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9
正在漸漸恢復:“萬jiejie,咱們生同寢帳死同陵,好不好?” “好,好好?!比f貞兒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不是很害怕,大不了皇帝要廢太子,那我就提刀過去殺了他,大不了被千刀萬剮,那也不怕。死掉的皇帝就不能廢太子啦。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宮外那些人舍得一身剮也進不了皇上身邊,我就不一樣了,我既悍勇,又在皇城中暢通無阻。 朱見深道:“刀呢?你的短刀放在哪里了?” 萬貞兒嚇了一跳:“咋地?現在就要殉情?” “不是?!敝煲娚钚÷曊f:“皇帝說要給我選妃,我說我要娶你,他說不行,還要杖斃你,我說” 萬貞兒怒火往上沖,我和見深情投意合,管他什么事!他自己后宮都管不好,還來管兒子的后宮?平時太子的喜怒哀樂不問、吃穿用度少了些也不管,也不給太子講道理,也不教太子什么知識,冷淡的好像周大蓮給他戴了綠帽子,現在跑出來攪風攪雨? 她立刻從靴筒里拔出一柄小刀,放在桌子上:“刀在這里?!?/br> 朱見深摸著這把帶有體溫的小刀,俯下身,把小刀藏在自己的靴子里,吭哧吭哧的說:“我,我”我當時沒敢反對。我好慫??! 對于乖順聽話從來不敢發表意見的人來說,簡簡單單的說出一個‘不’字,就需要耗盡一年的勇氣,還有全身的力氣,最好還能喝點酒。對于那些從未被違背的人來說,呃,皇帝氣吐血主要是因為太子威脅要把劉jiejie殉葬。 朱見深說:“他如果真敢派人來杖斃你,我就挾持自己!” 萬貞兒微微一笑:“你別怕,杜貞英也不是我的對手,大內高手不過爾爾?!?/br> “你和他動過手?” “有一次你和郕王在一起打秋千,我和他過了幾招?!?/br> 朱見深有點多疑:“真的假的?他會不會騙你?不管他,我想起來。我當時,跟父皇說,即便把你杖斃,我也要封你為皇后,跟你合葬。還說等他過世了,諸位娘娘都要陪葬,除了錢皇后是皇后還有周妃是我的生母不用死,其他人一個都跑不掉。還有,我勸他多積德行善?!彼麉葏鹊牡吐曊f:“被雷劈了還不長記性?!?/br> 萬貞兒想了想:“這話沒錯啊,殉葬這些事,都是實話。勸皇帝積德行善,施行仁政,這都沒什么呀,我看史書上經常寫這樣的話,明君都能聽進去?!?/br> 她卻忘了,皇帝從來不是明君,而且一直都聽不得實話。 于謙飄在旁邊連連嘆氣,他堅決反對萬貞兒當皇后,但是他反對有什么用??! 這兩只胖頭魚什么借口都能找出來!還有文仙姑給他們撐腰,文仙姑或許影響不了活人,可是她能管我! 文仙姑一向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她有說過,萬貞兒和太子有姻緣,唉,姻緣天注定啊。 朱見深愣了一會,想起好像是這么回事,好像在史書上看到過更過分的話。 …… 每一代皇帝都有幾名史官,寫起居注。 什么叫起居注呢?“古之人君,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所以防過失,而示后王?!?/br> 從漢以后,幾乎歷代帝王都有起居注,因其一般不外傳,僅作為撰修國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史官們都有三個特殊技能,一個是過耳不忘,一個是速記,另一個是毫無存在感,而且很少對事情發表評論——這樣才能讓皇帝和大臣在自己面前暢所欲言,不會在聊到關鍵問題時叫自己滾粗去。 當前史官圈們最悲傷的事,是兢兢業業寫了七年多的景泰帝起居注,全都被皇帝毀掉了。 媽噠!把朝議的重點每一句都要記下來,這很累的! 皇帝說的所有話都要記??! 大臣們的重點不好抓??! ‘正統帝一生黑!’ ‘寧為蘭摧玉折,不為蕭敷艾榮’ ‘diss毀起居注的行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秉直剛正地書寫歷史,寧折不彎!’ ‘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于褒貶,不書無損于勸誡’ ‘掩耳盜鈴沒有用!’ ‘不讓寫在起居注里就寫在國史里!國史不讓寫就寫在野史里!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來!’——這是史官圈的怨念。 趙史官看著吐血而暈倒的皇帝,他繼續沉靜的呆在角落里,默默的盤算怎么寫剛剛的事。 要是避虛就實的寫,唔,是寫父不慈子不孝呢,還是寫重點在父不慈呢? 他知道萬貞兒是誰,皇帝和太監聊過,他聽見過,聽說是個年長又穩重的宮人,又聽太子的老師們說過一些,是一個殊無媚色,敦厚穩重,恭謹有禮的女人。 當不當皇后都不要緊,皇后最重要是品德,錢皇后一無所出,還是被交口稱贊呀~ 他并不知道萬貞兒的年紀。 老師們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他們講課的時候,萬貞兒從來不去門口湊合,遠遠的瞧見了就行禮,避開。 史官一點都不糾結,把當然是皇帝不好!皇帝非常不好! 重病在床還想著把人杖斃!沉迷女色到一聽說劉妃要殉葬就吐血了!呀呀呀! 太子勸他‘大道容眾,大德容下’,皇帝一意孤行,要‘非刑’(不合乎罪行和法律而用刑),太子又勸:“不孝而誅之,是虐殺不辜也。三軍大敗,不可誅也;獄訟不治,不可刑也?!?/br> 皇帝唾之。(史官選擇性忽略了皇帝吐血的事,寫為吐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