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但不過因為這個季節之故,便多些蟬鳴蛙叫。 而進到我曾經住過的那間屋子,只見:楊嬪正披頭散發、衣衫不整的歪在椅子上,淚眼全是無助、悲涼,但似乎也還含著一絲希望。 而屋內的兩名執事姑姑一見我來,便即停下了手中的活,朝我行禮。 我便擺手,示意她倆退下。 蘭香見狀也即跟著退下,掩上了門,在房門外靜守。 我遂輕輕的走了過來,輕輕地攏了攏楊嬪散亂的三千發絲,為她挽了個簡單發髻,又幫她理了理不整的衣衫。輕聲道:“其實這冷宮本宮也住過”。 楊嬪聽言一臉的不可置信,愕然的望著我。 我遂平靜的道:“那件事已經過去六年了,你不知道也不足為奇”。 楊嬪流著凄涼的眼淚,道:“娘娘...那我會死在這里嗎?” 我道:“如果你自己不想死這里,那你就不會死在這里”。 楊嬪聽言,那含著眼淚的眼中,又升起了一絲希翼的曙光。道:“這是真的嗎?” 我溫柔的摩挲著楊嬪的額頭,道“當然是真的。那只是因為陛下現在正在氣頭上,所以才對你這般。你等陛下氣消了些,陛下自然會讓你回意慶殿的。再說了,不是還有本宮嗎?” 楊嬪聽言,轉過身,抱著我,依靠在我懷里,哭道:“皇后娘娘......” 我看著楊嬪,心中百感千傷。遂安撫著楊嬪的背脊,道:“哭吧,但不過記得哭完了這次就別在哭了,別忘了你自個也是快要當母親的人了,就算不是為了孩子,為了你自己你也總得堅強起來”。 楊嬪用手拭了一下那止不住的眼淚,嗚咽著道:“娘娘......妾身......明白了......” 然從冷宮回來后,我便一直坐在寢殿的榻上,靠窗深思。 連晚膳也懶得去用。 到了夜里,李承碩來到了我的身旁,道:“你怎么還沒睡?” 我道:“妾身觸怒了陛下,現在正自罰了”。 李承碩聽言,心中不由生笑,然又頗感幾分無奈。坐到了榻上,眼含柔情的道:“有你這么罰自己的嗎?” 我心道:這個......其實,是我沒心情吃。 于是,便低著頭回道:“回陛下,妾身知錯了”。 李承碩心中含笑,眼含熾熱的道:“其實朕沒生氣,只是最近政務繁多所以才沒來看你”, 我心思著:呵呵......這解釋,也就您自個信。 然想著此時正好是個好機會,于是便弱弱的言道:“那楊嬪......她...腹中所懷的始終是陛下骨rou,所以還請陛下開恩”。 李承碩一聽這話,面色即沉,冷冷地言道:“那皇后是認為楊嬪無罪嗎?” 我聽出了此話中的酸味,知道若是此時我再為楊嬪開脫,那么連我自己也會跟著洗不干凈。于是,我便低頭小聲道:“可是,妾身也不是在為楊嬪求情,而是為孩子......因為妾身......想著,這宮里要是能有個孩子該多好。那么陛下也就后繼有人,也就能讓太后娘娘、太妃娘娘們少動心思了”。 李承碩看著,深思片刻,言道:“原來你是這樣想的”。 我遂點了點頭。 李承碩便深盯著我,問道:“那你想要這個孩子嗎?” 我非??隙ǖ狞c了點頭。心道:你這不是問的廢話嗎?我要是不想保這個孩子,我跟你說這些干嘛。 李承碩沉思了一會兒后,便似有感觸的嘆氣道:“也罷,那朕就讓楊嬪回意慶殿安胎”。 我聽言心笑:看來,我這招以小保大,成功了。 于是,遂行禮道:“那妾身先替楊嬪,謝陛下圣恩”。 李承碩心中揣思,頗感幾分無奈的笑道:“你呀......”然心中有千言萬語,但偏偏到了這一刻,卻又一句都說不出來。于是良久后,才接著言道:“現在已經很晚了,你早些歇著,我改日再來看你”。話了,才便眷戀不舍的離開。 而到了次日,“楊嬪已回意慶殿安胎”的消息,便在宮中傳開了。 然因,我擔心有人會對龍胎下手,便令了蘭香常去意慶殿照看。 五日后,那穗采女便被人發現,已死于井中。 而太皇太后便以“失足落井”這一說詞,令崔尚宮全權處理穗采女的身后事。 我雖然深知那穗采女絕對不會是失足落水,但是這宮里想讓她閉嘴的人太多,所以查清楚了也無用。 只不過,可惜了這么一位長得如嬌花照水的女子。 然而,一轉眼一個月又過去了,那蕭婉柔也已由“御女”進封為了“寶林”。而楊嬪的肚子也漸漸出懷了。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借談詩怡情引才情試心性 這日,鳳棲宮偏殿,靜默涵香。 我和凌依對坐在茶榻上,悠哉悠哉的研棋。 雙兒則在一旁添香。 而冬竹則倚坐在茶榻上,抱著書,認真研讀。 這時,香爐中的熏香裊起一縷青煙,引情添境入畫中。 而沒過多時,宋惠嬪、孟明嬪、權敬嬪、郭莊嬪和江宜嬪,便相繼來到鳳棲宮請安。 我見來了這么多人,便覺不便再與凌依對弈研棋,便暫停了棋局,待來日在弈, 然又觀今日所來之人皆是飽讀詩書之人,就便起了幾分雅興,言道:“本宮看幾位meimei皆是飽學之人,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學學這古人,論詩談詞來品品這個‘雅’字”。 郭莊嬪本欲開口自謙,但是還未來得及開口。 就見,江宜嬪饒有興趣的言道:“那不知皇后娘娘擬以何為題?” 我良思片刻,道:“現如今宮中的紫薇花、木槿成片盛開,那就以‘紫薇’或‘木槿’為題,也不限韻,詩詞都可以”。 江宜嬪聽言,便覺簡單容易,于是,邊思邊笑道:“可是,娘娘什么都不限,豈不是在故意輕饒了我們?” 我笑道:“哪里,本宮是怕一旦限了韻,就會白白錯失了佳句,反倒是得不償失”。 宋惠嬪即思著,走到蘭香剛命人擺好金絲楠木桌案前,提筆。 而江宜嬪不甘落后,遂走了過去,提筆瀟灑一揮。 孟明嬪、權敬嬪、郭莊嬪見狀,也便不好退讓,遂紛紛執筆。 于是,片刻后,這娟秀、華筆便一一盡展。 我遂仔細挨個去看。 只見宋惠嬪寫著:紫薇 紫云獨秀來,才知團花開。 豎芳清百日,也懶歷寒哉。 權敬嬪則寫著:木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