字,朕如今如何?蠅營狗茍軟弱可欺的男子,焉敢于孔武有力的婦人相比!自古只有孟母教子,少有名師教出圣人!你們應該反??! 朱見深聽的得意,最后一句是他和這幫大臣學的,待著沒事就要求朕反省,呸呸呸! 袁彬讀完了這封圣旨,又拿了一封圣旨,繼續讀,這一封就簡單多了,上面那封可以說是,這一封只是‘班級通知’:“趙羨儒居心不良,罔顧圣恩,離間骨rou至親,為瓦剌張目……現革除通議大夫、協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之職,交由錦衣衛查辦其貪污受賄、私通瓦剌之事?!?/br> 朱見深:“哼!╭(╯^╰)╮” 朕其實超能罵的!要不是結巴了……哼! 萬jiejie只會罵人家老棺材瓤子,老狗,看看朕說得多好~ 有些人見勢不妙,藏起袖子中的奏折。也又準備彈劾趙翰林的人中,有些人滿意又驚訝的收起奏折,有些有意邀功請賞的人把奏折拿出來,大聲道:“臣本打算彈劾趙翰林,皇上您圣明!” 正在午門外等消息的趙翰林立刻就被人拖走了。 反對皇帝獨寵皇后的一批閑人都不說話了,他們是希望皇帝像是唐太宗那樣,廣納美人,多生孩子,皇后就尊貴賢良的在那兒呆著就好了。 可是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是主戰派,就算不主張打瓦剌打蒙古打韃靼,也知道在人打過來的時候要反抗,和主戰相比,皇后就不算什么事兒了。有什么事兒跟皇帝矯情,你挑唆小孩和他娘的感情算怎么回事! 太子要是真的和皇后反目了,皇上焉能容他,即便皇上能容他,我們還怕呢! 連母子之情都能不顧,那他娘的是個禽獸啊。 袁彬一向很有同情心,現在也是一樣,吩咐人不要動刑,好好照顧他,然后去抄家,重點是抄檢書信和金銀寶物。 趙翰林家里看起來是個陋室,可是他的椅子上鋪著貢緞的坐墊,一尊元白瓷的觀音像前供著一只宋代官窯茶杯。 開始翻檢書信,然后袁彬就炸了,憤而摔書:“竟然私通瓦剌!”這是一封信的草稿,寫給瓦剌的。 袁彬唯一的死xue就是瓦剌,他怒沖沖的又找到幾封信,怒不可遏的進宮去。 “啟稟皇上,袁彬求見?!?/br> 朱見深差點哭出來,菜剛剛上齊,他等著太皇太后舉著,太皇太后卻只顧著和小太子說話,他又不能先吃,又餓又饞的等著,喝了兩小杯清肺的茵陳酒,剛要開吃了……還得去乾清宮接見袁彬! 慈寧宮是太皇太后的居所,豈能傳外臣覲見。 抓了一個小火燒就上了步輦,吃掉雞蛋大小的精致小火燒,尼瑪更餓了! “陛下萬歲!”袁彬干脆利落的奉上信箋:“這是趙羨儒私通瓦剌的罪證,請皇上過目?!?/br> 餓到憤怒的皇帝怒噴袁彬:“朕要你們錦衣衛何用!朕要錦衣衛監察百官,不是充當和事佬!” 袁彬無奈:“皇上息怒,臣也不能胡亂抄大臣的家呀?!?/br> 朱見深摸摸胡子:“嗯……朕要你們何用!”看看萬jiejie,把宮里宮外掌管的鐵板一塊,她若是個男人,朕早就讓她去掌管錦衣衛了! “一個私通瓦剌的人,竟然混混混到太子身邊!” ☆、第218章 殺伐決斷 趙羨儒這事兒, 說是私通瓦剌也不為過,但還不至于泄露國家機密。因為他根本不夠格知道什么國家機密。翰林侍讀是干什么的?為皇帝及太子講讀經史,備顧問學,就是一個閑的沒事就丟在一邊學習、不涉及任何軍政要務的人。 但是他跟瓦剌的人有聯系。不僅言語曖昧, 而且還有幾分諂媚, 甚至在書信中坦然寫道‘于圣上有恩’, 這個圣上指的是先帝。 這話說的其實沒錯, 先帝當時就是這么說的,先帝還很知恩圖報的庇護了在政治斗爭中死亡的也先的親屬。 可是皇帝不管這些, 袁彬進宮之后, 帶走一封圣旨:趙羨儒被迅速下獄,從錦衣衛的監獄移送到刑部。 朱見深一邊氣哼哼的啃豬蹄, 一邊心里嘀咕:竊以為,先帝就是賤! 朱佑楨高高興興的啃豬蹄, 心里也在嘀咕:娘是因為我今天保護她, 所以獎勵我嗎?豬蹄好好吃!甲魚湯好好喝!牛rou燉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