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硬是要比順妃啊,寧妃什么的高,不過其實在明代待遇上是沒啥區別的啦。 ☆、沖突 朝廷里為了賢妃的稱號,正和皇帝打嘴仗呢。當事人徐循卻是一點也不知道——不管怎么說,進京受封總是美事,這一回她又不必和任何人同行,再說,所有人現在也都知道她在皇帝心里的地位了:又不是傻的,幾次單獨出行,都帶的是賢妃娘娘在身邊服侍,現在剛登基,就給賢妃娘娘封了個這么好的封號…… 按太祖定下的規矩,后宮諸妃也是沒有品級分別的,除了貴妃高出眾妃以外,余下賢、淑、莊、敬、惠、順、康、寧,無非是為了表現閨房雍肅的稱號,按理來說,只要是表現美好品德的封號都是可以的,也不分什么高下。但人心都是好比較的,賢怎么說也占了第一個,再加上又是傳統的四妃封號之一,賢妃比起惠妃來,感覺就值錢得多了。 再說,徐循的受寵一直以來也是很明擺著的,現在登船上京,船上所有人可不是小心服侍?一路天字碼頭??恐?,當地特產享用著,徐循就只管吃了睡睡了吃,愛賞景就賞景,愛看書就看書,比起還要伺候皇帝的雙人旅行,這一個人的旅行可不是要爽得多了? 從瓜洲往上,一直走到棗莊附近,徐循才隱約收到消息,知道京里為了她的事情在打嘴仗。她的心情當然受到一點影響,知道原委以后,連飯都有點吃不進去了。幾個嬤嬤聽說了,暗地里也是著急,卻又不好說什么的。 想要措辭安慰徐循呢,徐循卻比她們看得都清楚,“南京那件事,肯定要有個說法的,大哥心里,指不定還憋著一把邪火呢?!?/br> 皇帝病重,這邊就有人敢逼宮太子了,還是在太子璽印在手,不斷發出命令,內侍們也是若無其事地繼續做事的情況下都來逼宮。你說這逼宮就逼宮,還要挑唆德高望重的胡大人出頭……胡大人固然那是真的心急了情愿做這桿槍,但背后的那些人,誰知道心里都有什么想法?當時的太子,現在的皇帝,心里也是忌諱著呢,徐循和內侍們又沒有拿著太子的名頭招搖撞騙,不都糊弄過去了,說是在安心養病嗎。連病都不讓養了,要撞門闖進去見人,打的是什么主意? 也因為太子心里有忌諱,南京這件事,胡大人是有理都變沒理,雖然一心也是要給東宮報信兒,想確認他的安危,但手段太過激,本來大有希望回北京的,現在看來,只能在南京任上致仕了。特地要把這么好的賢妃封號分給徐循——要是按當時太祖隨口安排的順序來說的話,徐循是足足比何仙仙靠前了好幾位呢,就是要做給別人看的,讓他們知道皇帝在這件事上的態度。 可大臣們心里也不得勁?。哼@件事,您哪怕和一個文官通個氣呢,比如說胡大人吧,他是太子賓客,又是鐵桿的太子黨——這個太子黨,說的還是你爹呢!當時文皇帝年間,胡大人就是明明白白傾向于東宮的,如此根正苗紅,怎么就不能信任了?請他進去實言相告,有他幫著說幾句話,也不會鬧到撞門逼宮的程度啊。見令不見人,有印有什么用?萬一東宮不行了,內外交通被一介婦人和內侍把持著不能暢通,那多誤事啊…… 三方都不能說有錯,太子沒說話,徐循不可能隨意和文官溝通交接來遮掩此事,文官們大體來說也是一心為了國家的穩定,只有少數人是漢王的耳目,至于太子,南京這邊的確是沒有可以信托的大臣,胡大人那再忠心也是對他爹,和他本人不熟,在如此敏感的時刻,他能不再三小心? 也就因為三方都沒有錯,這件事就杠上了,現在大臣們也不和皇帝頂牛,就是都在給徐循挑刺兒,說她在南京做得很不對。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幾個嬤嬤聽說以后,也都吃不下飯了,現在看徐循這么淡定,心里那塊大石頭才稍稍放下來一點點,彼此都才覺得心慌氣短,孫嬤嬤強笑道?!澳锬镞@話一說,我心里倒是松泛多了,這些人就是奇怪,娘娘在南京,難道做得還不夠好,還要挑刺?” “左不過就是拿我當個由頭罷了,不論是封這個號,還是不讓封這個號,說的都是別的事?!毙煅瓚袘械?,原有的一點高興也不見了,她撇了撇嘴,“反正,沒勁?!?/br> 幾個嬤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好說什么的,孫嬤嬤強笑道,“這是怎么說呢,娘娘,您畢竟也封妃了嘛……” 徐循也笑了笑,“是,沒這事,說不定還不能封妃呢,現在也就是我一個人還沒什么消息了……聽說了嗎?后宮里是不是又進了新人了?” “是進了幾個,得的都是低等封號,外頭就不清楚細節了?!壁w嬤嬤上前給徐循捏肩膀,“娘娘也不必在意這個,您和陛下的情分,別人哪里比得上?那是幾次共過患難!” 錢嬤嬤說得更直白,“娘娘現在封了妃,終身就有靠了,即使陛下移情別戀了,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也不會虧待您的?!?/br> 這倒是真的,徐循點了點頭,“嬤嬤們你們都安心吧,我不會做出什么爭風吃醋的傻事的。咱們商量出的路子,我可還是記在心里呢?!?/br> 那天晚上,徐循提出的這個命題,幾乎是快把幾個嬤嬤都難住了——這想要爭寵、爭生子嗣,她們都能理解,也能幫點忙??上胍娱_殉葬,這個要求,那就有點超出她們的能力范圍了。 還是錢嬤嬤最有主意,領著兩個嬤嬤,抽絲剝繭地和徐循分析,大家都把話說得很透了,一條條路地在那排除——不想死也很簡單,搶在所有人跟前生個兒子就行了,只要能平安養大,皇后又無出,這嗣皇帝的生母,肯定是不會被殉葬的。 但這條路也有問題,第一徐循也不知道皇后會不會生子,她們現在都還年輕著呢,皇帝肯定也想要個嫡長子的。第二,她也不能保證她就一舉得男,第三,她更不能保證這個小孩可以被平安養大。除非她的運氣大到連生四五個男丁,不然,按如今的嬰兒夭折率,一個嬰兒半路去世都根本不值得驚訝的。 所以這條路雖然理論上存在,但走得通的可能性實在相當的低。 當然還有更難一點的路,你比如說生一個男丁以后,就把別人的男丁都害死什么的。不過這條路一樣只存在于理論上,皇家子嗣要能隨便讓人害死,文皇帝都白搞魚呂之亂了。在宮禁如此森嚴的情況下,就是親媽都不能把手隨便伸進皇子所呢,不是親媽,就更別妄想了。就是想下毒,皇子前頭都有起碼十多個宮人愿意給他擋災。 別的諸如搞宮斗啊,陷構啊、栽贓啊之類的卑鄙手段就更不必拿出來討論了,徐循是不想殉葬,不是想拉著大家一起死,把她的同儕搞死對于不殉葬這個目標毫無幫助。 最后總結下來,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