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3
喬木的店面都是三間算一處的,四處就是十二間屋子,算上后院的加起來二十四間,地方足夠用了。 絕對能夠表現出燕城對這個書館的重視?;仡^在父親大人他這個當家男人不用說話臉面就有了。就說父親大人把喬木看的太扁了嗎。 第四百五十章 共襄盛舉 燕陽那里如何不說,店鋪給了燕少城主了,喬木還得跟喬管事交代一聲,原來的打算要稍作改變的。 喬管事聽聞這么半天的時間,那樣地勢的店鋪竟然一下子就沒了兩間,一張老臉心疼的都要擰在一起了:“夫人,這店鋪不比銀子,等到新街這邊落成,咱們這樣地勢的店鋪怕是有銀子都買不到的?!?/br> 就怕夫人在一個高興,送出去幾處店鋪,到時候可是沒有后悔的余地的。 喬木:“您放心,我心里明白的,店鋪也不是給了別人,是少城主有需要。余下的店鋪都有您做主,是賣還是自己留著我都不會在插手了?!?/br> 喬管事聽聞燕少城主要用,也不好多說什么,說白了,他們喬氏也好,夫人也好,若是沒有少城主在后面撐著,再好的點子,再好的腦子,也不會有現下這番作為的。 喬管事:“夫人嚴重了,老奴不敢,夫人要做什么,老奴只有聽從的份,是老奴越攢了?!?/br> 喬木:“您老就是見外,真要是我說什么您做什么,怕是我手里又不了現在的這份家業的,該怎么做怎么做,不必有顧慮,不過北面的店鋪,回頭連著房契一塊給少城主送過去?!?/br> 喬管事:“不敢當夫人夸獎,都是老奴分內之事,既得夫人信任,老奴定當盡心盡力。還有一句,老奴不知道當不當問,不知道少城主的北街店鋪作何用途?!?/br> 這話對于喬管事來說確實不當問的,喬木都不好意思開口詢問人家燕陽拿著店鋪作何用途。 不過想到人家喬管事攏銀子的手段,想來也是想要知道燕陽做什么營生,畢竟一個十字路口,還有三面的店鋪需要打理呢,若是同少城主的營生沖撞了,想也知道不可以。 喬木有些為難:“這事你送房契的時候,可以同少城主詢問一句,若是少城主為難就算了?!?/br> 喬管事一張老臉瞬間菊花就皺起來了,新街那邊的繁華還要考周遭店鋪的帶動,喬管事還想著早些多撐起來幾家店鋪,好讓新街那邊增加點人氣什么的呢。 這下好了,為了怕同少城主的店鋪沖撞,怕是整個進程都要暫緩。 如此一來,新街那邊怕是什么都要拖后的。 喬管事心里明白得很,城主大人在燕城的其他幾個地方可是也弄著類似的莊子的,到時候,他們新街這邊的地皮房屋還會如此嗎。 不過這種事情也不是他們這些奴才能著急的:“老奴明白的。夫人盡管放心,少城主那邊咱們只有聽著的份?!?/br> 喬木想說真的不用那么小心,不過想想算了,這個地界,小心總比張揚活的長久。 如今他喬木在燕城也算是小有地位的人了?;蛟S就應該在這方面做些預防,因為些許小事,自我膨脹栽進去可不值的。 喬管事拜見少城主的時候,燕少城主倒是沒有對夫人身邊的人怎么設防,只說是做書館的。 喬管事心里打鼓,那么大的地方,只做書館嗎。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在詢問少城主仔細些,也不知道會不會觸及到城主府的公務。 燕陽看著喬管事的樣子說道:“只做書館之用,只管去忙你的吧?!?/br> 喬管事:‘老奴是怕做的準備不夠好,沖撞了少城主的店鋪?!?/br> 做事夠仔細,難怪夫人手上越發的充裕了。 燕少城主好心情的說道:‘只管放手去做,城主大人的店鋪你也不用憂心,也是做書館用的?!?/br> 喬管事下巴差點合不上,一大溜的房子,竟然只做書館,難道少城主說錯了,要開學堂的,話說開學堂的話,地方又小了些。算了少城主那么大的人物,做的事情自然也都是大事情,想來就是開書館也該比他們這些尋常人開的書館要大的。這樣一想也不是不可以嗎。 同少城主告退之后,歡天喜地的去新街那邊準備幾家店鋪的開張了。這下好了,連燕城主那邊的店鋪都不用考慮了。 本來人家喬管事準備的店鋪計劃中,就多準備了兩項備用方案的,為的就是萬一同城主大人少城主大人的店鋪沖撞了的話,好趕緊的做補救措施的。 這下子好了,補救方案不用準備了,還可以挨著小廣場進的鋪子,在開上兩間。 少城主要開書館,或許他可以把筆墨鋪子放到廣場這邊來呢。怎么就覺得要財運加深呢。 或許年底的時候,自家夫人就能夠把個頭攢呢。 燕城主那邊為了兒子的這個提議,把燕城諸家傳承百年的大族聚在一起,也是一個難得的盛況。 街道上各家的馬車穿行,一時間燕城再次掀起了一陣小高潮。 以往都是學子們被燕城的百姓們圍觀,現在則是學子們圍觀這些京城的大家氏族。原來這里的氏族們聚集起來不必京都差多少呢。 話說早就聽聞燕城閉塞不開化,真正的大家氏族也不過是燕氏一家而已。 其他均為二三流的世家,即便是如此也是極少數的,那些鼎盛人家哪個不是在繁華之所聚集。 未想到,以苦寒閉塞著稱的燕城,竟然還能聚集如此多的世家。 學子們感嘆這次燕城果然不虛此行,至少他們認識的燕城同傳說中的燕城差距很大。 想想燕城的大米,燕城的吃食酒水,再想到燕城的科學論。流言果然不可信。 那些坐在馬車里面的世家們,也對燕城如今的繁華,還有滿街的學子們驚訝。 這才多久沒有到主城來呀,竟未想到,變化若此之快,滿街光鮮說的就是眼下的情景吧。 什么時候燕城竟然少有看到白丁時候了。 世家們都在想,或許該出來多走動走動的,也不知道錯過了多少的好時機呢。 這些學子們在燕城盤踞日久,合該出來同他們套套交情,讓他們這些學子心里也知道燕城有他們這一號的氏族才對。 而最開心的就是那些街道兩邊的店家了。這么多的貴人過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