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2
于是燕少城主到秦地之后雖然一行順利,不過進程緩慢。先安民,在登記造冊,讓這些民眾吃飽,穿暖,然后開荒種地,還是老辦法,軍管制,農忙的時候務農,農閑的時候,簡直當兵。就是辛苦一些。 不過老百姓們沒有意見,都干勁十足,挺高興能有一條活路的。他們原來的時候天天忙,都不吃不飽的。 大家都聽說過燕城現在啥樣,也知道燕城怎么發展起來的,更知道去燕城的那些流民開始過的什么日子,現在過得什么日子。 所以大家都配合著少城主的管制,就盼著他們自己的地方上也能過上燕城那樣的日子。 連蘇將軍都說,就沒見過這么上趕著讓人管的。 秦地還能留下的百姓,都是小有家業的,如今都過成了這個樣子,對于燕少城主他們都當救贖看,終于來了一位愿意帶著他們過好日子的人。 一小段時間內,燕少城主就已經用人格魅力征服了蘇將軍身邊的那點人,盡管燕少城主依然那么傲嬌。不過人家真的有傲嬌的本錢。明明人家夫人給準備了那么多的好東西,燒成那可真是同將士們同吃同住呢。原來這些都不是傳說。 而且他們每安撫下一座城池,人家燕城隨后送過來的補給就是那么極是,就沒有掉鏈子的時候。當然了中間也有燕少城主在那些當地氏族,大戶,富裕人家強征來的。 不過人家燕少城主都寫了條子了,來年,當地縣衙還糧食,借多少還多少,不給利息。這算是當地氏族同富戶為支援縣城建設了。將來在縣城享有些許權利。 這些人不覺得這個條件有什么好,當然了也沒人覺得拿出去的糧食還能還回來,就當是破財免災了。 秦地現在就是個亂地,說過來都的給他們當地的富戶扒層皮,索性燕少城主拔的不狠,而且燕少城主若是能穩定住局勢的話,才是給他們這些人以后的聲息。搭進去點糧食值了。 燕少城主一行人,比想象中的順利的往前走。秦地那么大,燕陽想,一時半會的還真不好回城看老婆孩子了。早知道他就該給喬木多寫幾個字的。 燕城那邊,收到燕少城主的來信,燕城主都嚇壞了,他兒子可真膽大,就帶了那么點兵就敢去秦地了。怎么就那么不謹慎呢??烧媸且怂先思业睦厦?。 在看到兒子給喬氏的信,燕城主不得不說,兒子那是全憑個人魅力征服的喬氏,看看這信寫的多干呀,一點柔情蜜意沒有。讓人把信給喬木送去少城主府。 燕城主立刻著急大臣們議會,兒子帶五萬人孤身犯險那是絕對不成的,燕少城主要調集大軍,要為兒子壓陣,誰敢動他燕城的少主都得看看身后的大軍。 燕城主那是要用武力給兒子保障。 燕城的大軍早就集結好了,燕城主調度起來也方便,直接甩手給李小將軍就成。 文臣這邊,秦地那邊的人進入燕城的權貴圈沒多久,聽聞燕少城主帶兵帶糧進入秦地安撫亂民,當下就有百十個秦地那邊過來的氏族子弟,眼中含淚,在燕城主府外跪求,要同燕少城主一起去秦地。 燕城主心說那不是添亂嗎。不過連姑爺秦九郎都在其中過來,同老丈人痛哭流涕的說道:“我秦地遭此大難,我秦氏已經不再想著其他,可不能讓燕弟,替我等秦氏子弟辛苦,受罪,我等愿意在燕弟身邊消犬馬之勞?!?/br> 可以說秦氏態度放的相當的低了。燕城主苦笑:“你們要知道,那是秦地,雖說是難民,可現在也是暴民,你們一群的文人士子過去那不是添亂嗎?!?/br> 可這些人死寧的脾氣,就這么跟燕城主耗上了。要不是有人攔著,沒準這些人就要自發的組織過去了,聽聞連學府那邊都有人要擁護少城主,自發的過去給少城主鞍前馬后呢。 要不說亂事的都是學子呢,那都有你們的事,不知道先要好好學習嗎,非得幫倒忙。 燕城主一邊擔心兒子,還得安撫他們頭疼死了。還不耐煩。 沒過幾天燕城主不發愁了,兒子來信了,要軍隊,要能人,還要學子。上面寫的清楚,軍隊那是守衛用的,建設的好地方不能白給別人。要人治理地方用的,要學子,那是為了凝聚民心,讓他們知道燕城的好的。 這些燕城主都明白他,他們燕城拿下那么多的地方,都能跟自己人一樣,那不就是他們燕氏后續做的到位,引導的好,思想梳理的好嗎。呵呵。 想到這里,這不跟兒子搶地盤一樣嗎,不過這次不是搶的,不動刀槍,而是用糧食買的。地盤還能這么來,新鮮呀。燕少城主都忍不住感嘆,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這都成。 至于說秦地地盤變成燕城的,以后怎么跟京都交代,燕城主表示,人還都餓著呢,他們燕城都是一心救災呢,剩下的事情根本就沒有想那么多。 到時候一句,百姓記得救助他們的人,知道誰對他們好,百姓認可他們,就不信京都真的有臉過來要地盤。 你們搶的人家十室九空,我們過來幫人建設,回頭再給你們折騰。沒那么好的事。 燕城主開始接見這些鬧騰著要去秦地的人了,不過秦地出來的人,卻是用的很謹慎,燕城主先同官員們商量好,其中秦地士子怎么用,并么有背著自家姑爺。 秦九郎表示理解,他們秦氏也理解。 秦家主更是直接給燕城主寫信,他們秦氏志不在此,以后秦氏子弟的發展都在學識上。 燕城主放心了,再給兒子送去的人中,秦地出來的占了三分之一,燕城本土士子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一就比較雜了,畢竟現在燕城的學子,可是四海八荒的都有。京都的都有。 隨著這些人過去的還有軍隊,本來還擔心燕城的兵丁過去,會給秦地那邊才安撫下來的民眾帶來恐慌呢, 等這些人真正的進了秦地就不這么想了,他們去的都是燕城主已經安撫好的地方。 一路上百姓跟兵丁們有條不紊的開荒種地,引水灌溉,造房子,修路,那景象竟然跟燕城安置流民時候,那邊場景差不多。 其他人看到這樣的秦地還好??赡切┰緩那氐剡^來的學子們,竟然一路上都在嚎啕大哭,亦或是眼淚朦朧的下車叩拜。 不等人詢問,就有人開口:‘我們當初來燕城的時候,秦地已經是破敗不堪,百姓是有,大多數都是路上逃難的,哪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