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給讓了座,留著趙家太婆婆和趙洪全在院中一起聊些家常話。他本人去了廚房,準備拿些熱開水,沖了茶碗。 農家人,都是來客時,才是現燒著鮮開水。茶,更是有客時,待客的貴重之物。 一般平日,自家人都是取了井中人,一飲便是。 杜四喜見趙洪英進了廚房,方是知曉了家中來客。而且,還是據說遠在京城,當了大官的親戚? “我這燒開水,不花費多少時間?!倍潘南矐嗽?,就說道:“洪英,你猜這位本家堂弟來,是有什么大事?” 杜四喜想,京城悶不聲派了人來,應該先通個氣吧? 就是沒通個氣,想是趙家太婆婆又或是趙洪英總猜測得到一二? 杜四喜一問,趙洪英沒隱瞞,道:“可能是想接了太婆婆入京。二叔公年紀大了,給太婆婆盡孝的日子,也沒多少年頭?!?/br> “聽太婆婆講,二叔公年青時就入軍中打仗,一輩子在軍營里撈飯吃。大大小小的仗打得多了,人身上受的傷也不少。大夫都是講那等拼命的漢子,容易壽數上有礙?!壁w洪英這么一說,杜四喜哪還聽不出來。這趙家太婆婆怕是可能白發人,先送了黑發人。 嗯,當然,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白發人送了白發人。以古代的平均壽命而言,趙家的這位二叔公年紀也算得高壽了,畢竟,孫子都是取妻了,就差個曾孫子樂呵樂呵四世同堂。 少頃,鮮開水燒好,趙洪英就是去院中泡茶。 杜四喜留了廚房,準備再多備幾個菜,免得說是待慢了京城的客人。到底這來頭是正派的親戚,還是富貴親戚,就是不巴結了,也不能得罪了。 雖然,杜四喜一家子,是努力的招呼了來客。不過,據杜四喜的觀察,這位趙洪全堂弟的臉色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歡喜模樣。倒是假笑,一直是掛了臉上。 安北的趙家不是富貴人家,不過,趙洪全來自于京城趙家的富貴少爺公子哥。所以,杜四喜跟趙洪英商量后,還是準備遷就一下這位少爺公子哥的生活習慣。遠來是客,沒必要弄得不開心。 就算是當了晚輩的孝順,那是心里覺得富貴親戚沒啥做客樣,也好歹哄好了趙家太婆婆這位高輩人的開心嘛。 “辛苦你了?!?/br> “就是多忙會兒的事,那是你堂弟,更是太婆婆的曾孫。我是你媳婦,是太婆婆的曾孫媳婦。你堂弟不唬了臉,老人家高興,咱們這點忙的事,就不叫事?!倍潘南矊w洪喜嬌嗔了幾句,倒是在趙洪英這個漢子的苦笑里,越發的樂著哼了小調。 趙洪英是什么人?是市井里討生活的人。哪會看不出來,媳婦四喜這么做,是為了給他漲體面。瞅著洪全堂弟表現出來的德性,怕這位不是好侍候的主。 夕食,有葷有素,四冷四熱,共八個菜色。 杜四喜曉得富貴人家,奴仆自然是另外尋地吃食。所以,她是單獨給趙管事,還有一道前來的兩個小廝,留了飯菜在廚房里。當然,也包括了她自己的。 誰讓這是古代呢,有賓客時,哪怕在農家,自家女眷也是絕對不上桌吃飯的。 挺歧視人,可改變不了大環境如此,杜四喜也就不想讓趙洪全這位京城的少爺公子哥,那是吃飯還吃出火氣來了。 杜四喜不能上桌吃飯,得給自己留了菜。于此,她還是不能想當然的拍拍屁股就走人。而是夕食時,留下來給趙家太婆婆夾了菜。這是這個時代里,晚輩對長輩進的基本孝道,媳婦對太婆婆應該得干的事。 要么,怎么說,小媳婦被搓磨著熬成婆后,才得翻身日子呢。 等著這熬油一樣的夕食結束后,杜四喜松口氣了。 上桌子用飯的三人,貌似挺掬禮,是食不言寢不語的模樣。 杜四喜看得出來,趙家太婆婆和趙洪英都是在順著趙洪全的意思。想是,因為這位遠道而來,還是敬著些。 待夕食結束后,杜四喜收拾了碗筷,又是重新送了茶,讓三人慢慢喝著。 就著閑功夫了,杜四喜方是準備回廚房用了她遲到的晚飯。前腳剛要離了屋門,杜四喜聽著少爺公子哥趙洪全開口了,說道:“曾孫兒此來,是代祖父和父親接□□母進京城?!?/br> 雖然挺想聽了后面的談話,不過,肚子咕嚕咕嚕叫喚了起來。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杜四喜想,不管進不進京城,晚上歇覺前,總能從丈夫趙洪英的嘴里聽得消息,所以,她不急了一時半會兒。 正如杜四喜的想法,當晚,夫妻準備二人睡覺時,趙洪英還真是提到了此事。 “京城的二叔公,還有堂叔的意思,真是想把太婆婆迎到京城里住?!壁w洪英說著話時,皺了眉頭,又道:“洪全堂弟來,說是遞話??汕浦鴳B度,就是想逼迫了太婆婆一道上京城。太婆婆年歲大了,真勞累奔波千里路的話,身子未必受得???” 身為晚輩,特別是被趙家太婆婆養大的曾孫子,趙洪英不羨慕了京城的富貴,他更在意了他這位最嫡親長輩的健康。 “那太婆婆如何講?” 杜四喜覺得,他們夫妻說再多,都是瞎想。這事情,得看趙家太婆婆本人的意思如何? “不好說?!绷季煤?,趙洪英給了這么三個字。 ☆、第9章 杜四喜夫妻是晚輩,最后,看著的情況還是隨了趙家太婆婆這個長輩的意思。 趙洪全自然不會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手法,而是提了京城的長輩的想法,他做得一個傳聲筒。當然,就是這么一席話,趙家太婆婆同意了,安北縣的趙家全部打包,然后,一家子人進京城。 田東鎮,不光是趙家的老根底,同時,也是杜四喜的娘家所在。 杜四喜得了確切的消息,自然是回門,給杜家大哥、二哥兩家人通了氣,說了這么回事。 “小妹,這是好事。趙家在京城,那是了不得的人物?!倍偶掖笊┮荒樀臒崆?,比杜四喜更熱心這事。 杜家二嫂這會兒也在場,接了話,道:“大嫂說得是,小妹嫁雞隨雞,進了漢子的家門,自然跟著婆家走。再說,趙家京城是富貴人,這一趟真隨了去,那是享福啊?!?/br> “你大嫂二嫂的話,都有道理?!倍偶掖蟾绱藭r,是接了話,道:“小妹,你安心在婆家過日子。不管是京城,還是田東鎮,哪地方都是讓你過好日子?!?/br> 瞅著,杜家大哥、二哥兩家人,人人都是好話在嘴邊說著。杜四喜瞧這模樣,自然原來還關心啥的話,就算了。只是場面子話,還是講明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