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1
玩。 奶娘給三個小家伙脫了馬甲洗了手,擦了臉,三個很熟練的各自做好,奶娘把圍裙給系好,飯菜端上來,他們各自吃起來,不方便的由奶娘給夾了,蘇氏平時要求奶娘不能事事都幫著做,他們就張嘴等著吃,奶娘開始是一臉的不解,蘇氏說了句不愿意就辭了這份工,之后就是太太怎么吩咐怎么做。 蘇氏是陪著隨便吃了點,吃了些烤rou串也就飽了,然后就哄著旻山多吃點。宋子晝小人精每次吃飯都會哄旻山多吃,還故意讓宋子旦和旻山比賽吃飯,旻山是個憨的,也就會多吃點,還有個更比他憨的,宋子旦就越吃越胖了。 蘇氏賴在這陪孩子們吃完飯,然后讓奶娘帶著出去消下食,但不能瘋跑,她也就回到春華廳,總不露面也不好。 進去后,李太太最先看到,起身走到蘇氏跟前,親切的問小兒郎吃的如何,問蘇氏有沒有吃飯,二奶奶也起身給婆婆讓座,蘇氏擺擺手,來到姜太妃跟前,一個婆子迅速搬了個板凳,蘇氏坐下,笑著問姜太妃吃的如何。 姜太妃嘆口氣,指著太夫人說道:“宋太夫人,我就羨慕你有倆好媳婦,大兒媳把侯府料理的井井有條,一點不用你cao心,三媳婦把你照顧的,看越活越年輕,我還就不服氣,你哪來的這等好福氣?” 太夫人再憨也聽得出那是夸贊她,呵呵的笑道:“這就是我宋家的福氣,不然我能嫁到謝府來?把這福氣帶給了謝家,老侯爺都得感謝我?!?/br> 全體無語,只有姜太妃指了指太夫人,搖頭直樂。 蘇氏陪著老年婦女說笑陣,問了娘家大嫂吃好了沒,要不要再添點啥,陶氏忙說不用,來的人都不是奔著吃的來的,多少也吃些,餓不著,蘇氏又同樣問了幾個親家母,她們都各各給予贊美和說蘇氏辛苦,蘇氏就說今兒是大兒媳婦辛苦,趁著這次機會,把二奶奶推出來,二奶奶滿臉紅光,周旋于眾人間。 展覽會圓滿結束,婦人們也都交談甚歡,太夫人是從心里發出洋溢的泡泡,陶氏是心疼又高興,幾個親家母是滿意,李太太是激動,五奶奶有點羞澀,但好歹敢出聲說話了,六奶奶也露出了微笑,九奶奶規矩的讓陶楊氏暗恨。 秋實廳,侯爺三老爺二爺和周六帶著幾個兒郎一桌吃了飯,周六一句一個侯爺三哥的,把個侯爺郁悶的,這個家伙怎么和三弟這么熟了?聽那話好像周六如今在莊子里忙活,這自家的買賣怎么總是外人忙乎,自己兄弟在內宅帶孩子?說出去也不怕丟人。 三老爺耳濡目染的跟著太太學會了張嘴就說好聽話,把個周六夸的昂著頭,張嘴大嘴,笑的嘎嘎的,讓他身邊的兒子周玉泉直皺眉。 三老爺還拍著周六的肩膀說鋪子的那些皮貨就靠周六了,周六拍著胸脯保證,包在他身上了,絕對不讓小侄子的養身子的錢給打水漂了。 侯爺在一旁聽的,真想開口說他出銀子給小侄子養身子,三弟可別把這話到處給人說去,沒準三房又接到一大批補品來,太讓當大哥當侯爺的沒臉了。 第669 李家 侯府全體回府,太夫人和二奶奶是最歡喜的,倆人臉色都放著紅光,特別是二奶奶,眼里露出閃閃。 太夫人高興是在這幾個好友中得意了,二奶奶高興是因為她獨立代表三房交際應酬,還如魚得水,就是娘家母親走前一個勁的叮囑她可得萬事把婆婆放在前面,千萬別得意過頭,把大好的前景自己給作沒了。 蘇氏回去后交代奶娘趕緊哄幾個小家伙午睡,三老爺還意猶未盡的說著飯桌上周六白乎的事,說他大哥搬去新宅子,那里真是好呀,周六羨慕的很,磨纏晉王也給他買個差不多的宅子,將來他好搬進去住。 周六子嗣不多,就一個嫡子一個嫡女,嫡女已經出嫁,嫡子周玉泉如今十四歲,因為周六小時燒壞腦子,變得人有些呆,到不是那種白癡,就是腦子不靈光,晉王怕他有了妾再分不清好賴人,讓個妾把他糊弄了,所以就不讓他納妾,給他娶的正室也是詩讀人家出來的嫡女,就是想兒子不行,總要娶個媳婦是明理的,才能教好子孫。 周洪氏嫁進來也就生了一子一女,周六再呆,就是一點好,聽晉王的,大事上他爹怎么說他從不對著來,他有時會和狐朋狗友的去樓子里喝花酒,但從沒說要抬哪個進府,所以他內宅倒也清靜。 三老爺聽了周六說那宅子好,就很是惋惜,當初要不是帶堂舅去看宅子,那宅子就是他的了,蘇氏聽三老爺可惜了半天,她沒啥動心的,看太夫人的身體,這十年內都別想搬離侯府,就是買了也是放著,更何況現在也沒多余的銀子,不能借錢去買用不上的宅子吧。 二房李氏的娘家母親是一路的趕回家,一家子都在焦急的等著她,就想知道今天去的情況,就是宋李氏也回了娘家等著。 看見李太太一臉的興奮,所有人都松了口氣,那等貴人們聚會的地方,他們商賈人家是想都不敢想能參加,平時做個買賣,就是見個縣太爺都是點頭哈腰的,跟孫子似得,有了宋女婿后,雖然好點,但如今那是不同,說的難聽點,女兒是宋家媳婦,都不見得能時時和那些貴人見面,如今大孫女嫁到謝府,真正的高門大戶,勛貴人家,那可是一步登天,李家人是又驚又喜之外,更怕的是孫女做錯事,連累了娘家,這次李太太去旻莊,李家,李太爺和幾個兒子一早飯都沒吃兩口,一直等到現在。 李太太一臉興奮的進屋顧不上換衣,就趕緊把聚會上的事給學了,聽的人也是與榮俱榮的一臉發光,等李太太給他們炫耀身上的羊毛皮馬甲時,李太爺就插了話問了當時的具體,聽說還有一種帶毛的雪地靴子,就讓李太太在這方面又具體說了一遍。 聽完,李太爺交代兒子:“你趕緊去謝家那個鋪子去看下,看貨品多不多,不算多就買了一半下來,靴子也買些?!?/br> 李太爺捋了捋胡須笑道:“這賢淑夫人是個妙人,她這次請客,肯定是為了那個皮貨,有這些貴人給她宣揚下,還犯愁賣?貴人不稀罕這個,可咱們庶民,再有錢,什么貂皮類的皮裘也不敢穿出去,可這羊毛皮不怕,不犯忌諱,往常貴人頂多拿羊毛皮做個褥子之類的,就是做成靴子,也只是保暖,可這賢淑夫人就翻出花樣來,可惜了,咱李家要是有個這么個頭腦的,還怕沒法子賺錢?聽著,得交代大孫女一聲,侯府三房可得應酬好了,就把賢淑夫人當婆婆般伺候,就像外面說的,就是能沾點福氣,就夠咱李家好運的了?!?/br> 李太太和李家長子,也就是李氏的父親,宋四的大舅兄李岳都立身應了。李岳就穿了外衣要出去,李太太起身給他收拾,李太爺道:“記著,買回來咱家里人都各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