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2
蘇氏安頓好太夫人,又去了大嫂屋里,陪著大嫂說說話的,回去后就趕忙洗了躺下,說啥也不陪還有精神的三老爺去外面溜達。 躺下的蘇氏心里哎呦哎呦的,這哪是來散心呀,要是隔幾天來招待應酬下,還不如呆在府里哪。 第二天蘇氏大姨媽來了,剛好有理由不陪人不出去了,就在陶氏的屋子里窩著和大嫂聊聊天的,太夫人還關心的過來看望了媳婦,交代下人好好伺候,讓蘇氏覺得這時的太夫人也挺可愛。太夫人是個簡單心思的人,所以她生的三老爺也是個簡單心思的,三姑奶奶不算,身子雖然是太夫人生的,芯子換了的。 太夫人除開她偏幫宋家舅舅外,其實也是個單純可愛的老太太,想起關心她也會關心小輩,沒什么復雜心思,雖然有時會想一出是一處,但沒惡毒心思。當年三姑奶奶讓她別老是讓兒媳天天來請安,自己還得早起候著,太夫人也就改在初一十五請安的規矩,三姑奶奶忽悠她不要和宋舅舅家結親,說了太夫人不聽,三姑奶奶和她鬧她也就沒強硬著來,兒子的話太夫人還想壓住,但三姑奶奶的話,她雖然壓不住,壓不住就會聽了。蘇氏想這母女倆肯定是前世的冤家。 蘇氏就想前世的自己也是個心思簡單的,卻在對待家人總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來對待,卻讓家人都離自己越來越遠,最后明白了,可固執的自己又覺得改也來不及,就任由事態嚴重化。 如今的自己還是個簡單的人,也會想一出是一處,這建莊子也好,開旻雕和旻福也好,都是心血來潮的沖動,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好在三老爺也是個不懂經商的,任由自己瞎指揮,蘇氏想到這就希望菩薩保佑自己,可千萬別賠錢,三房的全部身家都搭進去了,要是賠了錢,可真沒法翻身了,等于自己把兒孫的錢都禍禍沒了,這以后,就啥都別琢磨了,之前還說三姑奶奶不會經營,自己不比她強到哪去,還是乖乖的在府里撫養旻山長大吧。 就這么的窩到自己親戚走了,才又精神抖擻的陪著太夫人和大嫂每日莊子里走走,一早磕磕長頭,還帶著倆老太太看了看后山養的雞,陶氏對這到是感興趣,還自己動手喂了小雞子。 太夫人是看哪個順眼就讓人抓了說燉雞湯喝,還笑瞇瞇的說道:“她大嫂,明年咱還來莊子,你可得一定要來,我覺得咱還能說到一塊,我也愛聽她大嫂說話” 這倆個只差個十歲吧,卻是兩輩人,所以,陶氏就不看著小姑子的面子,是個晚輩也都是哄著太夫人說話的,陶氏心里嘀咕,我又不是來你謝府打秋風的親戚,明年還來奉承你呀。 蘇氏在旁笑著不說話,看著大嫂笑瞇瞇的婉轉拒絕太夫人。大嫂每日的和太夫人說話,也忘記蘇府的煩心事了,在這陶氏要維護小姑子的面子,又要奉承太夫人,可不就忘記自己府里的糟心事了。 這也是蘇氏叫大嫂來的原因,頭疼應付太夫人總比記掛自己府里糟心事要好,沒那么鬧心。 蘇氏還讓廚房變著花樣給倆老太太做吃食,盡量是清淡又新穎的菜,還逗著太夫人和陶氏吃芥末木耳,這木耳和芥末都是可以清血管的,每日吃點對身體有好處。 太夫人還能吃點芥末,陶氏是說啥也吃不下,蘇氏也就罷了,以后交代伺候的人,每天做些木耳菜讓大嫂吃吧。 第395 出事 羅先生很是中意莊子的涼爽,天天揪著九郎上課,還給他住的那棟房舍起名叫青松居,自己書寫了狂草交給了九郎,九郎拿給三老爺看,三老爺是看了滿心歡喜,直道比自己寫的強太多,馬上讓人送到旻雕照著刻了門匾給掛上了。 這山水澗旁邊就是青松居,得,兩棟都是世外高人隱居的房舍名了,蘇氏心道。 莊子里還有別的來蹴鞠的,誰也沒想到,太夫人對這蹴鞠分外中意,還讓下人留意,要是有蹴鞠的,她就去觀看,一幫漢子滿場跑,散座有些來觀看的,都是蹴鞠的親朋好友的,那頭包廂里一個幾個人圍著一個白發老夫人在那觀看,弄的本想光膀子蹴鞠的漢子兒郎都穿好了上衣。 太夫人還讓下人給參賽的煮了綠豆湯喝,踢完上半場還給每人一塊點心,有次還讓廚房烤了十幾只雞給蹴鞠的人。搞得來蹴鞠的人都心里嘀咕,這老夫人不是京里傳聞的那么糊涂人,多和善呀。 陶氏對著不感興趣,蘇氏就讓大嫂在屋子里歇著,自己和三老爺陪著太夫人觀看,可蘇氏也對這沒多大興趣呀,每次都是陪太子讀書,很無聊。 看了幾次,太夫人就看出了點名堂,分得清哪個是哪方的,她看衣服顏色。最早來蹴鞠的一看宋八是紅色隊服,周六是藍色的,其他來比賽的都各自挑了顏色來區分。 蘇氏不好強裝有興趣的陪著太夫人一起觀看,還要隨時的討論,蘇氏就讓劉婆子迅速的了解個蹴鞠的皮毛,以后就是劉婆子和太夫人說的熱乎朝天的,太夫人還拿出五兩銀子和劉婆子賭哪場銀,劉婆子雖然心疼,咬咬牙的賭了,好在不是總輸,為了不輸銀子,劉婆子找了個會蹴鞠的下人,埋頭苦學了蹴鞠的規則和踢法,這就贏的多,輸的少了,把個劉婆子樂的比太夫人更愿意看那蹴鞠。 這讓蘇氏還對三老爺說,宋家肯定祖上有好賭的,宋家舅舅賭,沒想到太夫人也好這一口,她要是個兄長,也沒準是個賭徒。三老爺不愛聽這話,說自己兄弟姐妹就沒一個好賭的,蘇氏見三老爺不高興,忙又找借口給圓回來。 胡鐵身子好了后,蘇氏就大吃了一頓烤rou,吃的只在莊子里遛彎揉肚子,嘟囔不再饞嘴,三老爺就笑道說太太吃完就嘟囔,可下回還是要吃個肚兒圓。 蘇氏也不讓二奶奶和五奶奶倆人倆人來請安,有時吃飯也讓她倆帶著孩子單獨去吃,婆婆太婆婆的,她倆來了還得服伺,還不如自己自在的在自己屋里吃哪,九郎大多和羅先生在一起,一天出現了,太夫人還納悶,怎么孫子也來了都不知道的,老人忘性大,又快活的惦記看蹴鞠,早忘了還有個孫子在莊子里讀書哪。 欄姐兒可玩瘋了,還在有個腿快的麥苗跟著,隨時追上她抱回來,蘇氏就對二奶奶說就當給孩子放假,別干涉太多,讓欄姐兒痛快的玩幾天,但要告訴她回府后就要節制了。 其中三姑奶奶又來了趟,沒說她要說的事,只是陪了太夫人看了場蹴鞠,和蘇氏閑聊了半天。三姑奶奶說端和郡王府的老二成親了,娶得舅家的表妹,場面很熱鬧,還邀請了松柏夫人,但松柏夫人沒去,只讓世子夫人去了,三姑奶奶滿臉羨慕的說著聽來的熱鬧場面,滿臉春色。 蘇氏沒給她說過那郡王府老二看中七娘子的事,現在就更沒必要說了。只是聽著也沒插言,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