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 當時沒有知識產權一說,好的手藝人,都有藏一手絕活的習慣。 九姨娘當年言傳身教,傳給她的凸繡法,就與纖秀坊的凸繡法有細微的差別。 黃繡娘私底下傳的這一手珠針繡正宗不正宗,七娘子卻是無從對比了。 她也從來沒有對比過。 黃繡娘說得不錯,盡管七娘子在刺繡上不是沒有天分,但她對刺繡一道,并沒有半點興趣。 只要一拿起針線,七娘子眼前就會閃過西北炕頭那昏暗的燭火。 就憑借著那一點點豆大的燭光,九姨娘就能繡出巧奪天工的花草……憑的就是封家繡法的靈動二字。 七娘子雖得真傳,但,卻總情不自禁地懷疑,就算繡出個天地來,又能如何? 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憑的,從來都不是手藝。 黃繡娘也沒有再訓誡七娘子什么。 她翻來覆去,仔仔細細地賞過了這朵粉白荷花,終于滿意地嘆了一口氣。 “我下個月就會向楊太太請辭,回故鄉養老?!闭Z調卻依然平板。 七娘子不禁抬頭,“先生……” 以黃繡娘對纖秀坊的功績,就算是老眼昏花,不能再繡花了,也可以吃著纖秀坊的供奉養老,等閑點撥一下新進的繡娘,就算是她的工作了。 江南的大小繡房,哪個不是這樣恭恭敬敬地對待供奉的? “大戶人家,風云詭譎?!秉S繡娘卻還是淡淡的,“是是非非、牽扯不清,這些年來我積攢下的銀子,已足夠寬裕過活,家中有子侄輩奉養,也不愁無人照顧?!?/br> 七娘子欲言又止。 黃繡娘卻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 “你放心,再怎么,我都是貴府出來的老人?!彼y得地露出了一絲笑意?!按竽镒右彩俏业膶W生?!?/br> 黃繡娘的老家就在余杭。 七娘子頓時釋然:黃繡娘只是不做楊家的供奉師父,并不是和楊家斷絕來往。以楊家和李家的親戚關系,黃繡娘上李家做個供奉,還是不成問題的。 有了地頭蛇李家的照料,黃家子侄又哪敢怠慢她? 想來這個單身女子,多年來在楊家都混得風生水起,余杭鄉下的那點風波,還不是眉毛動動就能擺平? “雖然不舍,但先生的確也已經在楊家執事多年?!彼\心誠意地謝過黃繡娘,“私底下得傳秘術,更是小七的福分……” 黃繡娘卻背轉身,肩背微微抽搐。 七娘子就怔住了。 礙于環境,這些年來,她和黃繡娘私底下接觸得并不多。 黃繡娘又是這么個不茍言笑的性子。 兩人之間的一點交情,不過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先生……”她啟唇輕喚。 話中的無措,不言而喻。 黃繡娘這才慢慢轉過身來。 手里攥著的帕子,已是濕了一片。 “我這輩子不忮不求,憑手藝吃飯,”她又別開了眼,“唯獨對不起的,就是你的生母……恩怨糾纏,她害過我,我害過她……” “先生……” 黃繡娘又深吸了幾口氣,方才漸漸地勻了呼吸?!包S氏珠針繡一向秘不示人,就算是纖秀坊,所學亦不過皮毛,我原原本本,一點都沒有藏私,全教給你了。我這輩子最值錢的就是這一身手藝,鬼神有知,我是一點都沒有藏私……你生母一直想要得到珠針繡的手法,如今傳給你,她在泉下應該也能安心合眼了!” 她就伸手入懷,掏出了一塊泛黃的繡帕遞給七娘子。 “這是你生母當年進府,給我留念的一塊帕子,臨別沒有什么好東西相送,就把它轉贈給你。先人手澤,不要遺失了?!?/br> 繡帕本身是細致的抽絲白緞,年代久遠,已有些微微的黃。 上頭以極精致的手法,繡了兩只活靈活現的鴛鴦。 還有幾行紅線繡做的小字。 “芳心密與巧心期。合歡樹上枝連理。雙頭花下,兩同心處,一對化生兒?!?/br> 七娘子細細回味詩中寓意,不禁怔在了當地。 待要細問,卻又什么都問不出口。 # 給大太太、大老爺請過安,進了百芳園,還是一臉的沉思。 五娘子和六娘子的嬉笑怒罵,七娘子是一點都沒有聽進去。 也不顧兩個jiejie打趣自己,說她是被黃繡娘數落得失魂落魄…… 進了玉雨軒,就托腮沉吟了起來。 黃繡娘和九姨娘當時是一同被招攬到纖秀坊的。 能有什么往事、什么恩怨,叫黃繡娘在心底記掛了這么多年,還把黃家秘傳的珠針繡教給自己…… 用過晚飯,七娘子才拋下了心事。 不論當年到底出過什么事,七娘子是一點都不想探索。 至少在現在,她就算知道得更多,又有什么意思? 一個沒出嫁的小姑娘,在內院的體面全仗父母的青眼,連親事都沒說定,真惹惱了上頭的哪個,手掌翻覆之間,七娘子就是萬劫不復。 盡管當年的事一直迷霧重重,但在沒有足夠的斤兩之前,貿然出手,反倒落了下乘。 就翻找出了一張一百兩的銀票。 吩咐立夏,“明天你從角門出去,悄悄的送到黃先生手上,就說是我的一點程儀……” 進了十月,黃繡娘果然向大太太請辭。 大太太雖然訝異,但無奈黃繡娘去意已決,挽留不果,也只得厚厚地封了些銀兩,把黃繡娘送回余杭,又命管家為黃繡娘前后奔走,買地置屋……幫著黃繡娘安頓了下來。 回頭就和大老爺商量起子女們的教育問題。 “幾個女兒都大了,小七今年都十三歲,可以不必再請人進來開課,自己在住處安靜繡花,也就是了?!贝筇劝差D女兒們的教育,“朱贏臺這些年來都做繡房用,眼下倒很可以收拾出來,以后秋日賞菊,也多一個去處?!?/br> 大老爺自然無可無不可,“女兒家也不是識得字、繡得花就成的,你閑了下來,也教教三個女兒管管家、算算賬……都是以后出嫁了用得著的?!?/br> “倒是九哥,自從張先生舉家上路,兩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