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17
心里難受死了,燕城多好的氣氛,多好的民風呀,真要是因為這個民心不穩,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燕氏父子為了安撫流民,一批一批的糧食運送出去,百姓那都是看在眼里的。燕城沒有存貯會不會讓民心不穩,在場的官員都很焦躁。 流民的到來頭一次讓燕城上下顧忌。甚至有人都開始后悔當初那么大度的安置流民了。 燕城主可不想看到這個:“百姓都是無辜的,流民安置妥當,為咱們燕城開墾的土地更多,將來我燕城的繁華還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不能因為貢米的事情,牽扯無辜,我等都是明白人,且不能偏激,偏信,偏聽。 這話說過之后,秦九郎站出來了:“城主大人睿智?!边@個話題他最尷尬,安置的都是他秦地舊民。那種yingying的排斥他感受的最直接。 燕少城主:“好了,大家也太小瞧我巖層百姓了,些許小事,哪就值得放在眼里了?!?/br> 呵呵可真大氣,這還是小事,百分之八十的官員都是這么想的。 第二日官府貼出告示的時候,燕城百姓的反應,絕了,竟然跟少城主說的一樣,些許小事都不值得人家看在眼里。 燕城稻米一年兩季的收成,燕城的賦稅收了四成確實不少,可谷種是燕城無條件送的,四成的收成只是一季的,余下的城主府可是顆粒不同百姓無犯。 稻米的畝產高過粗糧的粟米,這幾年對百姓來說,那真的是富裕的不能在富裕了,上繳了賦稅,留足自家吃的,還能同糧商們換上不少的銀子呢。 城主府別說是借點,還一還二,就是直接征收,大家都沒有說的。 城主大人同少城主那可都是一口吐沫一個釘子的主,就等著來年收糧食吧。 官員們看到衙門口排著隊過來送糧食的百姓,都“有點傻眼,竟然還能這樣。 尤其是以京都過來的官員那一派,目瞪口呆,想想各地征糧時候的哀嚎遍野,在看看人家燕城百姓的勢頭,一個個扛著糧食跟土豪是的。哪有一點愁眉苦臉的樣子。 官員還能坐住,那些來自京都或者各地的學子,商家,忍不住就上前詢問:“如此征糧,家中可有余米下鍋,這樣都送出去好嗎?!?/br> 百姓看看來人:“別說我家中還有余糧下鍋,若是城主大人同少城主需要,就是沒有余糧咱們也得支持,城主大人同少城主啥時候讓咱們作過難。輪到同咱們平頭百姓征糧,肯定是沒法子了?!?/br> 邊上的人跟著說了:“別聽他說得好聽,來年就一還二,他那是等著不受累就多收一半的糧食呢?!?/br> 說話的人撓腦袋:“你難道就不是了,咋就非得戳破我呢?!?/br> 大伙跟著哄笑。來人:“一還二,萬一食言可怎么好?!?/br> 老百姓都翻白眼:“官府什么時候食言過百姓,一看你就外地來了,城主府可從來不做這樣的事情。告訴你只有主城才有這樣的好事呢,有糧食趕緊的拿出來吧,過了這個村可沒有這個店了,一還二呢?!?/br> 京都的學子,都在想,燕城的百姓傻呀,傻的。這都能信。 燕城主看到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回報之后,虛榮心特別的大,終于知道好口碑的力量了。這點無疑是要好好感謝的喬氏的,他們燕氏在燕城向來不錯,可真正的口碑豎立起來,那還真是從喬氏來了燕城這幾年開始的。 小兩口無意識的折騰著,折騰著,就把燕氏的口碑給折騰起來了。 燕少城主這話不是吹牛,三日還么到呢,百姓支持的糧食足夠進貢三回的了。收上來的多,回頭還回去的更多,意味著城主大人陪的更多,可這次燕城主陪的高興,陪的愿意,證明這么的百姓,信任他這個城主大人。想想怎么就那么讓人開心呢。 可真的不敢在收了,三日一過,城主府立刻貼出告示,不忍百姓自苦,剩下的部分糧食,城主府自己想辦法了。 這個必須這么說,不然回頭同齊氏那邊沒法交代呀。 百姓們不這么想,三天收了多少的糧食誰心中沒數呀,沒有準數,大概也是知道的,那么多的糧食還不夠上供,這齊氏多貪心呀,他們燕城憑什么這么供著他們呀。 百姓頭一次意識到,齊氏對他們燕城來說或許不是什么好的存在,城主大人就是太老實了。 他們燕城山高皇帝遠的,根本就不用管那么遠的事情嗎。 城主府里面,官員們看著那么多的糧食堆成山,那都有點傻眼,他們在燕城為官才知道原來官員有這么大的威望,原來官員這兩字就代表著百姓的信任。 可這些糧食可怎么辦呢。大家看著少城主,難怪人家敢出口狂言,這都不叫事??粗矍暗募Z食他們肯定的說,少城主不是吹牛,真的不叫事呀。 燕少城主:“看什么看,這都是債,你們要是把糧食運走,這債來年你們還?!?/br> 大家都很謙讓,共同說道:“還是少城主運走吧?!笔茄街挥猩俪侵饔羞@個實力還。呵呵。 燕城主:“同舟共濟,永遠都不能失了民心,我燕城的官員都看到了,在我燕城境內,百姓比天都大。若是有哪個當官的因為一己之私,讓我燕城失了民心,定不輕饒。絕不原諒?!毖喑侵鲊L到民心所向的甜頭了。 眾位官員有一位算一位:“城主大人英明?!?/br> 燕城主:“兒呀,父親知道你庫房空虛,這些糧食運走吧?!?/br> 也就是說這些債要兒子扛了,難怪當初燕城主就說,這些糧食要少城主同小世子來還呢,原來早就算計好了。 燕少城主抽抽嘴角,好吧財大氣粗不在乎這點:“折騰著多麻煩呀,就在這邊存著吧,來年的一還二,兒子會按照冊子讓官府衙役,送到百姓家里的?!?/br> 少城主太大氣了。燕城主滿意,兒子這么狂,老子有底氣。 燕少城主的兩位兄弟,看著這樣霸氣的兄長,只能說,他們拿什么同人家并肩呀。差距太大了。光糧食一塊就讓人家拉開一座燕山那么大的距離。 話說兄長的財力也就這幾年抖起來的,娶個好媳婦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現在官員都知道糧食不用在自籌了,可御史大人同屬相大人給京都的奏折也都送上去了,這東西也不能追回來了。而且看著城主大人父子的樣子,人家也沒喲要追回的意思。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