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1
的神色,但她心中清楚,起碼此時此刻,太后在群臣心中,已經是個廢人了。 迎 接即將叩關而來的瓦剌,不論是留下御敵,還是遷都,都要有個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在,如果還是請皇長子登基,太后垂簾,萬一兵臨城下時太后發病卒中了該怎么 辦?這種事誰能去賭?本來就卒中過一次,要不是恢復得好,朝臣根本不會考慮請她垂簾,現在又是有一定跡象了,那么太后在政治上基本就已等于是個死人,日后 能不能復活,還得看她恢復得如何了。 既然如此,郕王一脈,當然是大大地看漲。王大人也是絲毫都不耽擱,寬慰了太后幾句,說了些早日康復的話,便是話鋒一轉,“眼下局勢危殆,國不能一日無主,臣請立郕王為帝!” 頓時有一班大臣下跪附和,余子均是默然以對,也沒有人出來爭辯什么——明擺著的事,現在立皇長子的希望,已經是大減了。 殿中議事,司禮監一般人等也都隨侍在側,徐循轉向金英,示意他上前來,低聲問道,“剛才殿上,都說了什么?” 金英也是知情識趣之輩,不然如何能坐到這個位置,忙低聲把朝會內容介紹了一遍,“方才殿上還是在議論帝位傳承一事,太后娘娘也沒說什么,今日會議,本待是商量御敵為主?!?/br> 現 在的會議主題當然是發生變化了,徐循聽得原來力主立郕王的便是以王大人為首的數名重臣,余子中有人激烈反對,但也有人并不表態,便將各人的名字、立場都暗 記了下來,轉頭對屏風外說道,“娘娘方才與我商議,意欲立郕王為帝,先皇長子為太子,茲事體大,吾為婦道人家,不敢多言,眾卿家不如各抒己見,由娘娘裁 決?!?/br> 又低聲說,“娘娘,這是否您的意思,如此是否妥當?” 太后點了點頭,閉著眼盡力大聲道,“是……是我的意思——也很妥……當?!?/br> 屋內一時,還是死寂,過了一會,王大人道,“娘娘圣裁……臣也以為妥當?!?/br> 這一次,附和的倒不止是他一派人物了,之前或是反對,或是中立的,都是附和了起來——明擺著的事,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難道還想著郕王監國,將來還政幼帝?從郕王的表現來看,沒一個大臣會做此天真的幻想。 便 是太后,面上神色也有一絲放松,連周嬤嬤望著徐循的眼神,都是充滿了驚異和感激。徐循察覺著這種種轉變,心中也是暗嘆:維護正統的心思,當日就維護著栓兒 登上了皇位,現在即使他犯下大錯,生死不知,也照樣還是維護著他的兒子。即使皇長子只是個可能轉眼夭折的嬰兒,但占了正統的名分,便使得許多人心里天然傾 向在了他這一邊。說起來,是他為太子還是郕王兒子為太子,對周嬤嬤來說又有何不同?偏偏,就是連她,心里都是有傾向的。 她隔了屏風,和大臣們無法照面,倒是郕王身份特殊,坐在群臣左上首,不受屏風阻隔,母子兩人眼神交流并無阻礙,徐循說完這番話,便是目注郕王,盼著他能明白自己的心思。 即使是有謀算,在這樣的場合,也得是光明正大地使出來,玩弄陰謀詭計,只會令自己和郕王淪為反角。既然太后失能,她作為太妃就該傳遞其意志,居中主持議論,是不能表現出多少傾向的。 但郕王作為利益與決定息息相關的一方,卻可以正大光明地為自己的權益說話,誰也無法責怪他什么。 能否貫徹徐循的叮囑,為自己的兒子爭取利益,就看郕王現在的表現了。 這二十啷當歲的青年,面上神色也是變幻不定,顯然心中正做激烈的斗爭,他和徐循交換了幾個眼色,似乎是從母親堅定的態度中得到了支持,面上神色一肅,便揚聲說道,“我卻有話說?!?/br> “殿下——”幾位大臣均是驚異做聲,就連太后,也是猛地睜開了雙眼。 “你說?!毙煅粍勇暽?,接了一句。 郕王顯然已經深思熟慮,不知在腦中把這番話思忖了多少遍,徐循話音剛落,他便是沉聲問道?!安恢斎瘴幕实矍寰齻?,進了南京城后,若是建庶人之子未亡,是否當立他為太子呢?” 屋內一下便陷入了死寂,就連徐循,一時也不禁絕倒?!媸请y為了郕王! 也就只有他這個直系子孫,才能問出這么刁鉆的一問來了! ☆、第288章 逼宮 其實說起來,這也是國朝永遠都沒法繞過去的事實,不論文皇帝怎么粉飾太平,他是篡位奪朝這個事,誰心里不清楚???主要是讀書識字,讀過幾本史書 的,還看不透他這個把戲?更別說開國到現在連百年都沒滿,他到底是不是高皇后嫡子,門清的人多得是。郕王這一問,問得大家都沒法回答了,更是沒人愿意和他 去爭辯什么,一時間卻也無人附和,屋內一下,便陷入了尷尬的死寂。 此等反應,倒也是在徐循料中——現在郕王登基為帝之勢,幾乎是 無法改變了,他現在是以藩王身份,在主張自己身為皇帝以后的權益,誰敢駁他?這不是一般的國事,這是帝國的傳承根本,在這件事上和皇帝做對,即使一時得逞 ——郕王也馬上就要做皇帝了,他有大把時間慢慢收拾你! 不過,徐循更關注的,還是太后的表現,郕王這一問,雖然是問得絕了,但也是把太后逼到了死角,若是太后身體情況良好倒也罷了,要這一問把太后的卒中又問出來了,那可就是大事不妙,郕王的名譽,勢將永遠蒙上一層陰影。 她 回頭看了太后幾眼,見她瞪大眼睛望著自己,嘴唇微張,似有疑問,心中也是一陣難受:昔年那些你死我活的事情,在二三十年后,看來已經沒那么重要了,這些年 來,兩人相互扶持,也很難說沒有情誼,只可惜,到了真正生死關頭,在利益攸關的事情上,兩人究竟還是無法一條心。 不過,太后要?;书L子登基,卻也未必是有那種正統子嗣應當繼位的心思,她要是會被這種規矩拘泥,當時也不會做出奪子晉位的事情來了。徐循看了郕王一眼,心下對太后的擔憂,也是有了些了解。 只怕,太后對郕王的能力和血脈,也是有所懷疑的……其實就是徐循自己也無法打包票,說郕王的子嗣,就不會傳承小吳美人的癲狂。即使小吳美人的瘋癲是后天際遇刺激,但只要是有微薄的可能,也的確是給郕王身上披了一層陰影。 人 上了年紀,或遲或早都會弄明白一個道理:很多時候,左還是右,前還是后,這兩個選擇沒有一個是完美無瑕的。如今正是如此,即使郕王身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