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皇帝也不例外,就寢時候,屋內最多是留兩個宮娥服侍,都不會太多的了。頂多就是他身邊一般還留一兩個內侍過夜,這和后宮妃嬪們的習慣是不一樣的。 在一片寂靜的氣氛中,一位內侍悄悄地出現在皇帝身邊,為他剪去了燭花?;实鄄⑽炊嗉恿粢?,他已有了幾分困倦,連眼神都慢慢地朦朧了起來。 “回稟皇爺……” 那內侍低低柔柔的聲音,驚破了皇帝的迷蒙,他的頭猛地一點,人也清醒了過來?!班??” “奴婢該死,不合偶然聽說了坤寧宮的動靜……”很柔和的開頭,個中用意,卻依然是分明無比。即使劉用落了個凌遲碎剮的下場,可為了富貴兩字,還是不斷地有人前赴后繼地走起了大繩。 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皇帝的態度卻不多好,他眉頭一皺,本待嚴詞呵斥??呻S著那內侍不疾不徐的敘述,要出口的話,卻又被吞了下去。 “說下去?!碑攦仁痰臄⑹龀霈F了短暫的中斷時,他沉聲道?!盎屎笫窃趺春吞笳f的來著?” 他的眼中,閃閃爍爍,卻是慢慢亮起了深思的光。 ☆、驚訝 徐循簡直都要暈過去了。 皇長子給她養?虧太后想得出來! 就是太后想給,皇帝也點了頭,徐循都不會接下這個燙手山芋的。事實上,她都不贊成把孩子給皇后以外的人來養,要么親媽,要么就是皇后,除了這兩個人以外,別人有誰有資格來養皇長子???這要是沒養好了,那算誰的? “妾身自知資質有限?!彼敛华q豫地就給回絕了,“怎敢教養皇嗣?!?/br> 說完了,想想趕快補了一句,“如是娘娘以為皇后和貴妃都不能教養皇長子,以妾身之見,不若交還給生母親自教養,或是由娘娘出面撫養,亦不失為穩妥之策?!?/br> 太后眉頭一皺,深深看了徐循一眼,“你這可是有點拈輕怕重了啊,莊妃?!?/br> 徐循趕快就給起身跪下了——雖然太后話里沒有什么指責的意思,但這姿態還是得做出來,人沒有嫌禮多的,“娘娘明鑒,妾身出身微末,資質淺薄,怎堪教養皇長子?按說,宮中除了皇后和生母以外,也沒有別的妃嬪可堪養育皇長子的?!?/br> 至于為什么孫貴妃會被列入養育候選,那理由大家都明白,也不必多說了。 太后嗯了一聲,倒是也沒反駁,只是微微冷笑了一下,“要按你這樣說,宮里還不能出現陰奪人子的事呢。這世上難道就活該講規矩的人瞧著不講規矩的人,這么高高興興地昂首上驤?” “這……”徐循一時不知如何回話,想了想,便字斟句酌地回道?!罢蛉绱?,才要娘娘出面主持公道啊……” 太后深深地瞅了徐循一眼,“你先起來說話吧——私下議事,何必如此多禮?反而顯得見外?!?/br> 什么時候,她都變成太后的內人了。徐循有點受寵若驚,也沒有再矯情做作,緩緩起身坐了下來,又勸太后?!敖K究誰來養孩子,其實也就是個名分,這孩子若不能跟著皇后,其實倒還是跟著生母最好。畢竟是親媽,定能好生照料的。若是不行,養在清寧宮內,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這不是親生的,放在誰宮里都是尷尬不是?畢竟是千辛萬苦才生下來的男丁,該怎么帶才不算是虧待了孩子,那可沒譜呢,除了親媽以外,誰能禁得起這樣的掂量?” 這話倒是在理,也越發透出了徐循剛才言語中的真心實意。確實,哪怕是皇后呢,這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就是不好帶的,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誰知道旁人就犯什么嘀咕了?倒是親媽來帶,就沒有這樣的煩惱了。就從這個角度來說,清寧宮都不是很適合養育孩子,萬一帶出個三長兩短了,和皇帝的母子之情,難免都要蒙上陰影。 太后沉吟了片刻,望著徐循的眼神,已是柔和了許多,她想了想,又道,“不如令親娘貼身照顧,住到坤寧宮去,你瞧著如何?” 此舉旨在維護皇后的地位,若是玉牒上寫的是生母的名字,這孩子就徹底沒孫貴妃什么事了。說實話,徐循還是不大看好這計劃的成功幾率,不過轉念一想——這樣處置,對孩子倒是最好的,也未必皇帝不會讓步。便含笑點頭道,“娘娘圣明,此舉確實是十分妥當?!?/br> “若是如此,那玉牒上該記誰的名字呢……”太后又在猶豫此事了。 都讓親媽帶了,記誰的不是親媽的孩子???徐循道,“還是記生母的最為名正言順吧?!?/br> 太后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徐循見此,遂起身告辭,太后也沒有多留。 自從孟姑姑被打發出去以后,太后身邊的老宮人做事都特別小心,雖說徐莊妃退了出去,但沒聽見太后召喚,也不敢貿然進門。 等了許久,已是快到用膳的時間了,幾個宮女子便在門口遙遙地拿眼神互相示意,卻也沒什么人敢叨擾了太后?!羰瞧綍r還好,這幾日老人家心緒正不順呢,若是打擾了她,誰知道會不會落得和孟姑姑一樣的結果? 可馬上就要擺飯了,如是老人家沉浸在心事中,誤了飯點,又沒人提醒的話,指不定出來也會發怒,總得進去提醒一聲才好。 幾人正在那用眼神糾結誰進去呢,門簾一響,腳步聲就從里間踱了出來,一群人頓時都變成墻根的一道影子,就怕被注意到了。 又過了一會兒,大棉門簾動了一下,兩個宮女忙上前挑起了沉重的門幅,太后微微一低頭,就從屋內鉆了出來?!砩蠀s是已經穿戴好了大毛斗篷。 “走?!彼S口招呼門邊站著的宮女子,“你隨我去?!?/br> 宮女子忙就扶住了太后的臂彎,伺候著她下了臺階,“老娘娘是要上哪兒閑步去?可要喚輦?” 太后微微猶豫了一下,“讓抬個暖轎來吧?!?/br> “是?!币宦暻宕嗟膽?,頓時就有人去傳話了,太后出門的諸多裝備也為人一一送來。昭君套、大風帽、手套、暖爐……等老人家裝備好了,暖轎也到了,老宮女服侍著太后坐進了暖轎里,垂手等著她的示下。 等了半日,還沒等來了太后指示。老宮女有些詫異,不免壯著膽子瞟了太后一眼,只見老人家坐在暖轎之中,雙眉緊皺,竟似乎是在沉思著什么。 “去……文廟張貴妃那里?!?/br> 也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遲疑,太后微微一睜眼,又是看似沉穩地吩咐了起來。 ——只是,對于跟隨她多年的老人來說,這話中的一絲猶豫,卻是如此的醒目、鮮明。 # 從清寧宮折騰回永安宮時,已經是快用晚膳了。徐循疲憊地進了屋,見著嬤嬤們和柳知恩面上的疑問之色,搖頭道,“我現在是什么都沒力氣說了……” 話雖如此,可柳知恩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