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7
膽子還能小了去了?只可惜,雖然博來了一個名分,但發家不正,本來很順遂的上位之路,被太后一句話,就從根子上掐死了。這就是她的短視,這樣的人,只怕還真能做得出帶字信給家里,讓人去弄砒霜的事兒。 “就想不到繞個彎子?”周嬤嬤有點不甘心,“哪怕是傳一封信,就說此女乃自己心腹,有何事都聽憑吩咐——” “恐怕以她的腦子,糊涂勁兒犯了,卻想不到這么多!”皇后冷冷地道,“早覺得她會出事,卻沒想到,栽得還這么快!” 周嬤嬤也跟著嘆氣,“可惜了的——從此事來看,貴人倒是真心實意地恨上了徐娘娘?!?/br> 在宮里生活,如果別人說什么自己信什么,一年內指不定能死個十次、八次的。雖然小吳美人一直向孫皇后示好,但她開口討要砒霜的時候,孫皇后對她還是提高了警覺?!l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就算從前是誠心投效,現在有了兒子,心思也會變的!別說坤寧宮里的確沒有砒霜,就是有,皇后也不會蠢到給她吧。自己這里一給,轉頭小吳美人就去把她賣了,該怎么辦?甚至于說,皇后對小吳美人都是立刻動了疑心——如果不是她蠢到真以為皇后會給,那就是小吳美人和她打交道,存了有異心。 如今,事實已經證明,小吳美人就只是蠢而已,心還是很純正的。周嬤嬤的語氣,皇后聽得出來,她是取中了小吳美人的兒子和她的誠心,多少想要勸說自己,幫小吳美人一把,把她從麻煩里撈出來。 礙于如今情況不明,周嬤嬤沒有明說,隨著事態發展,也許她就會適時地為小吳美人說點好話了……她的心思并不復雜,皇后一眼就能看得分明。 若是在往常,她也并不會出言點醒,大不了周嬤嬤勸說以后她不置可否而已,維持一定的神秘感和權威,并不是什么壞事。只是今日情況特殊,皇后是心浮氣躁,說不出為什么,就覺得毛發聳立,像是有一把無形的尖刀對著自己的后心,真是坐臥都無法安寧。在這樣異常的狀態之中,她難免也比平日更多話了幾分。 “想也別想了?!彼荒蜔┑卣f,“吳雨兒已經完了……就算信里沒說什么,那都人也肯定把什么都交代了出來,不然,至于驚動東廠?大哥既然已經知道此事,又讓馮恩出面,吳雨兒還能落個什么結果?” 這是內宮,不是外廷,并非東廠番子橫行無忌的所在,沒有皇帝授意,馮恩焉敢接手?東廠大搖大擺去找小吳美人,已經是說明了情況的嚴重性,有如此一個人證,還想往外撈吳雨兒?先想想自己該怎么從這件事里撇清出去吧。 還好,自己的做法還算是周密,沒有留下什么太大的破綻……皇后在腦子里將自己前后的表現反復想了幾遍,從小吳美人產后第一次接觸她開始,每一個細節都回顧了一番——即使那都人和小吳美人反咬一口,自己也說得過去。在不知前情的基礎上,不論是示好于小吳美人,將太后的言語傳過去,還是呵斥小吳美人的離奇請求,又或者是安排她出宮探親,都是在情在理……唯獨稍有關隘的,也就是一開始傳話的這一節了。但大哥也不是天真的孩子,應該還是能理解的,小吳美人產子,自己肯定是要加以拉攏,事情既然已經傳揚出來,自己無非是早大多數人一步知道而已,這個人情又何必白白放過…… 雖然處處細節都照顧到了,但皇后的心還是跳得很厲害,好似有什么細節被她白白放過了一般。只是坐在當地左思右想,又全找不出什么來,只得示意周嬤嬤,“你且留心著,有信兒了便隨時來報……現在壯兒該如何處置,方才是重中之重?!?/br> 小吳美人才進東廠,到底是平安脫身還是一頭栽進去,畢竟還沒見分曉,不過她平安脫身加官進爵的可能性低到可以忽略不計。這個人已經廢了,唯一還有價值的只是她留下的皇子而已,周嬤嬤點了點頭,“老奴自當留心?!?/br> 目注著她的身影消失在珠簾以外,皇后輕輕地長出一口氣來,撫著胸口只是蹙眉沉思,過了一會,又喚人來?!叭枂枏埩?,大哥這會兒做什么呢。小吳美人是出了什么差錯了?我怎么半點音信都沒有收到?!?/br> 身為掌管六宮事務的皇后,此事她不過問,還不合情理了。雖然皇帝不一定會答,但她的態度卻要擺出來。張六九是素來和坤寧宮親善的宦官,平時小事來回傳話正當用。 做完了這件事,她方才稍稍安下心來,雖然心中隱約仍有些阻塞,但皇后也想不出自己還有什么遺漏之處了。遂收攝心神,忙起了公事。 執掌六宮的職務,說起來威風,其實也十分瑣碎,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六宮雖然處處特殊,但說穿了也就是一個個的院子,忙活的也就是這些事兒。還好,雖然人多了,但對管事者本人來說,負擔也不是很大。六局一司就是為了輔助皇后管理宮廷而存在的機構,最近這一段時間,忙活的除了日?,嵤乱酝?,還有新秀女入宮、冊封的事兒。要給新秀女定下名分,安排宮室……這些事里,有些本該是皇帝做的,但他不敢興趣,也就一并交給皇后了。 袁氏女長相清秀、歌聲動人,皇帝不惜略拂太后之意也要將她留下,李氏女長相明艷,但看大哥臉色,像是為了討好母親才把她選入,可以說她是受了袁氏女的帶契,諸氏女雖然言辭乏味,舉止也不算多高雅,但生得極美,也是因愛選入,鮮族女子三名,權、韓、金,金氏來路上染病沒了,余下兩名肯定要予以冊封,雖然看皇帝的意思,是不會多么寵愛的,其中韓氏女還是文廟韓麗妃之妹,這輩分關系可是稍微有些亂了。 不過,這在天家也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只能說姐妹兩個年紀差得比較多而已,皇后對著這名單出了半日神,又取來宮內典籍翻閱了一番,尋到了各級妃嬪具體待遇的字句,再命人來詢問一番,了解了一下各機構執行時的做法和往年的成例,遂與尚宮局兩位尚宮擬了一份名單出來,又讓人抄錄兩份,分別送往清寧宮、干清宮給太后、皇帝閱看。 這么忙活參詳了半天,一日也是將盡,派去找張六九的宦官還沒回來,皇后問了兩次都沒有回音,心中難免有些不滿,思忖著是否要向大哥也要個能人來幫忙。去了南京的柳知恩,雖然品性可疑,但能力是真沒得說,永安宮上上下下井井有條,還不都是因為他打下了好規矩?就是人走了,局勢都沒亂,這就是人才的作用…… 一邊想著此事,一邊走進里屋去看太子,栓兒午睡才起,在床上到處亂爬,活泛得很。羅嬪一邊看著,見到皇后進來,便起身要行禮,皇后忙笑道,“好了,說了多少次,還那么客氣?再這樣我可生氣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