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也不會喜歡卓杭寧這哭哭啼啼的樣子,而且她最討厭旁人質疑她的話,卓杭寧這番作態簡直就是在作死。 卓杭寧不服氣的還想說什么,但卻被明德眼疾手快的捂了嘴,直接就拖了出去。 “繼續表演,若是有人不想看了,就都滾回去!”宇文天昭冷眼掃過眾人,冰冷的語氣中沒有一點感情。 小宴繼續,氣氛卻變得十分凝重,就連那些表演歌舞的宮侍們都顯得十分僵硬,宇文天昭也沒有了觀賞的心情,又坐了一會之后,就牽著楚云亦離開了小宴,至此賞花宴結束,唯一的新晉君侍冉陽秋,卻沒有得到任何封賞,這讓眾人十分驚訝,實在是弄不懂皇上的心思。 而宇文天昭帶著楚云亦回去的路上,卻突然言道:“你說,朕將那些人都軟禁了如何?到時候就不會有人出來礙眼了!” 楚云亦用著略顯古怪的眼神看著宇文天昭,雖然沒有回話,但那眼神足以說明一切。 宇文天昭頓了頓,接著道:“你不喜歡這個方法?也可以換一個,讓他們天天去清央宮給你請安如何,每次請安都跪上兩個時辰,知道累了,也就沒有精力再到處蹦跶了?!?/br> 楚云亦的表情變得更加詭異了,那眼神就好像是在問,皇上您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怎么突然間就不正常了呢? 宇文天昭嘴角抽了抽,有種被打擊了的感覺,忍不住下手捏了捏楚云亦的臉,語氣故作惡狠狠的道:“你這是什么眼神,覺得朕說錯了?” 楚云亦倒想說是,但面前這人是皇上,如果傻兮兮的說了是的話,估計還得被掐一下,就只能無辜的道:“臣侍什么都沒說啊,都是皇上在說,臣侍怎么會覺得皇上錯了呢?!?/br> 其實他也挺贊同將那些人都軟禁起來的,到時候眼不見心不煩,他也樂得清閑,只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啊,如果皇上真的這么做了,君侍們背后的那些個家族估計就真的要造反了。 “口不對心,你心里可不是這么想的,你這算不算是欺君?”宇文天昭可沒有那么好打發,擺明著不相信楚云亦的解釋,誰讓楚云亦的表情實在是太明顯了呢。 楚云亦沉默了下,突然問道:“您真不喜歡他們留在宮里?” 實際上他和皇上針對后宮的事情已經談過一次了,那一次他就覺得皇上對后宮的君侍們十分排斥,似乎想讓后宮的君侍們都消失掉一樣,只是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皇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畢竟皇上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美人,雖然不至于風流成性,卻也是個多情種子,怎么也不該有散盡后宮的想法。 “朕以為朕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庇钗奶煺咽瞧诖^讓楚云亦去處理后宮中那些君侍的,但無奈楚云亦性格平和,根本不是那種主動挑起爭斗的人,一直堅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這些日子下來,也沒見他處理過一個君侍,而她為了不打草驚蛇,又不好隨意下手,就只能再等待一段時間了。 楚云亦想問上一句為什么,但又覺得自己不該問,想了想,才下定了決心似的說道:“臣侍最近也搜集到了一些消息,是關于聞君的,您要聽聽嗎?” “哦,聞易秋?他有什么事?”宇文天昭很意外聽到這個名字,畢竟在她的認知里,聞易秋就是一個墻頭草似的人物,為人十分圓滑,前世的逼宮之中,這人也像所有被逼著叛變的人一樣,雖然選擇背叛了,卻沒有特別的地方。 “皇上的話,臣侍都有記在心里,上一次您吩咐過后,臣侍就一直派人盯著后宮君侍,君侍們大多都沒有什么問題,就算是有些小毛病也無傷大雅,但聞君那里似乎有些古怪,他身邊的那個宮侍好像和西澤國的人有聯系,只是對方行事隱秘,臣侍也沒有調查到確切的證據,只是有些懷疑罷了?!背埔嘣臼菦Q定等找到確切的證據再向皇上稟告的,不過突然談到后宮君侍的問題,他覺得提前說出來也沒有什么,反正他也不是誣陷。 “西澤國?你的意思是?”宇文天昭全身一震,神色嚴肅的反問道。 “后宮之中有西澤國的jian細!” …… 【052】縱馬慘案 宇文天昭和楚云亦直接回了清央宮,回去之后,楚云亦就將他調查到的消息原原本本的報告給了宇文天昭知道,而在這其中,聞易秋以及聞易秋的貼身近侍木文,甚至連帶著整個聞家,都是他的懷疑對象。 “這么說聞家也參與其中了?!庇钗奶煺颜Z氣淡淡的下了一個結論,神色卻頗為難看,雖然她重生一回,但許多事情還是她所知之外的,像是聞家和西澤國的關系,她就根本沒有注意到。 “這只是我的懷疑?!背埔鄥s微微搖了搖頭,并沒有肯定這一點,如果可以肯定的話,他早就向皇上報告了。 宇文天昭卻神情冷漠的回了一句:“有懷疑就夠了!”她做事可不是那種只看證據的人,尤其是這種和敵國有關聯的事情,那絕對是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個! 楚云亦也明白這個道理,慎重的點了點頭,兩人又商量了一會,將各自手下的力量結合在了一起,針對聞家以及聞易秋,布下了一張十分精密的大網,無論聞家到底有沒有通敵叛國,都逃不過他們的監視。 賞花宴結束以后,眾人就開始忙碌起皇太君壽宴的事,皇太君呂明晰,封號念慈太君,今年正好是五十大壽,正所謂五十知天命,大宗的人對五十大壽很是重視,不僅前朝后宮忙碌著,就是各地藩王以及鄰國屬國都會來賀,而此時距離皇太君大壽已經不足一個月,藩王以及屬國使臣,都已經陸陸續續的趕到了大宗皇城。 大宗有四名藩王,封地都在臨近邊疆的位置,其中以北宴王的封地最大,其次還有東青王、南疆王和西閩王,這四位藩王都是宇文皇族的成員,或遠或近的都與宇文天昭有著血緣關系,像是北宴王,她的母親就是先皇的姐妹,先皇尚未登基的時候,就已經被冊封成了北宴王,待她戰亡后,現在的北宴王宇文卓然才繼承了她的王位。 大宗的藩王制度是比較特別的,并不是世襲制,除非立有特別的功勛,不然一般只會傳承三代,這也是為了避免藩王擁兵自重威脅皇權,但哪怕不是世世代代的經營,藩王的存在仍舊對皇權有著十足的威脅,只是皇室成員繁茂,雖然每次新皇的登基都會伴隨著旁人無法想象的血雨腥風,但總有那么幾個是留下來的,而這些人的存在就成了問題,尤其是有從龍之功的皇室成員,冊封為藩王似乎是最好的歸宿,所以歷代皇帝都想削藩,卻又不得不保留藩王制度,實屬無奈之舉。 而除了藩王外,來賀壽的國家也有六個之多,其中就連大宗的敵對國家阿蠻國和西澤國都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