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2
山把脈,旻山不干,也就只好看了看面色,對蘇氏夫妻也是說孩子瘦弱,多吃點魚rou之類的。蘇氏趕緊說了小兒不愛吃東西,魚rou是丁點不吃,就是別的也不好好吃幾口。 文大夫來回的看,說等熟悉了把脈后再說,蘇氏只好親自帶著文大夫夫妻去了收拾好的一個跨院,離百合軒不遠??戳俗√?,文大夫十分滿意,清靜,空氣也好,適合自己妻子居住。 蘇氏又招呼來給院子配好的下人,找個張婆子負責總管,讓文大夫有事不要客氣,就交代張婆子就好。又給下人囑咐要服侍好了大夫夫妻倆。 把文大夫安頓好了后,蘇氏想國喪后又是三姑奶奶的事,好久沒回娘家了,就和三老爺說,也把秦國夫人給的些特產和補品收拾了下,和三老爺抱著旻山回了娘家。 陶氏看見小姑子回來也很高興,還抱怨蘇氏回來就回來了,總是拿些東西回來,蘇氏笑說娘家有是娘的,自己拿是自己的心意。 陶氏招呼大兒子去招待妹夫,蘇氏抱著旻山和大嫂說著話。 沒等蘇氏說什么,陶氏就說道:“錦娘,我也正打算派人給你捎信的,我弟媳前幾日來了趟,說哪天要去你府上,和你商議和九郎的婚事?!?/br> 蘇氏歉意道:“大嫂,這原本是該我們男方上門去的,只是最近府上也實在是事多,前幾天秦國夫人介紹個大夫來,專門為了十一郎從湖廣來的,就是回娘家都是早該來的?!?/br> 陶氏擺手道:“錦娘,這我都懂,啥都沒小兒身子重要,我那弟媳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不會多計較,就這,她都托我給你說抱歉,拖了這么久,換個人家都會有怨言,可就錦娘還總是體諒女方,就是九郎也時不時的去趟我兄弟家,不說我弟妹,就是我兄弟都對這門親事滿意的很,來我這還感謝我給介紹了個好親事的?!?/br> 蘇氏只是微笑下,過多謙虛的話也沒必要在大嫂跟前說,旻山在蘇氏懷里不太愿意,扭曲著,陶氏趕緊道:“要不要咱出去轉轉的?我看十一郎不愿呆屋里了” 蘇氏道:“不用,咱在屋里好好說說話,大嫂找個小丫頭來,把這床榻放些我以前拿來的些積木,讓小丫頭陪著他玩就好” 積木陶氏這也有,也是哄來她這的孫子們玩的,陶氏就讓趙婆子找個伶俐的小丫頭過來,蘇氏把積木放在床榻上,自己坐邊上,告訴小丫頭怎么推,讓旻山推到就行,沒一會旻山就推到后笑的嘻嘻。 蘇氏邊留心看著旻山玩,邊和大嫂說話,蘇氏問了侄媳丁氏雙胞胎兒子,說當時百日也沒來,還沒見過的,陶氏嘆口氣道:“這雙生子,大都總是一個強壯點,一個弱點,都說在娘肚里是那弱的搶過不過有力的,所以出生后就身體弱的總是生病,丁氏也是急的上火?!?/br> 蘇氏聽了也跟著著急,丁氏盼了這么久才得了這倆兒郎,這里因為醫療條件小兒夭折的概率大,蘇氏就說道:“剛好我府里新來的文大夫就是專攻小兒的,我派春草這會回去接大夫過來一趟,讓他給看看?!?/br> 陶氏聽了大喜,雖說也找了太醫,但有時高手在民間,這個事實都知,為何有的勛貴有病,都是托人到處打聽民間大夫的。 打發春草去接文大夫不提,陶氏也松了口氣,可見也是為自己小孫子提著心,蘇氏就問些娘家事,說著說著說到老二蘇哲義那,陶氏提到二兒子就搖頭嘆氣,“每家都有那不爭氣的兒女,我這里就是老二讓我頭疼,就這我還都經常瞞著你大哥,自把老二關起來,你大哥還打了他兩回板子?!?/br> 蘇氏好奇問道:“那為啥?不是不讓他出門了?妾室也都打發了?他還能做什么?” 陶氏恨恨的說道:“他從后墻翻出去,又太笨,翻了幾次沒翻出去,好不容易翻出去了,誰知你大哥那天休沐偏偏吃了飯在外面遛彎,不知怎么轉到后院外墻,剛好看見有動靜,就站著等看,老二翻出來,摔到地上,還抱怨圍墻太高,爬起來見一人站那,還說看什么看,還擋著道,你大哥都沒出聲,一腳把他踹倒,叫人把他綁回家,一頓好打,不是我得信攔著點,就要打斷他腿,氣的你大哥說寧肯打斷了腿養著他,也不能讓蘇家出個禍害?!?/br> 蘇氏聽了是吃驚又好笑,不知外面有啥勾著侄子,難道也有個相好的?陶氏聽了蘇氏的疑問,哭笑不得,說道:“那倒是沒有,就是幾個酸腐文人在念些酸詩,你大哥心里也有氣,恨子孫不成器,老大原本干的好好的,可去年辦公務不小心摔著了,就休了公假,如今還想賴著不去做事,你大哥前個才把老大訓斥一頓,讓他去報到,老三考了秀才就說啥也不念了,去了趟西昌府就非得和你祖母娘家的丁氏結親,還好那丁氏是個好的,沒娶個亂家的進來,但總這么無所事事的,你大哥看了也來氣,兩個庶子還算沒長歪,就是讀書不行,一個苦讀到現在也沒考中舉人,另一個秀才都沒過關,你大哥也喪了氣,就那么地了,看孫輩能出來個讀書苗子不?!?/br> 第525 照應 對于娘家幾個侄子,蘇氏也沒什么好當大嫂面前說不好,女人都是如此,家人她可以說不好,可以發牢sao,但別人說就不舒服,讓蘇氏心里說,都算不錯的了,哪家沒一兩個長歪的子弟,可大哥望子成龍,要求高,沒辦法。 蘇氏就又想起大侄媳那表弟郝舉人來,不知和長英縣主定的什么日子成親,陶氏聽了蘇氏問,笑道:“還想和你說的哪,那姓張的不是來京謀職嗎,開始郡王府還想幫著說項,后來聽了郝舉人也就沒伸手,但不知那姓張的走了什么門路,謀了個春坊中允一職務,剛買了宅子搬進去后,聽說那張郝氏還和那方聶氏走到一處了,還好的跟姐妹似得,那方聶氏不是那次官司輸了后,娘家也不認她不說,知道她曾給姓張的說過話,那聶家老夫人找人一打聽,又側面問了郝舉人他娘,后來那張混蛋就又被打發去當了神樂署署正,氣的張郝氏跳腳,還想讓郝俞氏來找你大哥幫著說說的,郝俞氏到是來了,是來學笑話的,那時恨不得要了人家母子的命,這會還說什么一損皆損,一榮皆榮。呵呵?!?/br> 陶氏嘲諷的笑,接過趙婆子遞來的茶喝了口,接著說道:“那姓張的還有次在外遇到你大哥,想上前去說話,你大哥就沒看他一眼,你大哥這是給你出氣哪,回來給我說是他給春坊的人婉轉說了不認識那姓張的?!?/br> 蘇氏笑著歪靠著陶氏,“還是大哥大嫂最疼我?!?/br> 陶氏推開她,嗔道:“你也別太過了,你大哥都說讓我好好說說你,如今這一出一出的,還和人打起了官司,說別忘了祖宗教導,女子主內,服侍公婆相公,教養子女才是正經,不是因為十一郎,你大哥非得叫你回來聽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