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食。但剛才一番體力下來,饑腸轆轆,加之這碗面的香氣,實在誘人,不忍拂她好意,便想吃幾口。沒想到一吃就停不下來,竟將整碗入腹。 若澄卻是高興看到他喜歡吃自己煮的東西。她的廚藝其實談不上好,只是跟娘娘學過,是他自小便吃慣的味道,所以他特別衷情吧。 朱翊深吃完,看若澄還在小口吞咽,目光不由得停在她的臉上。她的臉只有巴掌大,白凈無瑕,眼睫長如鴉羽,臉上還有未退的紅暈。 若澄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將面碗移過去一些,略微背過身,接著吃。 這時,蕭祐在外面說道:“王爺,李公公來了?!?/br> 朱翊深知道是宮里的消息,立刻起身走出去。 李懷恩星夜而來,見到朱翊深,行禮道:“王爺,宮里傳來消息,韃靼發兵了?!?/br> ☆、第七十章 韃靼傾兵力十萬, 分兩路向寧夏中衛和開平衛進軍。 開平衛是京城的屏障,一旦開平衛被破, 京城便岌岌可危。當初前朝北退, 為了對抗他們殘留的勢力, 這才從應天府遷都京城。而在統道皇帝時期,兩次北伐,也終打得韃靼俯首稱臣??蛇@些年韃靼夾在瓦剌和朝廷之間, 一方面被朝廷壓制,每年都要上不菲的貢品。另一方面無力抵抗瓦剌的蠶食, 這才不顧一切地發動了戰爭。 而奴兒干都司地區的朵顏三衛, 也揭竿響應,向開平衛奔襲。 開平衛告急, 寧夏中衛同樣告急。 朱翊深原本以為韃靼需要籌集糧草,招兵買馬,怎么也要等春天結束??磥砗艉汪斶€是耍了個心眼, 隱瞞了部分軍情。朱翊深沉思了片刻, 返回屋中,看到若澄安靜地坐在那里,一碗面已經吃完了。 “韃靼大兵壓境,我們需立刻返回京城?!彼麑θ舫握f道。 若澄沒有多問, 站起來道:“我去讓素云和碧云收拾東西?!?/br> 朱翊深抓住她的袖子, 有幾分難以啟齒:“若澄, 我可能要出征?!?/br> 他原本想避過前世的局面, 不想重新掌握兵權。因為這樣一來, 他便又會重回朝堂的中心,面對那些沒完沒了的傾軋斗爭??僧攪矣须y,他最先想到的不再是如何自保,而是哪怕拼著重蹈覆轍的危險,也要守住這片江山社稷。那高貴的血液流淌在他的身體里,時時刻刻提醒他:這是他對父皇的承諾,也是他身為朱家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他們新婚才不過幾日,他出征短期之內不能回來,怕她無法體諒,心中有幾分愧疚。 若澄剛才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回頭笑道:“你安心出征,不用擔心我?!彼热魏稳硕记宄?,他本是翱翔于蒼穹的雄鷹,因為當今皇帝的猜忌,才不得已收起羽翼,藏于家中。但若有機會,他還是會重回藍天,那里才是屬于他的地方。而且她知道,自己的想法根本左右不了他的決定。 既然如此,倒不如成全他。 她心中自然是不舍的,她好不容易才能在他身邊,現在卻要分離。但大丈夫志在四方,更何況他是個重諾的人,他答應過先帝的話,言猶在耳。她只是個小女子,不像他一樣心懷江山,大道理她不懂那么多。但她也知道,一旦戰爭起,生靈涂炭,百姓會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所以他需要去,去庇護這江山和百姓,帶他們脫離戰禍。也沒人比他更適合守護他們。 她眼眸中流轉過很多情緒,朱翊深竟能一一看懂,最令他震撼的是她如此識大體,沒在這個時候與他鬧別扭?;腥婚g覺得面前的已經不是那個下午才與他發脾氣的小女孩,而是可以與他并肩而立的女人了。 多年前,他尚且年幼的時候,父皇決定帶他北征歷練,他將這件事告訴母親,那個溫婉的女人非但沒有阻止,也是這么告訴他,讓他放心地去,不用擔心自己。一個女人的胸懷,足以成就一個男人。 他俯身用力地抱了若澄一下,手抓著她的衣背:“謝謝你懂我?!彼匪?,以后定會加倍償還。 若澄抬手回抱住他,柔聲道:“既然軍情緊急,咱們快收拾一下,馬上回京吧?!?/br> 是夜,馬車未驚動任何人,離開了莊子,朝京城風馳電掣而去。 …… 東宮徹夜點燈,三位閣老還有詹事府的官員都聚于朱正熙面前。朱正熙凝神看著墻上掛的坤輿圖,久久沒有說話。他沒算到瓦剌會分兩路進攻,開平衛可以讓九叔去守,可寧夏中衛呢? 剛才他們討論了幾個人選,但因為閣老專于政事,于行軍打仗卻不擅長,而能做主的幾個都督都不在。 只因韃靼發兵太突然,他們都以為要過了春期才會打仗,所以一切還在準備。加上沿海戰事膠著,眼下再召回徐鄺和溫嘉已經來不及了。 他忽然一砸桌案,起身站起來:“我去仁壽宮找父皇?!?/br> 在座官員面面相覷,但也都跟在他后面魚貫而出。 仁壽宮在西六宮中,原本應該是太后的居所,修繕十分華美,最有名的就是仁壽宮的花園了。端和帝在仁壽宮后面修了個長春觀,起了巨大的煉丹爐,每日都與那十幾個道士在里面研究丹藥。 朱正熙走到長春觀前,劉德喜看到他領了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來,不禁問道:“太子殿下這是要……?” “我有重要政事,要見父皇。你讓開?!敝煺醴餍涞?。 “可,可皇上說不許任何人打擾……”劉德喜低頭小聲道。 “我也不為難你,出了事由我頂著。否則你就是江山的罪人!”朱正熙手指劉德喜,厲聲道。劉德喜可不敢擔這么大的罪名,嚇得跪在地上。 朱正熙徑自擦過他,進入道觀之中。觀內的巨爐正在煨火,有很濃重的火藥味。幾個穿著道袍的道士看到穿著團龍紋圓領常服的朱翊深進來,知道是太子殿下,紛紛后退行禮。 “父皇!兒臣求見!”朱正熙高聲叫道。 端和帝正在后殿,與一個道士討論丹藥的改良方法,聽到朱正熙叫他,皺了皺眉,打開珠簾走出來。朱正熙見他披頭散發,眼窩凹陷,精神不濟,顯然是亂服丹藥所致。 這些日子,朝臣不斷地勸諫,甚至皇后和母妃也來過長春觀好幾次,勸皇帝不要再沉迷于煉丹,荒廢朝政,甚至還有一個言官不惜頭撞九龍柱明志,但皇帝都不為所動。 端和帝眸中染了怒氣:“你只是太子,就敢闖朕的地盤了?” 朱正熙跪下道:“父皇,韃靼發兵十萬,寧夏中衛和開平衛告急。若再不派兵增援,只怕蒙古騎兵南下,京城危險!” 端和帝愣了一下:“韃靼不是一直對我們俯首稱臣,怎的反了?” “上次瓦剌使臣來京的時候,已經見端倪。他們意欲陷害瓦剌與我們交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