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6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不要怨恨陛下,不要怨恨大恒。 當時家里的人都認為曾祖父是個老迂腐,只知盡忠報國,被皇帝折騰成這樣,竟然還在為皇家說話,一定是讀書讀傻了。 本以為曾祖父只是說說而已,老一代人安土重遷,不到迫不得已,也還得在大恒的國土上混飯吃。 沒想到,他竟然心里也是這么想,有一位旁系的伯伯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常年往來于各國,對道路與氣候了如指掌,有一天,有人找上門,想要請伯伯當顧問,說是請教關于道路、水文還有氣候等情況。 伯伯去了,卻發現那人竟然是北燕的左寧王,他知道關家被大恒皇家薄待,也知道關家這位伯伯掌握著重要的往來通路情報,因此有意收賣他。 關家全族也是精英倍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關家人這里,就不只是一個大而化之的概述,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客觀評價。 因此左寧王開出的價碼也很是誘人,說如果伯伯想帶多少人去北燕都可以,如果需要,北燕也可以幫助關家集體去北燕落戶。 只要到了北燕,那是高官得做,駿馬得騎,保證關家所有族人都被奉為上賓,絕對不會像德宗皇帝那樣為了一句話就把多年功臣完全抹殺。 在大恒,地位排序是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賣絲綢的商人也不得穿絲綢,賣鞋的商人也必須兩腳穿不同色的鞋,雖然有錢,但是卻得不到社會的尊重,更何況,他家是個由世家破落下來的呢。 這么多年,不知受了多少冷眼與嘲笑,甚至還有人故意為難他們,拜高踩低,這么多年的氣受下來,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土脾氣,何況是世代以武勛晉身的關家。 但是當伯伯將左寧王的邀請提出時,卻被曾祖父一巴掌扇坐在地上,曾祖父指著伯伯的鼻子大罵:“這點小恩小惠,就想做賣國賊了?!” 伯伯捂著臉不服道:“北燕雖然給的是小恩小惠,但是恒國又給了我們什么,就因為皇帝一句話,我們關家數代人為恒國賣命的功勞就這么被抹得一干二凈?您nb當初仗義執言,為劉元帥說話,可是,關家被貶之時,又有誰替關家說話,您圖個什么?就因為生在恒國嗎?他鳳家也不是天生的貴胄,還不是從前朝手中奪來的皇位,若不去北燕,便反了這鳳家的昏君!” “你!你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是想要關家被誅滅九族,滿門抄斬嗎!”曾祖父的手指顫抖的指著伯伯。 伯伯卻面無懼色:“如果去了北燕,還怕什么滿門抄斬!若是那位坐在皇位上的人有點膽色,早就打到北燕去了,何至于縮在長城之內,北燕的人前來擾境,也只敢阻擊,不敢追,年年歲歲都被動挨打?!?/br> “不,這不是因為沒有膽色!而是沒有可以用的武將!呵呵,可以用的武將,早就被肅清一空,被繳了兵器,收了軍權,綁著鐐銬,誰還會替他們賣命,誰還會替他們打仗,沒把邊境拱手相讓,已經是武將最大的忠誠了!” 多年來的積怨一夕噴薄而出,伯伯說得暢快,卻根本不曾注意到曾祖父那青筋暴起的額頭和因滿是怒意而布滿紅血絲的雙眼。 當時關林森只有兩歲,他很喜歡趴曾祖父的書架,在兩人發生激烈爭吵的時候,他就蹲在書架的頂上,他居高臨下,愣愣的看著這一切。 他看見曾祖父拔出一旁架子上的寶劍,向伯伯砍去,而伯伯機靈的讓開,曾祖父一劍落空,有一個穿著黑色斗篷的人突然出現,他的彎刀出鞘,雪練似的刀光在空中劃出一條弧形,接著,到處都被噴上了紅色的液體,腥腥的,咸咸的…… 那個人收刀,抬頭,看見了蹲在書架上的關林森,他向書架走過去,卻被伯伯阻止:“他是我弟弟的獨子,才兩歲?!?/br> “可是,他看見我了!” “不要緊,他腦子有點問題,到現在都不會說話,快走吧,愿意與我一同離開的關家人都已經收拾好了,就在角門外等候?!?/br> 那個人最終還是收了刀,伯伯與他一同離開了,離開前,還回頭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曾祖父。 關家的族長就這么死了,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自家晚輩之手。 雖然爵位被削,但他畢竟也是多年老臣,皇家派人下來查問,關家人擔心皇家會以謀逆罪,再次將關家置于死地,捏造了一個小偷闖入,盜竊不成殺人逃亡的故事。 皇帝信了,賜給關家許多東西。 曾祖父的葬禮辦得風風光光,可是,到死,卻都沒有閉上眼睛。 第五十二章 在那之后,北燕與大恒之間真的曾經有過一戰,所幸關家人知道自家那些人的能耐,早早就研究出反制他們能力的辦法,然后將應對之法上書皇帝。 上書之路不容易,犯官之后,誰樂意替他上書,萬一皇帝看著不高興,連帶著自己也遭殃了呢? 吃了多少個冷臉與白眼,最后關林森的父親關雁北傷心失望的站在路邊準備回家之時,卻被人叫住,原來是戶部尚書杜飛揚。 最終,由杜飛揚替他遞了上去。 皇帝雖然對關家人提供的戰法表示懷疑,但是他仍將這份上書轉交給了三品輔國將軍楊元信,后來北燕果然打過來,楊元信領旨出征,由于關家上書,大恒得到了戰局的先機,最終北燕雖兵強馬壯,仍未踏過長城一步。 楊元信奏凱還朝,向皇帝匯報戰事之時,也大大夸贊了一番關家的上書,稱若不是有那封上書,只怕贏得沒有這么容易。 因為關家人在這一戰的功勞,皇帝封賞了關家數名子弟官位。 真正上書的關林森父親,被封為安平侯,世襲三代。 一時間,關家風頭無兩,曾經門前冷落車馬稀,一朝天恩降臨,頓時又是人來人往,十年間,關家由興而衰,又由衰轉盛,這世道從來都是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 看盡人情冷暖,關家人對重得權勢富貴,無可無不可。 關家人就留下了一個念頭:一定要把這個家族叛逆從北燕抓回來,在祠堂前殺了祭祖! 那一天書房里的真相只有關林森一個人知道,可是他不會說話,家里人問他是不是伯伯殺了曾祖父,他只能聽懂“伯伯”,糊里糊涂地點了點頭。 只是關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