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9
留條性命。 蘇氏對這種情況看了還真是不忍心扭頭不管,前世就是看了流浪貓狗的都難過半天,能幫個啥就伸把手,就是小貓都撿了六七個又送給朋友去養,如今自己有那個能力,照顧個還不算殘疾的孩子總還是可以的。 見春草同意收養,蘇氏就去找覺能師太,上次來也沒見著她,但問了主持,主持說,覺能法師閉關不見客,蘇氏只好把要收養那棄嬰的事給主持說了。 主持見是宣平候府的賢淑婦人院里的人收養,那是一百個放心,念了幾聲阿彌陀佛,給寫了個要辦戶籍的證明,還蓋了天慈庵的印章,交給了蘇氏。蘇氏一看這熟門熟路的,估計就是經常有人收養天慈庵的棄嬰,庵里都知道辦戶籍需要什么手續。 就這樣,走出天慈庵時春草抱著個小女嬰,三老爺見回來的還多了個小孩,好奇的問道:“天慈庵里有孩子?” 蘇氏橫了他一眼,說道:“老爺想哪去了,這是個棄嬰,我讓春草收養了她” 三老爺摸摸頭說道:“我也沒多想呀,天慈庵哪里是胡來的地方,我只是奇怪,大過年的就會有人扔孩子到天慈庵” 京里和周邊村子總有人生了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不要了,特別是身有殘疾的,女嬰就放天慈庵,男嬰就放盤云寺,總想著出家人慈悲為懷,總會留孩子一條性命。 等上了馬車,蘇氏就給三老爺說了個大概,三老爺聽那孩子是個兔唇,猶豫的說道:“會不會不吉利呀” 蘇氏道:“那只是個殘缺,有什么不吉利的,這還是積德修福的功德哪,好歹是個人命,總不能見死不救吧,老爺也是個心善之人,我也是朝廷封的賢淑夫人,家里三個菩薩供著,有什么不好的都能化解,就是春草都說她收養了當給十一郎積福,一個下人都能這么想,老爺說,咱們只不過出點銀兩收留一下,有何不可?” 古人認為兔唇是不詳,會給家族帶來災難,所以就是有些大戶人家也都會放棄這樣的孩子,蘇氏自不是古人,沒那種封建狹隘的思想。 三老爺見太太不介意,還心善的開導自己,他怎么能比不上太太?所以就點頭當同意了。 蘇氏想,反正現在侯府分家了,只要三老爺沒意見,別的人她才不理會,又不用別人的錢來養,誰也管不著自己收留哪個。 到了府里,蘇氏也就讓奶娘把那女嬰一起給喂了,如今旻山也在添加輔食,吃不了那么多,兩個奶娘都每天的要擠些出來倒掉的。 蘇氏讓春草給女嬰起個名字,春草讓太太給起,蘇氏無奈的望著春草,心道不知我是起名廢呀,但是,主子給起名那是看重,無法,蘇氏就轉頭的想,既然是天慈庵里抱回來的,就叫慈安吧,剛給春草說了,就想起怎么是老太后的名字,幸好沒起個慈禧的。 春草也笑道:“慈安好,一聽就是個有福氣的” 蘇氏暗笑,可不是有福氣嗎,都當了太后了,可惜是個兔唇,不然還以為自己要培養個東太后翻身記哪。 看了七娘子回來后,蘇氏就埋頭設想那莊子,想那莊子離京近,有山有水,不能大面積種莊稼,只能當個游玩處。最早也是侯府的一個避暑山莊。 但要怎么規劃哪?不能當個免費的游樂場呀,投資了總要有匯報,又不是錢多的當自家的別墅。 蘇氏就先畫個莊子的草圖,看看怎么都能合理的安排,才能有收益的名頭,就是想收益,該辦哪些項目?只是有個鞠場,和那天突然想起的山莊飯店,其他的就不知了。 頭疼呀,這時怨恨三老爺是個無所事事的家伙,我要是穿越到四阿哥那,哪怕是個小妾都可以坐吃等死。 三老爺推著旻山進屋,看見太太咬著筆頭,緊縮眉頭,還笑了,說道:“太太發愁什么哪?跟考狀元似得” 提到這,蘇氏就想起了三房還倆師傅哪,忙問了三老爺,三老爺道:“蔡先生如今和五爺每日在書房里,羅先生就給九郎輔導輔導功課什么的,有次我抱著旻山也去聽了聽,那先生講課不錯,不比學院里的夫子差” 蘇氏點頭道:“都有事做就行,你也盡心點,我個女眷不好去看先生,你做為東家,要表現表現你的熱情” 三老爺說道:“太太放心,我都交代兒子們了,這以后都讓兒子們去辦吧” 蘇氏望著老爺不出聲,心道真當自己是旻山的保姆了,我想讓你嘗嘗養孩子不易,可不是讓你當孩子長期保姆的。婦聯主任好歹還是個主任,又不是保育員。 看著三老爺抱旻山從推車里抱出來,又抱著和兒子咿咿呀呀的對話,蘇氏突然想起了前世廣東的前抱式的背孩子的,還有個坐,背在前面,兩手還可以松開干別的,就忙低頭畫了個底座,讓三老爺找五爺去做個,三老爺看了半天不知道是個啥,蘇氏回答他道:“等做好了你不就知道了,我這會一句兩句的說不清” 三老爺一頭霧水的拿著圖紙又推著旻山出去了,蘇氏就呵呵的樂,腦補三老爺前面背著旻山,后面背著八娘子,兩手還指揮著下人干活,那場景不要太美好。 蘇氏自己腦補的撲在床上樂,讓進來的春草嚇一跳,看著太太笑的捶床,不知發生了什么,蘇氏是發現自己是越來越歡脫了,和之前比整個就像換魂似得,也不知是為何,就是想那么歡脫的活一把。 第241 提醒 五爺書房里,蔡師傅正給五爺講解怎么選擇癭木,就見三老爺推門進來了,推著那五爺給做的推車,旻山一見來了這里,就高興的哦哦的,還揮舞小手讓父親抱起來。 然后這師徒倆就看著三老爺熟練的抱起兒子,五爺忙上去要接過弟弟,旻山還躲開他伸出的手,三老爺笑了,現如今,他最喜看旻山不要別人只要他的光景,顯得他們父子情深。 蔡師傅看著這個頗為奇怪的東家,東家太太忙乎做新奇玩意,東家是成天抱孩子到處溜達,還真是沒見過哪家是如此的,別說是勛貴人家,就是平民百姓家,漢子都是兩手不沾婦人事,這東家除了沒奶喂,其他都包圓了。 上次來還在這給小兒換尿片子,把個五爺眉頭皺的都可以夾死幾只蒼蠅,東家還嗤之以鼻,說什么你小時就是如此也沒見你娘把你給扔了,把個蔡師傅偷笑的快要忍不住。等東家一出門,五爺就不顧大冷天的把門窗都打開。 三老爺從推車的底下拿出個圖紙遞給五爺,說道:“這是你母親畫的,說這個簡單,讓你趕緊做,你母親等著用” 蔡師傅也好奇的看了下,一個半圓形的物件,做倒是簡單,但不知干嘛用的。 蔡師傅對東家太太想的東西很是注意,他發現這些不起眼的東西總是生活中用時很方便,就那推車和拉車他自己也做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