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2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得說。說不定他根本都沒想到這打仗事前還得要準備的,說上兩句,也就知道輕重了?!?/br> “不成?!碧蟮男囊夂軋远?,她搖了搖頭,“要說,也不能由我們來說?!?/br> 就 皇帝這個曲里拐彎的性子,倘若是別人說了也許還好,以太后、太妃和他的關系去說,參考王振入宮一事他的反應,可能說了以后,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反而更不 當回事,頂著一口氣就是不肯撤下王振,連事前的準備都不會肯做。倒是由皇帝信重的內侍私下建言,不去駁王振在朝貢上的主張,好歹先把軍隊糧草備足了,準備 做一下,也比就這樣貿然削減回賜甚至是呵斥瓦剌強。 不過,王瑾年歲大了,再說也是先皇手里留下的人,如今去了南京司禮監養老,連 孫嬤嬤也一道隨出去了。太后、太妃的老關系,在宮中已經沒有那樣強大,再說,宮里的一切都是繞著皇帝打轉,太后、太妃即使要把手插進人事之中,也是有些力 不從心,更別提她們從未有此心意,倉促間也難以拿出人選。 “金英應該會說上幾句吧?!毙煅q疑著說,“他在皇帝跟前也算是頗有臉面?!?/br> “這事你得這么看,”太后顯然是早把通盤利弊都衡量過了——畢竟是比徐循早知道消息?!按碎g利害,只怕別說高官,連衙中胥吏都看得清楚,又何況金英?若是會說的,那么不必我們示意,他也會去說?!?/br> 若是沒有說,那肯定也是經過權衡,覺得建言的風險太大,收益近乎于無。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得到了太后、太妃的指示,也不會去說。太后放權干脆,和皇帝貌合神離,對金英還能有什么威懾力? “應該還是會說的?!毙煅肓讼?,還是對金英有信心,“王振才回宮多久,也不至于連金英都壓得連喘息機會都沒有,連得罪他都不敢?!?/br> “若是自感說了有用,應該會說?!碧笮α诵?,倒是語帶保留。 徐循的眉頭真就皺了起來——太后這意思,是覺得金英應該也早就放棄和皇帝說理了。 “再憂心也沒有用,你我也只能等著瞧了,”太后一聲冷笑,“你也不必如此著急上火,天下是他的天下,他都不在乎,你我在乎什么?橫豎亡不了國,也短不得我們的!也許他吃了這個虧,反而還能懂事點呢?若是如此,倒是不如早吃虧早好?!?/br> 徐循也是沒話說了,這也不能那也不能,難道還要廢了皇帝?——這根本也不能。她嘆了口氣,“我倒是寧愿他在別處吃虧了,這么大的事,豈是能任性的?” “他就偏要任性給你看,你又有什么辦法?”太后冷冰冰地說,“外廷鉗制我們,鉗制得死死的,到了這時候還不是什么辦法都沒有,你我連外廷都斗不過,還想管著他?” 她呵呵一笑,“我倒是要看看,他能鬧到什么地步!” 結果還真就鬧起來了——怎么能不鬧起來?年后瓦剌入貢,王振將回賜削減到往年的二成不到,按人頭賞賜的銀錢一律免去,兩千多瓦剌使臣頓時就炸了鍋,鬧哄哄被人一路押送回了邊境,緊跟著就是瓦剌入寇——怎么能不入寇? 不過,皇帝到底還不算是笨到家了,從他的反應來看,他應該是早料到了瓦剌會有反彈,也想好了應對措施。 他決定御駕親征。 ☆、第283章 快意 對皇帝的奇思妙想,宮中人均已處于見怪不怪的態度了,也沒什么好阻止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后宮不得干政的祖訓下,皇帝是否御駕親征,那不是后宮中人可以插嘴的,阻止他的事情應該交給文臣們來做。后宮人若是隨意開口,指不定還要被文官們詬病呢。 當 然,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很多時候道理敵不過感情,仁孝、誠孝兩位皇后,都離后宮不得干政很遠,也是賢名遠揚,誰讓她們那個時代不一樣,和丈夫、兒子的感情 也不一樣呢?現在太后和皇帝的關系都冷淡到這份上了,還怎么出聲?至于太妃,說過一次就被打臉教訓了一番,自然也是偃旗息鼓,不會有什么多余而且無用的勸 說。 唯獨比較擔心的,便是皇后和宸妃了,兩位女眷應該私下都勸說過皇帝,也都因此遭到冷遇,可能還被斥責過一番,無奈之下,只好聯袂來請太后出面,打消皇帝荒唐的念頭。 雖 然太后、皇帝關系冷淡,皇后對此心知肚明,但該來的時候都有來,該表示的時候也從不曾怠慢,禮數上從無虧欠,因此,婆媳的關系還是比較緩和的,也不是那等 無法打開心扉說話的僵冷關系?;屎筮@會兒心事重重,也是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意思,坐下來沒一會,便抹起了眼淚?!霸趺炊紕癫换貋?,好像是早就打定了主意,一 定要出去親征?!?/br> 萬宸妃也在旁幫腔,“只說是歷代皇帝都曾在沙場上經歷過血火,他也不能例外……不論妾怎么拿澶淵之盟的事例來勸說,大哥都不肯聽從。反而以為妾作不祥之語,反過來責罵了妾身?!?/br> 這個比喻的確不恰當,皇后聽了,也沉下臉來,有些不高興地瞥了萬宸妃一眼,不過,她性格柔和,卻也不曾出口責罵什么——這已經是很不快的表現了。 萬 宸妃望了皇后一眼,似乎便已經把她的想法給看了出來,便又進一步解釋,“宋時遼發大兵攻宋,真宗皇帝臨前線督戰,士氣激揚,故能保住北疆不墜,不必遷都。 真宗后以此為得意事,大大褒獎了力主此事,挽回大宋半壁江山的寇準??杉词谷绱?,數年后,王欽若相公不過是寥寥數語,說寇準這是: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 出之,謂之孤注。此后寇準終身再未得重用,可見真宗對此語也是深以為然。試想以真宗力保北疆的功績,事后再思及當時親臨澶州一事,亦是以孤注一擲視之。若 是當時城破,又待如何?” “本朝幾位先皇,雖然都是戰績彪炳,但當時北虜力已弱,我朝勢強,此出猶如是痛打落水狗。如今的瓦剌如 同剛長成的狼崽子,這番含恨叩關,也可說是也先本人多年所欲。大哥自少長在宮中,從未上過戰場,先帝昔年領軍出兵以前,不知隨著文皇帝南征北戰去過了多少 地方,饒是如此,天子親自領兵,也沒少吃勸諫?!比f宸妃侃侃而談,“凡出兵,須先預不勝,可御駕親征,卻是許勝不許敗。古來未見有仗是只能勝不能敗的,便 是經年老將也未敢如此放言,又何況大哥即使英明神武,也從未真正上過戰場呢?” 她引經據典,觀點實際、道理清楚,一番話完全體現了她的見識水平——一樣的話,錢皇后是絕對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