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買書回來看。她看得的書大都是鑒賞類的,有些很深很偏的內容,沈安序都沒有看過。他曾在家中看到那個叫陳玉林的書生走動,而后又無意間發現陳玉林經常在琉璃廠一帶的字畫鋪徘徊。而每當那之后不久,清溪公子的作品便會問世。 沈安序心中生了一個荒謬的猜測,他走到若澄身邊,從袖中拿出一個卷軸,遞過去:“澄兒,你幫我看看這個?!?/br> 若澄直起身子,打開卷軸,仔細看了看:“二哥哥不是擅寫楷書么?怎么忽然寫起草書來了?這狂草是學的張旭的筆法?”她本是無心之言,脫口而出,沈安序的眸中卻閃過一道精光:“早前我拿著這幅字去找父親看,父親都認不出來是我寫的。你如何知道?” 若澄語塞,慢慢地卷起卷軸:“我平日看的書法多了,又熟悉二哥哥的字,當然知道。若是大哥哥的字,我就認不出來了?!?/br> 沈安序心中卻有幾分篤定,輕聲道:“你就是清溪公子,對不對?” 若澄瞪大眼睛,不知怎么一幅字就讓他生出如此聯想,把卷軸塞回他的懷里:“二哥哥別亂說。我怎么可能是他?” 沈安序看了看左右無人,扯著她的手臂到角落里:“來過家里那個姓陳的書生經常在琉璃廠一帶走動,恐怕早都被人盯上了。清溪公子現在名聲這么大,一字千金,連太子殿下都想知道他是何方高人,你就不怕那些人順藤摸瓜找到你這兒?你趕緊跟我說實話,我還能想個法子保你?!?/br> 他口氣里面已經認定若澄就是清溪。若澄從陳玉林那里聽到,最近的確有很多商人明里暗里地堵住他,要請清溪去府上一聚,但都被陳玉林給搪塞過去了。但這樣下去,早晚有一日陳玉林恐怕會兜不住。若澄也想過干脆不再寫了,可她現在攢的錢,剛夠在京城的角落旮旯里買個小院子,鋪子都買不了一間。 沈安序見若澄點了點頭,心中雖早有準備,還是震驚不已。誰能想到在京中聲名大噪的清溪公子,居然只是個不滿十四歲的少女!他看過清溪所臨摹的書法,盡得原著的神/韻和風骨,他雖也是自幼模仿王氏楷書,但也只得這一家精髓。他原以為對方大概是家學深厚的隱士,怎么說也要過而立之年。沒想到這小丫頭,竟藏了這么一手本事! “你如何想到要去賣字?是缺銀子花?”沈安序又問道,“晉王他沒給你錢?” 若澄連忙擺了擺手:“王爺對我很大方,是我自己想要賺錢。我無父無母,若是以后出了什么意外,總得有些錢傍身。起初只想存一筆小錢,沒想到聲名鵲起,就想著多攢一點。王爺根本不知道這件事,二哥哥定要幫我瞞著?!?/br> 沈安序心里升起幾分憐惜之情。她自幼抱入宮中,養在貴人膝下,外人看著是錦衣玉食,富貴登極,但到底是寄人籬下,舉目無親,想必心里極沒有安全感。這還未嫁入王府,便已想著今后防身之事了。女子生而不易,更別說是她這樣的孤兒。沈家未曾養育過她一日,她心中尚且沒有半分怨懟。對養了她十幾年的宸妃母子,想必更是充滿了感恩之情。她對晉王,大概是恩多過于愛吧。 “我可以先替你瞞著,但你畢竟是女兒家,若是聲名太響,很容易被人盯上。你得設法讓清溪公子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至于買鋪子的事情,若信得過我,不妨交由我來張羅?!?/br> 若澄點了點頭:“二哥哥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但你還要全力準備明年的春闈,買鋪子的事暫時也不急。主要我還沒想好買什么樣的呢?!?/br> 沈安序看著她,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以后有什么難處盡管告訴我。知道么?”他的表情真摯,眼眸中透著關切。 若澄露出笑容:“知道了?!?/br> 過了兩日,若澄去女學向幾位先生辭別。她嫁入王府,就不好再來女學這邊上課。幾位老先生知她要成為晉王妃,口氣中都透著幾分尊敬,也真心有些不舍。這么乖巧刻苦又聰明的女孩子,就算當初進入女學是蘇濂特許的,但到了后面,他們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了。 若澄收拾東西從女學出來,不由自主地走到族學的那條巷子。金秋桂花飄香,狹長的巷子空無一人。好像葉明修走了以后,就再也沒有流浪的貓和狗來這里了。 她悵然地停在門邊,知道今日蘇濂會到族學來。只有一門之隔,她卻無法當面向那老者說一聲謝謝。她曾聽蘇見微說,平生最大的遺憾是沒能聽祖父講課。祖父年事已高,政務繁忙,已經再也不收弟子了??扇舫螀s受過他的指點,被他手把手地教過,于當世很多人而言,這應該可算作至高無上的榮耀吧。 忽然有開門的聲音,若澄連忙低頭走開。門內似乎走出兩個書生,正在議論剛剛結束的鄉試。 其中一個說:“紹興府的解元可是我們葉先生呢。來年春天,便可以再見到他了?!?/br> “最高興的就是蘇大人了吧?剛才喜訊傳來,蘇大人都笑了?!?/br> “我看咱們也別高興得太早,上次科舉,先生在鄉試中的名次也不低,會試之時,還不是被除名了?” “這次可不一樣了。先生有蘇家在背后撐腰,哪個主考還敢將他榜上除名?以先生之才,必定可以魚躍龍門的?!?/br> ☆、第五十二章 入冬以后, 京城一日比一日寒冷。 宗人府遣官員告太廟,所司設節案制冊并備下親王妃冠服。冊封之日的清晨,準備鹵簿彩輿和宮中大樂, 并設王妃儀仗和車輅于左順門外, 司禮監太監代上制詞:茲冊沈赟之女沈氏為晉王妃,命卿等持節行納徵告期冊封禮。 大婚的正副使分別是禮部尚書和工部侍郎, 領命而出。 沈府于前一日設正副使幕次、香案、節案、制案、冊案, 別設案玉帛案, 用玄纁、束帛、谷圭、八馬等物。正副使至沈府, 從彩輿中取節制書冊玉帛置于案上。 執事先設諸禮物于正堂, 八馬陳于堂下。禮官中一員先步入正堂,主婚者為禮部侍郎,著朝服出見,禮官唱曰:奉制封晉王妃, 遣使行納徵告期冊封禮。主婚者出迎,執事舉玉帛冊案前行,正使捧著納徵制書,副使捧著告期制書, 跟在執事之后隨行,主婚者則跟在最后。 至正堂, 正副使退立于案之左右, 主婚者朝案行四拜禮。而后跪于案前, 正使取納徵制書宣讀完畢, 授主婚者, 主婚者受之,再轉授執事者,執事者跪受,置于北案。正使再捧圭,副使捧玄纁、告期制書宣訖,授予主婚者,主婚者受之,同樣再授執事者,置于北案。接著主婚者起身,復行四拜禮,正副使回到隊伍里面。 之后,宮中女官捧著王妃的首飾冠服徐步進入中堂,內官陳列儀仗和車輅等物于沈府大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