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 三娘子就又向諸太太請了安,便飛也似地回避進了屏風后頭。 張太太和大太太說了幾句閑話,就笑著問封錦,“你預備什么時候上京去?我們家的二郎倒是可以和你同路的,也有個照應!” 封錦就恭恭敬敬地回答,“回師母的話,二師兄和我也說過這事,不過,家里春耕需要人手,徒兒恐怕要慢些上路了?!?/br> 張太太嗐了一聲,不以為然,“先生家現放著十多個管家,就幫你照管著又怕什么了,會試是大事,還是得用心預備,回頭我要說你先生的,這么大的事,也不多囑咐你幾句!” 看得出來,張太太和封錦相當的熟稔,而且,她也很喜歡這個所謂的徒兒。 大太太眼仁一縮。 “倒是不知道……”她緩緩地道,語調里帶了遲疑,“封公子和張先生……” 張太太也有幾分訝異,“原來楊太太不知道,封錦在我們家那口子膝下讀書,也有幾年了?!?/br> 看著封錦的目光,又多了幾分疼愛,“這孩子一向有分有寸,知書達禮,連我都疼,我們家的那口子,更是目為衣缽傳人。倒要比對二郎的期許更高些!” 大太太頓了頓,才緩緩地道,“噢!原來如此!” 張太太還要再說話,屋外卻又來了丫鬟回報,“張老爺請太太動身,說是還要去李家、王家拜年?!?/br> 就忙起身向大太太告辭,“實在是今日有好些人家要走動?!?/br> 諸太太也就跟著張太太一道出去。 幾個人站在門口,封錦也就上來告辭?!靶≈兑苍摳嫱肆??!?/br> 大太太左看右看,都沒有看出封錦哪里討人喜歡。 雖說進退得宜,但寡言少語,臉繃得緊緊的,就算有十分美色,都要削弱到三分了。 她就笑,“好,好,以后常常上門來走動,你是有出息的,當年和母親一起,逢年過節上門的時候,就看出你是個好的,如今果然進益了,又拜在名師膝下,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呢?!?/br> 這句話一出,室內頓時就靜了下來。 五娘子輕輕地抽了一口氣,攥住了七娘子的手。 指甲已是深陷進了七娘子掌心。 屋內就好像屋外一樣陰冷,就連暖融融的金磚地,都失去了幾分溫度。 張太太和諸太太對視一眼,都有了幾分尷尬。 封錦凝眸不語。 眼中卻已染上了熊熊怒火。 那雙如星辰般明亮的雙眼,燙得已經可以灼人。 七娘子無聲地長嘆了起來。 話說到這個份上,大太太也著實是太過分了。 “世伯母過獎了?!狈忮\已是望著地面,平靜地謝過了大太太的‘夸獎’,“小侄一向記得世伯母的深恩,不是世伯母屢次接濟,恐怕我封錦已是凍餓而死,不是世伯將我引薦到先生門下,就算僥幸茍活,都不見得有讀書上進的機會?!?/br> 眾人又都松了一口氣。 封錦看來是不打算和長輩起齟齬了。 就連大太太都面色稍緩。 其實有時候,人爭的就是這么一口氣。大太太又怎么是在和封錦生氣? “說起來,世伯母家中經營的纖秀坊,近年來倒是越發紅火了,也算是世伯母一向積德行善的報應?!狈忮\卻又是話鋒一轉,“當年大姑進纖秀坊做活的時候,家傳的凸繡法,還只是家傳,如今,已經是纖秀坊的招牌了吧?” 大太太頓時面色大變。 張太太和諸太太也都說不出話來。 五娘子都快把七娘子的手掌攥碎了。 幾個女兒,也都是神色凝重。 七娘子更是恨不得奔出來捂住封錦的嘴巴。 九姨娘當年以凸繡法成名,號稱是江南第一繡娘,后來進了楊家做姨娘,如今這凸繡法,倒是成了纖秀坊的招牌。 封錦這話,太誅心了。 隱隱就是在指責大太太逼良為妾謀奪絕技,為一己私欲逼破封家一門。 世家大族行事,都是有規有矩,大太太這樣做,貪婪狠毒,又哪里是大家主母的風范? 最傷人的往往就是實話。 大太太氣得顏色都變了,老半天才擠了一句,“這就是你解元封公子的家教?” 不論如何,封錦頂撞長輩的罪名,是逃不掉的。 封錦反倒收斂了怒氣,微微一笑。 眾人頓時又為他的美色所迷。 “小侄今日的確是失禮忘形,怎么竟說了心底的話出來,倒叫世伯母見笑了?!彼尤贿€真的有一點不好意思?!按朔丶?,必定面壁數日,以茲反省……還請世伯母不要和小侄計較!” 封錦越是彬彬有禮,大太太反而就越生氣。 就好像兩個人吵架,一個人占盡上風的時候,當然可以風度翩翩。而此時此刻,處于下風的那位看著對方,心情自然也不會太好。 “好、好,好!”她勉強擠了幾個笑,“你自己知道錯就好!” 卻是李大郎又出言緩頰,也向大太太告辭,“出來一陣子了!也該回去幫家里忙活忙活?!?/br> 諸太太和張太太都回過神來,紛紛打岔,總算是把場面糊弄了下去。 封錦也就一邊和李大郎、李三郎說笑,一邊出了內院。 十七歲的少年郎,脊背挺得直直的,就好像一桿新生的青竹,雖還帶了脆意,但竹絲已然堅韌。 大太太目送著他的背影,心頭就好像淤住了一樣,喉頭上上下下,一口氣喘不上來,竟是犯起了哮喘。 105 芳心 當晚大太太和大老爺就鬧了別扭。 大老爺氣得直接住進浣紗塢里,直到上元節才出來和二老爺、二太太一道看燈。兩夫妻當門對面地坐著,卻是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 氣氛就難免有些尷尬。 九哥并七娘子雖然得寵,但在這事上卻是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五娘子更是一提起這件事就傷心得很,大眼睛好像清水里養的雨花石,隨時隨地都帶了一股潤澤。 好在還有個三娘子,一臉的喜氣盈盈,奉承了大太太,又和大老爺說悄悄話,場面才勉強能維持著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