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5
您是辦事的人,我們有了這樣的殊榮……已是戰戰兢兢,哪里敢多說一句話,您就只管做主……” 又和閩越王妃、張太監客氣了幾句,才起身帶了幾個女兒魚貫出門。 張太監親自把大太太送出門外到了車前,看著大太太上了車,又走到六娘子、七娘子跟前,拍了拍七娘子的胳膊。 “七姑娘看著身子有些怯弱,這段時間,還要善自保養,別鬧出病來,那就麻煩了?!?/br> 七娘子神色一閃,福身謝過張太監的好意,“小七一定照辦?!?/br> 這才和六娘子一道上了車。 六娘子一路支頤沉吟,等出了王府,大太太都在前頭下車上船了,才輕聲和七娘子嬉笑。 “我說你呀,什么話都悶在心底不說……你倒是早告訴我,我要來當這個陪客呀!害我白擔心了好一陣,還以為是李太太嫌我出身低微——不行,回頭可要罰你給我寫幾幅字!” 七娘子一下就噎住了,一時間,竟不知該怎么回話才好。 145 臉面 回了百芳園,大太太就露出了倦色,幾個女兒都很識趣,紛紛各自回房,不敢耽擱大太太休息。 五娘子沒有等兩個meimei,一出正院就疾步進了長廊。 六娘子出了正院,也就收起了沒心沒肺的歡容,和七娘子打了聲招呼,便徑自穿過聚八仙,回了小香雪。 七娘子卻是心潮起伏,反而沒有往玉雨軒走,而是進了百芳園西側,拐進了百雨金。 正是春季,百雨金里擺了幾十盆早開的牡丹,倒是千姿百妍,可惜七娘子全無心欣賞,她在亭子里發了一會呆,才從袖子里取出了一個小小的紙筒。 這紙筒是剛才張太監拍打她胳膊的時候,從張太監手里滾到七娘子手中的。 七娘子又想起了焦女史的話,“隨張太監南下——身上領了東宮的差事……” 還有閩越王妃的那一句,“和連太監是自小提掃帚長大的好兄弟……” 自己畢竟常年在后院打轉,江南的風物還好,京里的人事,就相當陌生了。這個連太監到底是何方神圣,七娘子是一點譜都沒有。 想起許鳳佳提及封錦的那寥寥幾句話,沒有按慣例進翰林院,反而是才中榜就下江南的封錦,在她心中是越來越有些神秘了。 她長出了一口氣,才慢慢地展開了這個細致厚密的小紙筒。 一行行俊秀細密的字跡,頓時映入了七娘子的眼簾。 七娘子只看了幾行,就肯定這的確是封錦的字跡,雖然她未曾讀過這少年的一篇文章,但字如其人,這一篇字,秀麗中透了險峻,筆筆著急,的確暗合封錦的為人。 這張紙并不闊大,封錦的信也很簡潔,七娘子不過掃了一眼就已經看完,她又逐字讀了幾遍,才袖了紙條,起身回了玉雨軒。 已是過了午飯的時點,整個百芳園都沉浸在午后的睡意中,七娘子路過及第居門口時,就看著連魚那小丫頭在門檻上坐著,頭一點一點地打著瞌睡。 九哥還在山塘書院,不到晚上,是不會回來的。 七娘子第一次對九哥有了少許埋怨——本事雖不小,卻只曉得在內宅安排耳目,外宅的朝廷事務,卻是一點都不知道……大老爺早在去年就對封錦的去向有了大致的猜測,九哥卻好像不知道自己還有這么一個表親似的,連人家下了江南,都一點動靜沒有。 以后在官場上,叫人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給他? 玉雨軒也是一派安靜,七娘子自園子西翼一路走進玉雨軒,只聽著月來館里傳來了幾聲貓叫,還有誰說話的聲音,浣紗塢、小庫房……都是安安靜靜,一點動靜都沒有。 立夏正在堂屋打盹,一并上元在東次間里做針線,兩個丫鬟倒是都沒有午睡。 見到七娘子回來,都迎上來招呼,“可算是回來了?!?/br> “吃過午飯了沒有?我們還想去正院問一問,要不要給您預備午飯……” 七娘子捺下滿腔的心思,對上元笑了笑,“午飯是在船上吃的,侍候著母親,也沒有吃好,你去大廚房跑一趟,讓李嫂子下一碗面給我吃也就是了?!?/br> 就把上元打發出屋子,拉著立夏進了西里間。 “你看看這封信?!彼研〖埻策f給了立夏。 立夏一揚眉,不言不語地接過了紙筒,緩緩展開了,逐字逐句讀起了這封信。 即使是沉穩如她,眉宇間也不由得緩緩沁出了汗水。 看完了,又沉思了半晌,才輕聲感慨,“封探花……好大的口氣!” 七娘子更是感慨萬千,“真是千算萬算,都算不到人能變得這樣快……” “可不論怎么說,對于姑娘總算是件好事?!绷⑾拿Ψ催^來安慰七娘子,“封探花有心報恩,是封探花知禮,別的事,您也管不了那么多?!?/br> 封錦在信里只寫了三個意思,第一:多謝七娘子多年來不斷的照拂,讓封家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第二,如今封錦已經發達,是知恩圖報的時候了,七娘子若是有心太子嬪之位,只要一句話,他就能把七娘子扶持上位,將來在宮中,兩兄妹還要一內一外,互相照應,第三,七娘子當年前前后后一共接濟了封家一千多兩銀子,這不是筆小數目,七娘子待字閨中,要攢私房錢也不容易,希望能派個可靠的人到蘇州某地與封錦接洽,俾可讓封錦把這份銀兩還清。 雖然措辭客氣,用語禮貌,但這封信透露出的信息,卻遠遠不是這三句話這么簡單。 特別是采選一事,封錦才中榜一個小小探花,不管當的是什么官,屁股還沒有坐穩,哪來的膽氣對張太監指手畫腳,叫他選誰他就選誰? 這一千兩銀子也的確不是小數目,若是封錦只是老實在京城讀書過活,不過三數年時間,他是從哪里攢下的銀子? 真是不想歪,都要想歪了! 七娘子就把閩越王妃和焦女史的幾句話告訴了立夏。 “當年他和楊家鬧翻,雖然尷尬,但我心里反而有些高興?!彼p聲細語,“少年人有風骨,也不能說是壞事……可我沒想到,原來封公子的風骨,也是有價錢的?!?/br> 雖說封錦的人生,七娘子自然沒有置喙之地,但看著這樣美好而易碎的少年,被卷進了皇家風云中,總讓人有種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悲哀。 那個能冷眼對權貴,為了風骨二字和江南總督交惡的少年,只不過三年,就變了一副模樣…… 立夏無話可說,只好安慰七娘子,“您也別想太多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