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晚封家大姑娘急病,”良國公三言兩語交待了□,“人差一點就去了,幾次三番,才從閻王手上把人給拉了回來。這病不是別的,是有人處心積慮,給她氣出來的……” 大少爺和大少夫人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有些驚愕,權仲白雖然坐在蕙娘身邊,但身為這消息的一手遞送人,他卻表現得相當漠然,除了蕙娘落座時,用眼神和她打了個招呼之外,他全程一直聚精會神地剝瓜子,就是這會也不例外。蕙娘用眼尾掃了他一眼,便失去和他溝通的興趣:他是已經把自己的態度,表現得不能再明顯了…… 她更注重于觀察其余人的態度,長房兩口子頻繁以眼神交流,顯然是才剛聽說此事,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太夫人手里捻著佛珠,若有所思,似乎也正自己出神,對眾人態度,并不特別關注――這個老太太,八十多歲年紀了,卻還是這么的精明內斂、威儀隱露……至于良國公和權夫人,面上就更看不出什么來了。這一場考察,考的是小輩,做考官的是不會露出太多情緒的。 至于權季青,蕙娘自然也要特別予以留意:權叔墨沒能參與,或許是因為有事不能□,或許是因為他根本就不在考察范圍之內,權季青今年年紀輕輕,能參與這個會議,已經是家里人對他的肯定了?,F在家中情況很明顯,太夫人多半還是傾向一手帶大的長房,權夫人支持襁褓里養大的二房,權季青呢…… 不論是大房、二房,都有足夠的理由讓良國公頭疼,說不準,他更看好的是縝密精明的四兒子。蕙娘不禁微微斂了斂眸,她瞅了權季青一眼,卻恰恰又撞見他也正不著痕跡地打量她,兩人眼神相碰,權季青沖她含笑一點頭,又和從前幾次一樣,都是帶有善意的招呼。 “其余內情,就不多說了?!绷紘徒榻B了這么一句情況,“封子繡的性子,你們都是清楚的,這個人身世畸零,未曾婚配,對僅有的幾個親人看得都很重。這次居然有人把手插到他家后院,只怕他的回敬,動靜會鬧得很大。雖不說一腳踩死永不能翻身,可一旦找到元兇,此人背后的勢力,也一定會傷筋動骨,嗣后怕是又要多了一個大敵了?!?/br> 小輩們一時都沉默了下來,權伯紅先開口,“若是從前,十拿九穩,這件事一定不是孫家做的?;屎竽锬镫m然極不喜歡封統領,但即使是她也要聽家里人的擺布。孫夫人是女中豪杰、胸襟寬闊,對封家一向是籠絡較多。兩家關系還算不錯……可現在孫夫人在家守孝,娘娘的身子又不好、心情也不好,這件事一出來,封子繡怕要先疑皇后娘娘?!?/br> “正是因為知道此點的人也并不少?!贝笊俜蛉丝捶ǖ共淮笠粯?,“也大有可能是有人背著孫家裝神弄鬼,把黑鍋往孫家頭上栽,這顯然是沖著東宮去的。若封統領信得實了,孫家雪上加霜,等侯爺回國之日,怕就是東宮去位之時……” 只聽這兩句話,便能知道這兩人在才具上,終究還是和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一般人能推想到這一步,已經算是相當精明了。良國公微微頷首,“孫家是大勢已去了,安排他們家太夫人去世,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可就算皇上還沒有直接詢問仲白,怕也不是沒有察覺。就拋開圣眷不說,孫夫人在家守孝不能出門,娘娘獨自在宮中,還不知道要鬧騰出什么動靜來……太子去位,只是時間早晚。但不知道內情的人家,怕心里還是著急的?!?/br> 有一個權仲白,良國公府真是得全天下風氣之先,好多事恐怕連皇上都知道得不那么清楚呢,在良國公府都已經是過時的舊消息了。連權季青說起這事,都是不疾不徐,半點訝異不露,顯然是早就收到了風聲?!皩m中的風云變幻,和我們關系終究不大。只要有二哥在,不論誰存了心思,都少不得要欠我們的人情。坐山觀虎斗,看看熱鬧也就罷了,就不知爹、娘同祖母,憂慮的是哪一件事,竟要召集我們來議論一番呢?” 這一問問得挺好的,良國公欣賞地看了小兒子一眼,他語帶玄機?!拔覀兪亲接^虎斗,可兩個親家那是局中人。你jiejie的公公,你二嫂子的祖父,那不都在朝中做事嗎?宮事不影響到朝事,那是不可能的……” 這一句話說出來,頓時就封住了蕙娘的嘴,就有再多見解想要發表,她也不能再提一句了。蕙娘眼觀鼻、鼻關心,索性連各人反應都不看了。耳中只聽見權季青道,“二嫂子的祖父大人,在宮中沒有親眷,和東宮的關系也是不近不遠?!?/br> 他似乎歉意地投過了一瞥,“畢竟年紀在這里,是即將去位的人了。這件事,同他是沒有一點關系……想來就不送上消息,也是毫無妨礙的?!?/br> 大少夫人笑了,“四弟,焦閣老大人,只是順帶一提,真正這件事關聯的,還是云娘的公公。他現在得到圣心,可卻遲遲不能上位,無法放開手腳做事。東宮在位一天,就耽擱一天的工夫,歲月不等人呢。東宮雖然也是他的親戚,可那親戚是拐了彎的,如何比得上親生外孫呢?再說,又有誰比他更清楚封子繡?當年封子繡還未發跡的時候,他可是就對此人多番稱贊,險些還要把女兒許配給他呢?!?/br> 這樣的密事,權家人知道得竟是一清二楚……即使各大世家,私底下肯定有自己的消息來源,楊家又是權家親家,他們了解得肯定要更深入一點。但蕙娘心中依然是有些震驚的:良國公離開朝堂已經很多年了,可就現在來看,竟是一點都沒有脫出朝堂的跡象,該知道的事,他們知道得是比誰都要清楚。 可這也未必是好事,如沒有雄心壯志,就和權季青說的一樣,坐山觀虎斗,有權仲白在,保一代富貴平安是不難的。把什么事都弄得這么清楚,可見權家在政治上還是有所圖、有野心的。但現在天下武事,已經被瓜分得差不多了,許家、桂家、諸家……都是人才輩出,后頭還有衛家、蕭家、林家等著,要在武事上東山再起,有一定難度,文事上就更別說了,勛戚入仕,是朝廷大忌。權家這是打算從哪里入手,重回權力核心呢? “就因為深知封子繡的天賦和性格?!贝笊贍斠娊庥植幌嗤?,“楊閣老是萬萬不會為此不智之事的。燕云衛對京畿一帶的掌握非常嚴密,此時要有他在背后指使,兩邊一旦翻臉,寧妃在宮中的處境也就更不利了。我看,此事和他應當沒有關系,倒是我們也該給親家送個信,提提醒――這要最后還是皇后娘娘的手筆,則龍爭虎斗之日,勢必會提早降臨。楊閣老應該要早做準備了!” 現在兩房都發表過自己的見解,只有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