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知道,但是他現在很擔心,自己會不會被盛嘉言導演穿小鞋???! 作者有話要說: 孔辛:瑟瑟發抖中 盛嘉言:呵呵。 第五十一章 自從倪荔芝離開了竹茂娛樂, 宋欣欣又鬧出了事, 竹茂在娛樂圈里就一直不溫不火了。 原本竹茂娛樂力捧倪荔芝, 結果到頭來除了得到一大筆的違約金,其他的什么都沒有得到。 再之后又去捧宋欣欣。 結果宋欣欣就像是吃錯藥了一樣,就是見不得倪荔芝過得好。娛樂圈里能瞞住的秘密太少了,宋欣欣的小動作當然也沒有瞞住別人。 盛嘉言導演拒絕了宋欣欣之后, 宋欣欣的戲路就斷了,沒有哪位有名的導演愿意她去他們的劇組?,F在宋欣欣也只能出演一些小角色, 公司里也在準備將人踢走。 竹茂娛樂不是養老院, 他們不會養一些培養不起來的藝人。 現在公司里沒什么新人可以捧出來,一直都是那幾位老面孔。娛樂圈改革換代太快了,年輕的藝人總是比較吃香一些。除了粉絲, 誰愿意電視上出現的藝人來來回回都是那些人? 竹茂娛樂和其他公司一樣,也開始注重培養小鮮rou了。 倪荔芝的前經紀人吳哥, 現在手上就帶了幾個年輕的藝人。 他也知道宋欣欣要被公司遺棄的事情。 對于宋欣欣針對倪荔芝, 吳哥很理解她的想法。 嫉妒的念頭冒出來,就很難壓下去了。 心態崩了就容易走錯路。 他當初還不是和宋欣欣一樣?自己辛辛苦苦干了這么些年, 結果倪荔芝出了事之后就付違約金不干了,他白投資了心血還要去接受倪荔芝要來和自己搶飯碗的事實。一連串事情的發生,吳哥根本接受不了。 這事倪荔芝一開始不算太站理,她是突然間就說自己要轉行, 不做演員了。因此吳哥后來做的小動作, 倪荔芝也沒想著把吳哥怎么樣。 看看洪愷,現在還在影視城里當群演呢。 宋欣欣的戲路也斷了, 以后還不知道會怎么樣。 吳哥倒是慶幸倪荔芝肯不計較。 他當初對倪荔芝的態度的確是很看輕人,想著怎么憑借倪荔芝去當上金牌經紀人,也沒考慮過倪荔芝的想法。畢竟倪荔芝說要轉行的事情,找了公司好多次了,每一次都是客客氣氣的。 要記仇一點的人早把他工作給毀了,這對于倪荔芝來說就是抬抬手的事情。 還好人家壓根沒把他這種小人物放在心上。 吳哥已經擺好了心態。 起點不一樣沒關系,他該努力的還是得努力,吳哥不甘心一輩子只當個普普通通的經紀人。 因此吳哥這回一口氣簽約了好幾個年輕人,這其中就有謝雷。 說起謝雷,吳哥覺得自己腦袋都要大一圈。 這小子,從進入公司開始就說自己是為了倪荔芝而來,當初他還在當練習生呢,倪荔芝那個時候正準備離開公司了…… 謝雷聲線很特別,相貌也符合當下美顏欣賞水平,很容易就能將他捧紅。吳哥算盤都打好了,剛把這小子推進亮個相,他就給自己鬧出了幺蛾子。 吳哥真覺得自己是倒霉的。 他還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帶謝雷了,還是說就此放棄算了。 反正人家心也不在竹茂娛樂,到時候培養好了直接被倪荔芝給勾走了可怎么辦?這是一筆注定要吃虧的買賣,吳哥從內心里是拒絕的。 …… 謝雷并不知道自己的經紀人吳哥內心有多糾結。 他正在躺在宿舍的床上發呆。 像他們這種還沒出道,或者是不夠有名氣的小藝人,公司分配的宿舍都是多人間。 謝雷說不清楚自己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感覺。 他從進入娛樂圈開始,就是為了接近倪荔芝,壓根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 小時候,家里窮,他讀書是為了以后有個好工作多賺錢,改善家里的生活。后來有基金會的幫助,沒有了父母的期待,他連大學都不想去上了,只想找份工作賺錢。 陰錯陽差進入了娛樂圈。 從頭到尾,他似乎都沒好好問過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謝雷會突然思考這些問題,原因在于節目按照了原定的計劃,讓學員們接觸到了圈內的大佬,并且分組跟著老師們學習。謝雷屬于歌唱組,他們的老師有好幾位,其中最有名的是邊樂,娛樂圈小天王。 能開世界巡回演唱會,并且取得場場爆滿的成績,邊樂的實力可不是靠吹來的。 在單獨指導中,邊樂忽然問了謝雷一個問題。 他問,“你喜歡唱歌嗎?以后只想當歌手嗎?” 那一瞬間,謝雷有些迷茫。 他真的喜歡唱歌嗎? …… 報名參加的學員們都是男性,顏值普遍都比較高,為節目圈了許多顏控的女觀眾,這也是倪荔芝喜聞樂見的一件事。 這年頭女孩子比男孩子要有錢多了→_→瞧瞧那些追星的迷妹,哪一個不是白富美? 身為節目的創始人,倪荔芝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什么。 在這檔節目走上正軌之后,倪荔芝就很少再出現在現場了。她花錢挖來的班底,可以輕松勝任他們擔負工作,不需要她時時刻刻在場看著。 第一期節目的直播引來了很大的反響。 網上熱門的評論倪荔芝都看了。 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個節目,但是提起的次數最多的人卻是倪荔芝,而不是選手,也不是評審嘉賓。 他們贊嘆倪荔芝的能力,能夠邀請來圈內大佬參加綜藝。加上謝雷的舉動,讓許多知名大V查到了倪家基金會的事情,這是做好人好事,他們把倪荔芝大夸特夸。 有的為了提一下,也會帶上評審嘉賓的過往輝煌,總之就沒多少人議論學員的,一篇篇長微博跟個約好了似的發了出來。 天知道倪荔芝都還沒花錢去請水軍呢! 這波安利費她是不會付錢的! 倪荔芝不想繼續讓媒體輿論圍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