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1
她是面子順著,骨子里該怎么還是怎么,我娘也沒這么教她,我看還是她自己性子如此?!?/br> “家鑫就有點如此,骨子里執拗,當初我就最擔心這個,要是這樣下去,這倆人肯定就是貌合神離相敬如賓了?!?/br> “外甥雖然也有點如此,可他知道好歹呀,要是覺得不對的,嘴上雖然不認錯,但下次他就改了,就是不改的,也是不影響別人他自己愿意的,就說他愛干凈,錦娘說的什么潔癖,我也說過他,那么講究干什么,我那是心疼他,多累的慌,可是他光笑,依然如此,那他愿意就好,又不妨礙誰,我要是個年輕媳婦,還愿意夫婿是這樣的,愛干凈,就不會臟的臭的都拉進屋,多好,我侄女可和家鑫不一樣,她就是死犟,唉,這一個來月,我可是知道了,為何我弟媳那么的cao心,就怕因為這,怕女婿不喜,到時女兒就孤苦一生了,不止是她那把規矩頂在頭頂上過活,而是她那脾氣,認定的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為何我剛才當著你面,說那重話,就是想把她骨子的自傲打下來,別覺得你那樣子,是你在夫家值得驕傲的?!?/br> 這個蘇氏也知道,可她也不知改如何做,前面兩個兒媳,孫氏頭腦機靈,不用教,徐氏就不愿當家主事,但性子柔和,那真的是順著夫婿來,輪到小陶氏,蘇氏沒啥經驗,就怕當婆婆的伸手管了,這兩個別扭人更加別扭了,一直想讓他們倆自己磨合,誰知一回頭,桐姐兒成這樣了。 “我給我弟媳說了,看來侄女是她娘的不聽,我當大姑的也盡量說教了,就該你當婆婆的來否定她了,既然規矩她都懂,那么錦娘就拿出婆婆的規矩來,覺得她哪里不對,你就說,反正她的規矩就得聽,不改就罰,我挑的袁成家的,也會在她身邊慢慢影響她,不然她這樣,干脆做姑子去好了,那里最正經規矩了,每天按時辰過日子,一絲不茍,可不是為了家鑫還有桐姐兒嗎,錦娘也上上心,難道真給家鑫納個妾?” 蘇氏趕緊搖頭道:“那倒不會,我還是希望他們能和美,雖說不像老大老二夫妻那般融洽吧,也別到時見面都懶得見吧?!?/br> 提到那兩個外甥,陶氏眼睛一亮,說道:“大外甥媳婦孫氏可真是個靈醒人,要說當初她多滿意大外甥這個夫婿,不見得,可如今,這兩人就恩恩愛愛的,不是作假,這個媳婦娶的好,就是二外甥媳婦,沒主意,就是夫婿說啥就是啥,錦娘干脆就讓孫氏和徐氏多和陶氏接觸接觸,讓妯娌們一起說說話,總比當長輩的說教好?!?/br> 蘇氏嘆氣,她不是沒打過這個主意,可是人家當嫂子的主動,陶氏她自己縮著,不是一定要出面她去辦的,她就呆在她院里,誰能上趕著總去她院里呀。 不過,這個難題還是交給孫氏去,她們都是原土著,再說,孫氏腦子靈活,沒準能有什么法子。 等大嫂走后,蘇氏就把孫氏叫來了,把這話一說,孫氏臉上稍微露出一絲為難,馬上就笑著應了。 “母親,正好快過年了,我也想讓弟妹來幫幫我,到時我們妯娌好好說說話?!?/br> 蘇氏鼓勵了兒媳,就是你真合格,三房以后就靠你這個嫡長媳了,將來妯娌和睦,兄弟個個都夫妻美滿,這才是當老大的帶的好頭哪。 順便把大嫂剛拿來的禮物給她,說大舅母給欄姐兒虎妞末姐兒的,孫氏接下謝過。 等出了自己屋子,孫氏想起這個弟妹陶氏,頭疼,同是媳婦,她又是嫡長,府里什么事不知?弟妹被大舅母接走,她也知道為何,看桐姐兒那樣,她是更加囑咐女先生,她可不想有這么模板的女兒,太受罪了,該讀的書是要讀,該講的女主德容要知道,但不能把這個當生活的全部。 之前婆婆婉轉讓她說說弟妹,她也試過,同樣是婉轉,可弟妹就是笑下,孫氏怎么看不出來她的敷衍,也就不再說了,現在婆婆把這個事交給她來辦,頭疼,但又不能不辦。 她是嫡長媳,將來不分家,幾個小叔子就得和他們住一起,府里大小事都得她這個長媳來cao持,婆婆是好,什么都放手,幾個弟媳說起來也是不錯,沒一個尖酸小氣是非的,就是小四房,那也是他們夫妻的事,從來也沒出格的事。 第946 任務 孫氏頭疼這事該怎么辦,等二爺回來,就說了婆婆交代的事。 如今她也是有什么都和二爺說,他一點不會嫌煩,總是夫妻倆絮絮叨叨,孫氏覺得這樣很好,夫婿怎么想的她都知道,她說出來的事,夫婿也上心,倆人更加貼近,誰要是離開幾天,就覺得身邊少了什么。 想到這,孫氏覺得那是她改變了,如果當初自己也和陶氏似得,抱著心底的那份驕傲,那份覺得我知書達理,嫁給這么個一無是處的相公,婆家還是有點隨意,我怎么能和你們一樣? 孫氏覺得陶氏就是以前的自己,如果她不改,抱著那種驕傲,或許二爺也不會幾年了都是對她們母女都掏心掏肺的吧。 要說婆家,那更是讓孫氏覺得嫁進來是母親常說的有福,生了幾個小娘子,婆婆沒有一句不好的,這不是虛假,平時的一舉一動看的出來,婆婆對孫子孫女一樣疼愛,怕她心里難過,安慰她不要多想,孫女她一點也不會嫌棄。 孫氏是覺得弟妹沒覺得這樣的婆家是她的福氣,沒有覺得她給四弟當媳婦更是她的福氣,沒準跟當初的自己似得,覺得委屈了。 孫氏有主意了,要說最感覺自己有福的就是二弟妹徐氏了,反正她也沒啥主要可忙的,因為二弟不愛說話,徐氏反而每天說個不停了,就讓徐氏去給四弟妹說教去吧。 然后徐氏就接了這么個任務,她人簡單,不會多想,是那種讓她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不懂的就問娘家給她的孔嬤嬤,反正身邊都是得用的人,所以徐氏就像掉進福窩里,每天的帶著兩個兒子,五爺回來就和五爺說兒子們的趣事。 如今孔嬤嬤一家都讓娘家母親給了她,孔嬤嬤更愿意,跟著這個閑散的侯府,可比跟著徐家更好過,兒孫也能有個好前程。 孔嬤嬤聽了自家主子的話,馬上就反應是太太讓辦的,就給五奶奶出主意,徐氏就點頭,照辦就是了。 之后,徐氏就每天的來找小陶氏,九爺去了百合園忙乎不回來住,兩個妯娌就白天閑聊,可徐氏是帶著任務來的,每天說自己的幸福日子,說兒子的頑皮,特別是老大,那個話嘮呀,說五爺不愛說話,但回來就愛聽兒子們的說話,還把兒子扛在肩膀上。 徐氏說父子天性,小時不親近,大了更親近不了,說當媳婦的就該聽夫婿的,夫婿喜歡什么就做什么,這才是好媳婦。徐氏她就是這么認為的,她也自幼讀書,那些女戒女論語,她也能背,許給侯府,她娘怕她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