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
大周將軍們, 或多或少都能聽懂一些。 有人找上門報父仇挺正常的,畢竟穆懷善馳騁沙場多年, 砍殺的韃靼軍士實在不計其數。 “來得好!” 高手看高手,一眼便知, 眼前這絡腮胡明顯是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穆懷善許久未曾遇上,他興奮極了, 立即大喝一聲,同時他一踢馬腹,提刀急速迎了上去。 “噠噠噠!” 雙方胯.下, 都是膘肥體壯的好馬, 短短距離瞬息即至。 “砰”一聲,兩柄大刀猛然碰在一起, 竟有微微火花迸濺。 由于戰場的特殊性, 大將們用的刀體積很大。一個長長刀柄, 伸出寬厚的刀刃,大周刀的刀刃相對直點, 而韃靼這邊著彎點, 不過無一例外,都非常非常的沉重。 碰撞起來也格外震撼人心,沉沉的金屬交擊之聲,驟然小范圍響徹這片戰場。 耶拉穆懷善二人從戎多年, 大刀這點重量早已不放在眼里,兩刀一相觸,立即提氣欲壓到對方。 可惜兩人旗鼓相當,俱未能占據上風。 馬蹄聲“噠噠”,毫不停歇,二人交手一招,立即錯身而過,互換了位置,又立即提韁轉過身來。 “好!” 穆懷善虎口發麻,可見耶拉勁道之大,與他是不相上下,他很久沒有遇見這般功夫精湛的對手了,一時渾身血液都沸騰起來,戰意熊熊。 “來得好!”他神色一正,漫不經心之意盡去,盯著眼前年輕的絡腮胡,傲然道:“要報父仇,盡管來!” “要取我項上人頭,有能耐就放馬過來!” 穆懷善渴望屠戮強者,亦不排斥被同等本領的人殺死,相反,他很熱衷與這種光明正大的對戰。 暢快淋漓的戰斗,能徹底釋放心中蟄伏的暗獸,他愜意極了,所謂燕山遁離之事,早被拋在腦后,只目光灼灼盯著眼前絡腮胡。 耶拉并沒有穆懷善這么好的興致,眼前的是殺父仇人,他只欲親手刃之,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其余的情緒,他并沒有。 他并不吭聲,只緊緊盯著穆懷善,一提馬腹,立即疾奔過去。 二人立即展開激戰。 耶拉一刀橫掃,重若千鈞,穆懷善立即一個后下腰,刀鋒堪堪貼著他的腹部過去。 刀鋒一過面門,他立即翻身坐起,揚起大刀,當頭劈去。 耶拉戰場經驗十分豐富,不等招式使老,立即猛一提刀柄,剛好迎上當頭劈下的刀鋒。 “砰”一聲沉響,耶拉虎口崩裂。 不是他技不如人,而是他接這一招,力道全壓在下位,虎口首當其沖,立時鮮血溢出,染紅甲胄。 耶拉毫不在意,仿佛痛感俱無,他立即錯身避過刀鋒,手里猛一旋轉,順勢削向對方胸膛。 大將的鎧甲很結實,但也并非堅不可摧,穆懷善雖立即往后一縮,但仍晚了些許,鎧甲被刀鋒撕開,胸膛也被開了個口子。 這傷口頗長,但好在不深。 鮮血頃刻涌出了,“滴滴答答”落在鎧甲上,以及駿馬的項背之上。 穆懷善見了紅,非但不忌憚,反倒一下子激動起來,他鼻翼微動,嗅了嗅自己鮮血的味道,眼睛一下子紅了起來。 這是興奮的。 “好!看刀!” 穆懷善毫不顧忌傷勢,大開大合更甚方才,交戰更加激烈,兩三百個回合下來,雙方都掛了彩。 耶拉傷了左上臂,傷口頗深,隱隱能看見骨頭,但他攻勢非但不減,反倒愈發凌厲幾分。 眼前是殺父仇人,這一次不能親手復仇,怕是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了。 他甚至很慶幸自己潛入韃靼,否則,對方即便受國法制裁,也遠遠及不上親手殺死泄恨。 穆懷善背部又添了一道傷痕,這次深了些,又恰好正好在肩胛骨上,時間一長,不免有些影響行動。 也不是影響很大,只是高手過招,差一點就可能引發很嚴重的后果。 耶拉漸漸占據上風,他沒有喜悅,反倒更加沉下心,專心致志眼前戰局。 最后,他連續劈出三刀。這三招刀刀連環,每一招暗藏變化,是他根據祖傳刀法,近些年來自己琢磨出來的。 父親當時還在,曾欣喜夸贊一番,并指點完善了一些不足。 這位置,這距離,正好可以用上這連環三刀。 三刀聲勢如虹,以雷霆萬鈞之勢劈向穆懷善,耶拉時機也選得十分之好,后者招式用老,回刀抵擋緩了些。 穆懷善經驗豐富,勉強退身,堪堪避開第一刀,隨后格擋了第二刀。 到了第三刀時,由于耶拉刀鋒角度刁鉆,他回手格擋卻拉到了肩胛骨的傷口,動作不由自主的緩了緩。 就是這個時候??! 耶拉黑眸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光彩,厲吼一聲,“賊子,今日就是你償我父命之時!” 他滿腔激憤,動作尤要更快幾分,大刀猛一變幻方向,由下往上,斜劈穆懷善頸間。 “噗嗤”一聲刀鋒劃開皮rou的輕響,緊接著,“咯”一聲骨頭被砍斷的脆響,耶拉刀鋒過處,一道殷紅的熱血噴濺而出,撒了他滿頭滿臉。 他卻不在意,只不錯眼盯著那顆凌空飛往半空的頭顱。 耶拉虎目含淚,胸膛劇烈起伏,他終于親手砍殺敵人,為父報仇雪恨! 他粗粗喘息半響,立即打馬上去,一手接住頭顱,以頭發將其掛在馬鞍后,隨身帶著。 這不但是仇人,還是戰功,有利于他在韃靼更進一步,好獲取更深入的情報。 戰場之上,不容喘息片刻,耶拉剛剛掛好頭顱,便立即抬首望向前。 霍川正驅馬而上。 戰場上,是有些不成文的規矩的。其中一條,就是雙方兩名大將正在對戰時,即便有第三員大將在現場,也不能輕易插手。 一擁而上這種行徑,十分讓人鄙夷,即便贏了,也會名聲掃地。 當然,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萬一己方大將眼看就要被人砍殺,不論如何,都會奔上來幫忙的。 大將培養不易,折損一個都讓人痛心疾首,到了關鍵時刻,名聲遠遠沒有己方利益來得重要。 況且,涉及大利益,大家都這樣辦的,于名聲妨礙就不大了。 所以,霍川一直在不遠處,一邊砍殺敵軍騎兵,一邊觀戰。 他聽到那句“償吾父命來”,他已經十二萬篤定了,心一直懸著,好在最后是耶拉取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