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1
我公公可以說是個好將,就是不管宗族家事,偏偏婆婆又是個沒手段的,生了嫡長子又是命歹,克死了三個媳婦,上回我回來我妯娌大嫂還讓我看看京里能物色個小娘子不?嫡庶都不在乎了,不瞞你說,我當時還看中你家七娘子,就是沒好意思提,上次回去,我那大嫂就給兒子聘了個武將家的一個嫡女,就是看中武將的小娘子身體好,會破了她兒子克妻的命格?!?/br> 蘇氏心里一愣,怪不得上次回來她那么主動的和自己交往的,但不知為何沒給你提,哦,對了,那時她是打聽七娘子的婚事來著,不過蘇氏也忘了怎么回答她的。 蘇氏只是詫異了下,就聽關宋氏繼續說道:“關家因為是武將,上戰場總會損傷子孫,所以就庶出兄弟也多,但家族之位肯定是嫡出的才能勝任,庶出的也有上戰場拼個前程的,大多數是在家族里忙些庶務,就像這經營商業這一塊,就是公公的一個庶弟在打理,可那人較貪,就從各路商家身上多抽成,對姜家到是沒敢,可這次姜家想把湖廣那條路拿下,想從我這介紹過去,姜家再是皇商,有個外孫是皇子,但到了遼東,沒關家點頭,那也一樣活動不開?!?/br> 蘇氏點頭,這個她理解,要不什么要土皇帝,關家就是遼東土皇帝,朝廷靠關家鎮守遼東,總的給點好處,不可能什么都干涉,所以,關家才能在遼東稱霸一方。 “秦國夫人不是親自去吧?她這么大年紀了?” 關宋氏笑道:“她說她大兒子馬上就來京,到時讓他去,于公于私我也希望姜家能出手,于公,關家再這樣下去,就會被那個庶叔給弄壞了風氣,于私,我們這房是跟著嫡支走的,關家要是倒了,我們也不好過,再說,我個人早就看不慣那幾個庶房勾結一起,只往自己窩里劃拉銀子,根本不顧整個關家的將來,讓我說,這就是要娶個好媳婦的道理,要是我婆婆能干,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要是大侄子能娶個能干的,將來也能把風氣正過來,估計這就是命,要是關家有個秦國夫人這樣的主母,還能不更上一層?” 蘇氏只管點頭,心里十分認同,嘴里也跟著附和道:“那倒是?!?/br> 關宋氏嘆氣搖頭,“我個當媳婦的,也不好多管,又不是長房這一支,所以秦國夫人找上我,我就求了我爹,畢竟我爹的身份關家也會看重幾分,拿了我爹的帖子去,也好直接面見我公公,不然姜家一個皇商身份,我公公那種只管軍營的人又推到他庶弟那里去了。我是真想希望姜家出面,我公公能注重起來,不然不用下代,這一代就要敗下來,多人人盯著關家哪,不要說你關家就可以在遼東永久站穩,有個漏洞,就能撕開個大口子,就和那種后宅亂了,前頭的男人一樣被波及一樣,就是俞家,俞小娘子的本家,這兩代人也出頭了,關家要是繼續讓后面亂起來,早晚被別的家族給代替了。這也是當初我一門心思把五娘子嫁回京里的原因,兒子怎么都好說,可是女兒總的呆在安穩的地方,一生平安就好?!?/br> 蘇氏也跟著感嘆,可不是,要不說男主外,女主內,主內不只是管吃喝拉撒,為何大家族的嫡長媳要能干,這個能干就包括很多了,打理家事,教導子女,還要管理家族事物,頭腦要清明,手段要有,有那么個嫡長媳,才能保證家族旺盛,但反之,要是個糊涂的,可不就亂了內務?被可趁之人鉆了空子,就一點點亂套起來,別說古代那么大一個家族,就是現代,娶個好媳婦,cao持家務,教育孩子,攢錢越來越多,娶個敗家媳婦,等孩子結婚了,還要到處去借錢才能辦個婚禮。 關宋氏說完關家的事又拐到謝二姑太太身上,說她是個怪脾氣的人,和謝家誰都不像,不知是隨了祖上的哪個了,又叨叨起她大嫂世子夫人接來個娘家妹子的兒媳和孫女,說也是個可憐人,夫婿沒了,夫家硬給過繼的兒子不孝,一心幫補親爹娘,兒媳又有心悸,世子夫人就想把冷家小娘子定給孫子宋小二,就是當初想定長英縣主的那個,說整個是個混貨,被他爹送到盤云寺受罰,這次就是冷家來人才把他接回來。 蘇氏就一直聽著,中間加上附和和討論兩句的,最后,關宋氏又突然的想起說道廖娘子那,說看了嚇一跳,整個三姑奶奶年少的模樣,一笑一瞪眼,看著也是像三姑奶奶那莽撞的性子。 關于三姑奶奶還活著去嶺南的事對外都沒說,關宋氏看蘇氏臉色變了變,還以為提到個剛過世的人,令人難過,忙轉換了話題。 蘇氏邊聽著又開始腦補,怪不得形容人啰嗦就是說像老太太一樣啰嗦,女人呀,歲數大了,就愛嘮叨了,她覺得自己就是,穿來是個小人身老人心,別的人還以為她內向不愛說話,其實背地里自己一直在春草跟前嘮叨,如今有個三老爺愿聽她每天啰哩啰嗦,也可能前二十年三老爺沒聽過她啰嗦過,那時一個年輕氣盛的爺們哪個有閑情聽個婦人東扯西扯啰哩吧嗦的? 送走了嘮叨完心事的關宋氏,蘇氏舒口氣,看來以后自己要學會閉嘴,特別是在別人疲憊時收聲,不然就太煩人了,到不是蘇氏嫌關宋氏煩人,而是她如今的日子實在是累,沒力氣陪坐著當個聆聽者呀。 第535 各有各道 第二天太夫人就精神的打發人去叫了二房來。 二太太自玉蓮納進來后就一臉病容,看著不像是假的,蘇氏前幾次見沒特別留意,這次見了還是那樣,回頭要找秋葉問問二房出啥事了。 太夫人叫來二房,只是通知他們,六娘子出嫁從緣草堂出門,但二房要在這里受禮,出嫁女有父母不拜別父母,會招來非議不說,也會給自己帶來霉運,所以太夫人才通知二房過來,不然她都不想理會庶子。 二房夫妻對此無可奈何,在這個孝道至上的年代,只有遵從,回去的路上,為了陪嫁銀子二太太又是嘟嘟囔囔,二老爺瞪她一眼,回到院子,正房都不進,直接去了霍姨娘院子,恨得二太太站在門口揉爛了帕子。 姨娘院子,嚴姨娘輕輕掩住房門,回里屋坐下,丫鬟倚翠走過來想給姨娘按肩膀,嚴姨娘擺擺手,倚翠暗恨。 倚翠找借口退出去,咬牙切齒,她多次鼓動姨娘想跟著六娘子去當陪嫁丫鬟,可姨娘就是說離不開她,說將來不會虧了她。 可是倚翠不想在這沒前途的二房呆下去,跟著六娘子沒準也能混個姨娘當當,就六娘子那窩囊樣,怎么能籠絡住夫婿,到時還不是要靠陪嫁丫鬟來拉攏? 姨娘院的下人都是之前二太太安排的,沒幾個本分人,嚴姨娘雖然老實,但也不笨,六娘子好不容易能逃脫火坑,她怎么會給女兒一個麻煩?反正等女兒嫁了,就把倚翠打發了,現在不動她哄著她,也是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