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3
連著骨頭,不太好啃……也難怪盛源號不愿選擇日本入手,非得要在朝鮮做了。如果能借船隊的勢,和幕府里的高官,甚至是將軍本人直接接觸,也許還能談談。不過,從幕府對大秦的態度來看,這個想法是注定要落空的了。 不過,這件事進展快慢,蕙娘也不大放在心上,反正現在鳳樓谷單純得一塌糊涂,沒有私兵,不過一群耕讀營生的前朝遺民,就算真被人發現、戳穿,權家會深陷麻煩,但卻不至于立刻家破人亡。再說,盛源號現在已經有所動搖,蕙娘也有信心用別的利益,換取他們在朝鮮業務上的讓步。實在不行,大不了立雪院再和定國公做一筆交易,就把盛源號的船給擊沉了又如何?做得干凈一點,盛源號根本捉不到把柄,生意人不講意氣之爭,明白了她的決心,他們會讓步的……現在她更在乎,或者說更好奇的,還是權家私兵的動向。他們是否在風暴中也有減員,又或者說幸運地躲過了風暴,現在江戶灣中以普通商船的名義修繕船身,又或者,他們已經走得更遠,現在已越過船隊,往新大陸那一頭過去了? 在她的期盼中,艦隊終于到達了江戶灣,但定國公沒讓船隊繼續前進——江戶灣遍布炮口,再往前走,就進入炮擊范圍了。其實就是這樣大剌剌地停泊在江戶灣門戶上,也已經是對幕府尊嚴的挑釁。除非是準備開戰,不然開得這么近做什么? 江戶灣是個大口袋一樣的海港,從口袋口開始就遍布炮臺,外國船只只能在袋口附近的碼頭卸貨交易。因前幾天剛有過風暴,此時的外國商船幾乎都集中在袋口內側的船廠、碼頭中,被船隊這么一橫,出入口已經鎖死。任何一艘船要出海,都要從艦隊中穿行過去,當然毋庸置疑,在這穿行的過程中,整艘船的死活也就只能看艦隊的臉色了。在廣袤的海域中,人們無法看清彼此的臉色,甚至連傳遞言語都比較困難,想要把任何事廣而告之都需要費上一番功夫。但大秦艦隊,亦無須一言半語,往水道中間一泊,就已經把自己的態度鮮明地亮了出來:雖說這里是江戶灣,但就從此刻起,江戶灣前說話算數的,已不再是幕府了。 東京灣內,自然免不得一番風云詭譎,幕府第二天早上就派出小船登艦投書,據桂皮從傳聞中打聽到的,這國書甚至用的是一般的信封,上頭措辭也有幾分狂亂。幕府這會,是用艦隊在江戶灣里休整的貨船作為籌碼,在提醒艦隊要謹言慎行了。 孫國公此次出去,本來就是要打仗的,船員里要以兵丁為多,誰不渴望燒殺擄掠,這群人也不會去想朝廷里的事,只知道打贏有賞有女人,有仗打如何不開心?海戰也罷了,叩關戰若能得勝,一般都可以上岸劫掠,因此個個都戰意高漲,恨不得立刻和幕府開打。當然,如桂皮這樣的人,卻不愿身處于戰場之中,現在是一面覺得痛快,一面也有些憂心忡忡。蕙娘卻已猜到孫侯的下一步布置,對桂皮的擔憂,她不以為然。 定國公給的回復,的確也很溫和,他擺事實講道理地述說了大秦貨船的悲慘遭遇,并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對于膽敢劫掠天家艦隊的貨船,必定要追擊到底,鑒于海盜船航行的方向是江戶灣,艦隊是追著它們來到江戶灣前的?,F在任何一艘商船都可以自由離港,但在離港前必須受艦隊檢查,證實清白以后方能離去。 這個聲明,已經不能說是霸道了,根本就是暴虐無道。偏偏針對的也不是幕府,而是在此避風修葺的外國貨船,江戶幕府不可能為一時意氣惹火燒身,就算再打臉,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經過幾次文書來往,幕府不得不代艦隊宣布這一決定。當然,他們也就只會做到這一步了,至于別的代為溝通的舉措,幕府亦不會攬事上身。 人家的艦隊就擺在這里,兵雄炮堅,打起來大秦就在后方,有什么物資是送不到的?各商船畢竟都是生意人,首先屈服的是歐洲商船,這群人都是從俄羅斯過來販貨的,船上什么中國貨也沒有,十分輕松愉快地就通過檢驗揚帆遠去。然后是正經的大秦商船,他們雖有瓷器,但身具照會文書,是合法貿易,是以也很快脫身而去。有了這些榜樣,余下商船漸漸放松警惕,也想通過檢查,卻不想第一艘船便被定國公扣了下來,上頭貨物全都沒收,船員綁了,直接要鎖回朝廷去查問——現在開征商稅,正經販貨的商人是要給錢的,走私貨物,當然是侵犯了大秦的利益。雖說現在還沒人很注重這個,但要抓人,定國公也是理直氣壯。這幫走私販子全被釘穿了琵琶骨,他們的慘叫聲,持續了一天有余。 有此前車之鑒,許多船只開始不安了,但話說回來,他們也不能繼續在江戶灣逗留下去,畢竟幕府也不愿成天看著這么一個攔路虎給自己添堵,他們已經發出照會,任何商船須在時限內修葺完成,出海離去。這么一來,每天都有許多商船硬著頭皮過來受檢,而盡管都準備了大筆銀錢賄賂,依然還是有不少商船落馬,連人帶船全都失陷了進去。 不過,大秦艦隊也不是每艘走私船都扣押,他們似乎遵循了極為隨意的標準,有些船滿載了走私貨物如茶葉等,卻被輕輕放過,有些船根本沒有什么違禁品,卻被整船扣押。眾人自然是有些迷惑不解的,蕙娘對此,卻是心知肚明:定國公這是人情做到足,索性把走朝鮮線路的商船全掃了,別的中招商船,不過是隨意挑選出來陪葬的罷了,他的狠辣手段,將使得這些海商勢力大受打擊,夸張點說,一蹶不振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能把生意做到這個地步,背后肯定不會沒有靠山,但什么靠山,能大得過二品國公府,皇帝的前大舅子?定國公就是再飛揚跋扈,除了皇上也沒有人能收拾他。他要為權家的走私生意保駕護航,誰能多說一句話? 這就是實權武將的霸氣,別說一兩艘商船,實際來說,現在的整個日本幕府,都在看大秦艦隊的臉色行事。在這片海上,這樣的艦隊,碾壓一兩個小國壓根就不是稀奇事! 不過,隨著港內貨船日益減少,蕙娘也接受了權家私兵可能已經逃出此劫的結果,她現在在考慮的,還是自己是否要上岸去日本走走,探探幕府的虛實。如今日本幕府已經失去銳氣,等大秦艦隊處理完商船瑣事,提出補給要求的時候,十有八.九也會答應下來,到時候有寶船呼應,她也不是不能上岸走走,只看有沒有這個必要罷了。 只是定國公似乎并未松懈,隨著商船漸漸減少,兵丁們輪班的次數反而變多了,全艦上下是外松內緊,甚至連艦隊陣形都有所變化,這種氛圍的微妙轉變,并未瞞得過蕙娘。當這一日定國公請她到議事艙房時,她心里多多少少,也已經有數了。 定國公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