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一時了,但這還不是宋家最讓人羨慕的地方——如蕭家一般,曾出過名宿,后因種種原因在文壇漸漸沒落的家族,可謂是數不勝數。后繼無人,本來就是許多書香世家最大的煩惱——宋家最讓人羨慕的地方,就在于其子女均都不遜色于父輩,雖不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但起碼維系家門名聲,并不是太大問題。 宜陽先生的長子宋桑,不但和其父一樣是有名的小神童,一樣在不到二十歲的稚齡就考中了進士,而且超過其父的還有一點——他不但考中了進士,而且還考中了狀元! 即使是光復燕云十六州的大功,也不過差可和狀元及第的殊榮相較,三年前宋桑奪魁的消息一傳來,趕來宜陽書院求學的士子當年就翻了一番,很多人都認為即使只憑這一點,他已經隱隱有青出于藍的苗頭了,更不說宋桑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幾乎無可挑剔,凡是見過宋桑的人,無不是交口夸贊,認為其有成就大事的能力。 長房之子有出息,二房也不落人后,宋諺之子宋欒,這一科奪了個探花在手——宋桑中舉時,同榜還有比他更小的神童,再者他容貌平凡,倒沒當選探花,而這一科宋欒便是年歲最幼,而且他還是個遠近知名的翩翩美少男,探花之職,自然是毫無爭議地落到了他頭上。 還有如今在宜陽書院讀書的三哥宋栗、四哥宋李,都已經有了文名,傳說宋栗其實已經有了下場奪名的實力,只是宜陽先生對他期望頗高,還想再壓一壓,磨練磨練他。 ——宋家這一代也就是五個男丁,兩個已經有了出身,兩個有很大希望博取出身,只有一個也許要從蔭補出身。這比例別說洛陽了,就是在以讀書出名的福建建溪、興化一代的世家大族,也沒有人有底氣和宋家比較。 就這還不算完,兒子說完了,還有女兒呢……宋家這一代恰好也有五個女兒,和哥哥們比,大部分年紀尚小,可就是稍大的兩個,也早已經是名滿天下。大姐自幼早慧,據說聰明伶俐之處壓過兄弟,令家人有‘恨為女兒身’之嘆,十三歲為,竟是轟動士林,一時間竟有洛陽紙貴之勢。自此陸續有文章刊發,坊間有人集結成冊,銷路均是極佳。傳聞宮中甚至想要請她教授皇女,只是宋大姐出嫁后不在京城居住,這才罷休。 次女宋二姐,雖然學問上聲名不顯,但其繡工絕佳,一副宋家繡屏,在市面上根本是有價無市,眾人只知其佳美,卻難以眼見。宋家當然也不可能發賣,不過作為厚禮相贈友朋,至今所得贈者均為文壇耆老,也都是奉為珍寶,不肯輕易示人。若說宋大姐雖有才學,可畢竟是著書立說,多少有些不夠安分,這宋二姐可就是正正經經地在女紅上下功夫,于士林間的名聲,甚至是比她jiejie還要更好。 “這我知道,宮中收藏了二姑娘的一幅繡屏,便是文博公轉獻的,的確栩栩如生、巧奪天工,非常人能為?!笔捰碚0椭?,聽蕭傳中連吹帶捧嚇唬了半天,好容易能搭得上話,卻也是才說一句,便被蕭傳中瞪了一眼 “和你說了這么多,你就聽到了這一句?”蕭傳中很是恨鐵不成鋼,“這兩位大姑娘不過是添頭罷了,說出來是叫你知道,宋家不論教子教女都有一套,洛陽城如今但凡是個人物,不論兒女都想往書院里送。別說咱們蕭家遠在山東,在洛陽根本沒什么名氣,就是洛陽當地大族的子弟,先生也是見得多了。在先生處,家境深厚非但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會讓他生出顧慮,就怕你是那等看重書院名氣來的輕狂之輩……想在書院學到東西,你就得收起這套輕浮的樣兒,恭恭敬敬地對待先生,更不能一開始就想著撒謊騙人,冒用我的名頭給送東西,明白了?” 蕭禹雖然在文事上有些無知,但人也不笨,聽從兄滔滔不絕說了這些,也明白他的用意,更是早在心中調校了對宋家的認知,此時不再油嘴滑舌,而是低頭認錯,“是我舉止不當,為從兄添麻煩了……只是如今,此事又該怎么處理呢?” “當然是向先生說明原委了,道歉請罪了?!笔拏髦袥]好氣地瞪了蕭禹一眼,“天地君親師,都是再欺瞞不得的,縱是無傷大雅的小事也瞞不得,沒有這份誠心,你入不得北學的門?!?/br> # 且不提蕭禹如何預備向宋先生賠罪,宜陽縣里,宋家的幾位姑娘也早已在書院中上起課來了。二姐、三姐、四姐年歲差別雖大,但書院女學規模小些,二十多個學生做了一班上學,此時都坐在一間屋里,聽著白發蒼蒼的老先生念。 這部書會被單立出來做一門課,也是因宜陽學派大力提倡之故,在宜陽先生之前,休說,就連也不過是儒家經典中頗為平凡的一本,并無今日的尊崇地位,宜陽先生是大力崇孟的,并提倡一文,將其與并立,擬定了、、、的講課順序。宋竹運氣好些,她入學的時候,先生正好講完一輪,從頭開始說,她是跟著一路由淺到深學下來的,若是有些半路入門的女學生,便只能隨遇而安,先聽著最為深奧難明的,再反過來去學簡單的了。 宋四姐宋艾便是如此倒霉,她不過剛上學半年,讀的都是深奧難明的儒家經義,而且年止八歲,按說即使根本跟不上,也沒人會怪責她什么——不過,就看她現在這專心致志,隨著先生一道朗誦經典的樣子,任誰都能明白,跟上眼前的功課,對她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宋竹不著痕跡地收回眼神,重新盯著眼前簇新的書本,面上雖然絲毫不露破綻,跟著先生大聲朗誦著‘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心中卻是暗暗地嘆了口氣。 看來,她這四妹也是毫不例外,預定是另一個才學過人的宋家人了,自己找個同類的心思,又是落到了空處。 ——再想想現在還在族女學開蒙的五妹,前些日子好像也聽大人說過,在數算上有極大天賦,宋竹不能不接受這個現實:她可能是宋家這一代唯一一個不會讀書的小孩。 其實也不能說不會讀書,她今年十二歲,已經結束童蒙,把儒學經典學到,再往下預計連五經都要學完,對于一般的家庭來說,宋竹的知識儲備已經足以讓他們自豪,只可惜,宋竹生在宋家,在宋家,這種程度,已經算得上是愚鈍了。 之前蕭傳中為了折服從弟,將宋家的底蘊一一道出,固然是效果非凡,可他畢竟只是宜陽先生的弟子,對于宋家家世了解不多,活在宋家的壓力有多大,沒有人會比宋竹更清楚。除了她爹她二叔她早早去世的三叔她大哥二哥大姐二姐以外,蕭傳中不知道,而宋竹本人完全了解的,還有她娘她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