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0
良家,卻骨如嬌柔,怎么擺弄都行,還真是個尤物。 看這郝子茂也是一俊秀兒郎,舉止清雅,看著就是文人之士。 下人接過禮單,世子接過來看了看,都是些貴重之物,世子合上禮單,隨手擱在桌上,客氣幾句,又問了郝知府,問了郝子茂現住哪里,到時有什么也好召喚。 郝子茂躬身回道:“學子借住在表姐家中,是蘇御史蘇府上,蘇御史的長媳就是學子表姐” 世子想起好像上次郝知府也說過和蘇府連帶著什么親,這大家族的,總有拐彎抹角的親戚,有些外地來京里,出五服又再拐八道灣的也稱什么表哥表侄的,自己聽了也就沒在意。 世子溫和的說了幾句,就打發郝子茂走了。 書房外的長英縣主看見那青年走后,就趕緊進了書房,見大哥起身要走,忙問道:“大哥,剛那人是誰?” 世子不悅的問道:“你一個小娘子問個外男做什么?” 長英縣主說道:“我看那人不錯,要是家世還配的上,大哥幫我問下,總比宋家的紈绔要好” 世子更皺眉了,斥道:“一個小娘子還自己問婚事了?母妃都是怎么教導你的?” 長英縣主不以為然的說道:“公主不都是自己挑駙馬的?民間還有拋繡球結親的哪,我就是問下又如何?那讓我嫁到宋家去,母妃不也是沒經過我同意的?反正我不管,大哥不幫我,我就不嫁了” 世子心中一動,想這學子既然能考上舉人,還要留在京里明年考進士,可見是個有學問的,剛看舉止應答都得體,父親是知府,京里又有蘇府親戚,如果還沒婚配,還真是比那個宋家的強,宋府再如何,那人不行也沒用處,長大了也就和宋八一個德性,對自己沒任何益處?;仡^打聽下,那郝舉人沒有婚配的話給自己妹子定了也算不錯。自己在并州的事也靠郝知府多照應,以后是姻親了,那就更方便了。 隨即看了這沒有女子任何優點的妹子,就是嫁去宋府,就這脾氣,也不會給自己帶來宋家的助力,沒準還把人家隨國公府鬧騰了,還不是得讓自己出面處理的? 這么一想,世子就和顏悅色的對妹子說道:“我回頭打聽下,如果沒有婚配,再和母妃商量下,但是,人家要是已有妻室,你就別想了,郡王府的嫡女還不至于去做填房去” 長英縣主這才滿臉是笑,給世子連連福身道:“那多謝大哥了,大哥先趕緊和母妃說去,免得母妃和宋家下定了” 這時郡王妃進來說道:“給我說什么?我可給你說,這婚事你找你大哥也沒用” 長英縣主哼了聲,也不和郡王妃打招呼就轉身走了,氣的郡王妃指著她背影對世子說道:“你瞧瞧,你瞧瞧,這都是你父王給慣的,就這樣子嫁哪家,哪家婆婆受得了?還挑三揀四的,這個不想嫁那個不想嫁的,宋家愿意要她,母妃都要去天慈庵燒高香了” 世子給母妃讓了坐,又倒了杯茶,對郡王妃說道:“母妃,消消氣,她這樣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后嫁出去母妃也省心了,以后就抱孫子逗孫女就好了,別cao那么多心” 郡王妃喝了口茶,說道:“母妃要是生氣,早就被她氣死了,生了你們三個,就她最讓我cao心,還成天說母妃偏心你二弟,我不偏著她的嗎?我看她就是那白眼狼” 世子也搖頭,但不敢反駁母妃,母妃是最偏溫文爾雅的弟弟,還總是說哪個都偏,世子笑著說道:“妹子還小,等嫁了人自己當了母親就知道母妃的苦處了” 郡王妃這才笑了,說道:“世子不虧是當大哥的,母妃我呀,對你是最放心的,以后府里交給你母妃也放心,以后就等著享兒孫福了” 世子心道怕是指望想弟弟的兒孫福吧,但面子上還是溫和的笑著,郡王妃說道:“母妃來是想和你商量下,和宋家的親事,選哪個當男方媒人的要好?” 世子道:“兒子也正和母妃說這事哪,這宋家既然沒下定,母妃再考慮下了” 郡王妃一聽這話,立馬瞪眼,厲聲道:“什么沒定下,母妃已經和隨國公世子夫人說好了,只是沒定下日子罷了,這死丫頭又來找你說什么了?她還想嫁誰?” 世子忙說道:“小妹沒說什么,只是兒子這有個人選,就是還要打聽清楚下,兒子就先和母妃說下,先別定下宋家的,如果這個合適,那可要比宋家強百倍了” 郡王府一聽兒子這么說,忙問道:“是哪個府上的?” 世子說道:“去年兒子不是去了并州一趟的,見那知府嫡孫還不錯,和京里蘇御史府上還連著親,當時只是想了下,不過是個秀才,回來也沒和母妃說,可今年那兒郎中了舉,明年還要考進士,看來學問是個好的,人長的也俊秀,你也知妹子是個好顏色的,不然也不會對那孟二郎念念不忘了” 世子可不敢說是小妹剛才跟自己說看上那人了,不然母妃就該炸了,這女人呀,還是要哄著來,特別是母妃,更是硬著來準不行,慢慢哄著點,還聽的進去。 第263 世子的盤算 郡王妃聽世子這么說,忙張口急著想說什么,世子道:“母妃聽兒子說完,說完要是母妃覺得不合適兒子就不再提” 郡王妃點點頭,對于這個大兒子做事,郡王妃還是放心的,不像他父親溫吞的性子,頭腦像了姜家人,是個聰明的。 世子接著說道:“這宋家子孫也沒什么大出息,不過靠著祖宗爵位混日子,更苦況還不是長子嫡孫的,那宋幾來著,看著也是個紈绔,沒什么能耐的,將來也就和宋八一樣了,既然小妹看不上,嫁過去日子過不好,小妹的脾氣萬一過不成母妃難道還要和隨國公府鬧義絕?那是和宋家結親還是結仇?兒子知道母妃也是想給咱郡王府多找個助力,但母妃看這宋家能成咱郡王府的助力嗎?那郝家就不同了,郝家好歹也是個知府,雖然和隨國公府比不了,但我那營生卻在并州,宋家只有遼東的關系,并州卻無,地方上,還真別小看個知府,那可是一方的土地爺。再說那學子要是能考個進士,咱再幫他活動一二的,留在京里,郝家更是高興,到時還能不供著小妹?” 郡王妃是邊聽邊點頭,她又用不著巴結隨國公府,賣女兒才嫁進去宋家,一個國公府還用不著郡王府來巴結,只是這個女兒實在讓她頭疼,這么大了,還挑三揀四的,就是惦記那孟二郎,人家都娶親了,她還是念念不忘的,這要是嫁到別處去,以后再鬧個丑聞什么的,那不是給郡王府丟臉?嫁到宋府,以后叫那孟二郎姑父,看她還惦記不成?這也是郡王妃把她定給宋家的主要理由。 郡王妃想到這,就問道:“你妹子能愿意?她連宋府都看不上,找個知府的孫子,她更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