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7
也要在家帶孩子,沒想到這樣有興?!?/br> 七娘子這次進宮,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將家里的事解釋給許太妃聽。四少夫人要摻和進來當然也不是不行,只是和她的性格實在不大相符,許夫人一邊說,一邊就不由得向七娘子投來了一個詢問的眼色。 四少夫人搶著笑道,“是想為六郎求些吉祥物事,也是很久沒有進宮給姑姑請安了?!?/br> 她都這樣說了,許夫人自然不會再問什么,正好大少夫人又笑著問她,“您說咱們是明兒動身去潭柘寺,還是索性再等幾天……” 許夫人自從太夫人失勢之后,就很熱衷于到各處寺廟去布施,對大少夫人的提議,她當然是興致勃勃。七娘子聽在耳中,又望了大少夫人一眼。 她彎了彎唇,轉身招呼四少夫人一道出了樂山居。 不論是皇子彌月還是冊封妃嬪,都有一套自己的禮儀程序要走,這一次皇后將兩件事安排在一天,固然是方便了外命婦們不用進宮兩次,但也把這一次進宮的行程塞得很滿。七娘子幾乎沒有多少空閑和家人閑話,便已經被繁瑣的禮儀給累去了一身的精力。等到一切告一段落,領過賞賜下來的御宴,已是午后。她隔著人群看了看二娘子,見二娘子正在大太太身邊,兩人為一群貴婦誥命所簇擁,便索性不過去招呼,而是與四少夫人一起,跟著許太妃派出來接人的小太監進了慈壽宮。 冊封寧妃,許太妃面上也有光輝,今兒她老人家非但是出席冊封大典,給足了寧妃面子,甚至連御宴都露了個臉。只是比七娘子等人早退了半個時辰,此時見面,甚至還沒有換下大禮服。見到七娘子兩妯娌,她和氣地笑了,“很久沒見到莫氏了!就是善衡,也有四五個月沒看著你的身影?!?/br> 之前家里有喪事,七娘子等人自然不方便進宮請安,兩妯娌對視了一眼,四少夫人就上前抱住許太妃的胳膊撒嬌,“這一次進宮來,是求姑姑的恩典,給我們家六郎賞一點吉祥物事,讓六郎沾一沾您的福氣!” “我可不就是預備下來,等你進宮來討呢?這東西要是我賞出來,倒不如你自己來討更有效驗?!痹S太妃一臉是笑,似乎對于許家這一向的風風雨雨,是一點都沒有收到風聲?!叭?,把那盤東西端出來。你自己挑幾件帶走。還有前兒她們送來的一些西洋首飾,你先挑一支,剩下的幾支帶回去,你自己選一支之外,于平、于安還有韓氏也都有份?!?/br> 最后這句話,當然是沖著七娘子說的。 四少夫人立刻就一臉開心地跟著宮人們進內殿去挑首飾,將正殿的空間,留給了許太妃和七娘子。 許太妃立刻就收斂了臉上的笑意,低頭沉吟起來,過了半晌,她才淡淡地問,“聽說張氏自盡之前,留有一封信給你?” 七娘子一聽這話,便知道許太妃對五房的倒臺,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她不敢怠慢,一邊從懷中取出了五少夫人的絕筆信送到許太妃手上,一邊輕聲道,“姑姑這是……” “你二姐這幾次進宮,也會進慈壽宮坐坐?!痹S太妃面上看不出喜怒,打發了七娘子一句,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信紙,凝神讀起了五少夫人的絕筆信。 二娘子倒是未曾說過她曾經到慈壽宮來拜訪。 七娘子心頭頓時一暖:二娘子做事就是這樣,不但到位,而且從不居功。 像許太妃這樣在后宮中打滾的女人,不會不明白二娘子的來訪代表什么意思,更不會不明白整個楊家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代表了什么意思。 盡管大太太的為人頗多可議之處,但二娘子和六娘子總是能讓七娘子感覺得到,出身楊家,其實也并不是太不幸的一件事。 七娘子也就安下心來,靜靜地凝視著許太妃,等著她必然的下文。 這封信當然也是五少夫人的親筆信,信里提到的很多事,許太妃可能連影子都不知道,想必一會兒,還有很多事要向太妃解釋。更別說那里頭對太夫人尖銳的誹謗,想必是一定會觸到許太妃的逆鱗的。 許太妃反反復復地看了幾遍五少夫人的信,她的反應,卻出乎七娘子意料之外。 她閉上眼,滿是疲憊地嘆了一口氣,又將信紙推到了一邊,過了很久,才低聲問七娘子,“大哥沒有過分生氣吧?娘的日子,現在還好過嗎?” 七娘子不禁一怔。 她尋思片刻,便決定如實相告,“自從事情出來,祖母已經稱病很久了。我們去看她,老人家也都不讓我們進去,有一點自閉于樂山居內的意思。這次進宮前倒是見了一面,小七問祖母有什么話要帶給您的,祖母說,她很好,希望您也多保重?!?/br> 許太妃又低首沉吟了半日,才扯出了一抹淡淡的笑。 她似乎是沒有一點掙扎,就接受了太夫人的所作所為,“好,這件事能落得個這樣的結果,也不算太差了?!?/br> 如果許太妃不需要任何人的說服,已經接受了‘太夫人私底下變賣嫁妝,支持五少夫人吞沒官中錢財,在外私自置辦家產。默許甚至慫恿五少夫人給五娘子下藥’這件事,那么平國公對太夫人的處理辦法,她當然也說不出什么??衫先思易龅倪@些事,畢竟沒有一點真憑實據,說到底也就是賬本為憑,而這賬本許太妃甚至都還沒有看過,按照七娘子的想法,她至少是要費一番唇舌,來使得許太妃相信,許家并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就冤枉了太夫人。 沒想到許太妃的態度居然這樣耐人尋味…… 七娘子一下就覺得很不對勁。 她小心翼翼地問許太妃,“是不是二姐對您說了什么不中聽的話——” 許太妃倒是被她的說法給嚇了一跳。 “什么?”她吃驚地抬高了聲調,旋即失笑,“傻孩子,沒有的事!” 她對七娘子的態度,倒是多了幾分親熱,又拍了拍她的手背,才感慨著道,“姑姑今年四十多歲的人了,很多事,要比你們小輩看得更清楚?!?/br> 許太妃臉上,頓時又現出了絲絲縷縷的無奈與感傷,她字斟句酌,緩緩地道,“對你祖母的了解,也要比你們小輩更深……” 七娘子一下全明白了過來。 太夫人很可能是已經在私底下向許太妃求助過了,將自己的說法,向許太妃交過了底。 但許太妃對自己母親的了解,卻要比太夫人想象中更深得多。又或者她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