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0
結,以假信誘使他上當,卻被他和梁心銘將計就計,將截留軍火的反賊一鍋端了。 王亨又對李京指控梁心銘搶占燒制水泥功勞一事做出解釋:指出蔡永為反賊安插在徽州的內jian,因捏住了李京偷情的把柄,逼李京竊取水泥秘密,誣告梁心銘;又說梁心銘早有預防,李京燒制的水泥質量有問題,請皇上及時阻止李京繼續燒制水泥,更不能用這水泥。 最后,王亨說他目前至少有六七分把握,確定這次謀反背后主使人是白虎王族。他還需進一步搜集證據,為免貽誤軍機,特將此事緊急上奏,請皇上早作預防。 靖康帝猛拍桌,怒罵:“賤人!” 這是罵孟清泉,真是賤人! 雖然王亨和梁心銘并未吃虧,又一次取得了勝利,甚至窺見了背后主謀者,但靖康帝卻并不感到高興,有的只是氣憤和憤怒:白虎王為什么要謀反? 靖康帝明白了,怪不得他們要誣陷朱雀王世子。試想:若是他之前將朱雀王的兵權給解除了,又因為六皇兄的死而對玄武王世子張伯遠持有戒心,只剩下一個白虎王可以信任,那白虎王奪位豈不輕而易舉? 想到這,靖康帝冷汗涔涔。 好在他沒有糊涂,聽了王亨的話,將三位世子全部扣留在京,讓他們相互掣肘。又將趙寅幽禁在王府,對張伯遠也暫時靜觀其變,對林世子也沒有掉以輕心……調忠義侯方無適父子進京護駕,才沒有落入反賊算計。 哼,不肯保他坐皇位,換了白虎王就能坐穩這江山嗎? 真是笑話! 白虎王不保他,有人保他! 王愛卿保他,忠義侯保他! 還有梁心銘,區區一個才入仕途的狀元,就能破了反賊的陰謀,奪回藏寶,滅了三百反賊精銳,又端了反賊在江南的窩點,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天命所歸,白虎王沒那個天命! 靖康帝憤怒地喊“擬旨!” 沈?;诺溃骸笆?,皇上!” 他從未見皇帝這樣發怒過,慌的聲音都發顫了。 王諫也上前,要幫忙研墨。 沈海取了空白圣旨來,王諫也研了墨,靖康帝一捋龍袍長袖,抓起一管狼毫,親自書寫圣旨。圣旨內容:擢升梁心銘為京都知府,接旨后即刻進京。 他要重用梁心銘! 天子坐鎮京城,天子腳下的治理尤為重要,所以京都知府的品級比一般地方知府高。一般知府品級為從四品,京都知府為正三品,整整高了三級。 ******** 爆更開始,往后刷吧朋友們,看能刷多少(*^__^*) 第572章 公公替兒媳出頭 京都知府品級高,還因為天子腳下難治理。 在京城這地界,別說皇城、內城、外城這些地方了,哪怕在京城郊外呢,屁大的田產紛爭,都能牽扯出皇親國戚來;一竿子掃出去,能掃倒一片王公大臣、官宦親眷,處理京城的各類糾紛和訴訟,需要能力,更需要魄力。 從去年底梁心銘被刺殺以來,京城接連出現兇殺案,原京都知府錢庸,在靖康帝看來名副其實,就是個庸才。早想換了,一時又沒人可換,現正好讓位給梁心銘。 靖康帝一直想擢升梁心銘,又沒理由?,F在梁心銘立了這樣大功:燒水泥修路、追回藏寶圖、找到藏寶洞、剿滅反賊精銳、抄了青華寺反賊窩點、審出幕后主使等等,擢升順理成章,論功行賞升到正三品綽綽有余。 梁心銘在六安府的道路已經修好了,剩下的工程委派其他人接手,只要有水泥,完成工程并不難。 等梁心銘進京,王亨在外追查,梁心銘在京協查,內外呼應,方才安穩。 靖康帝憤憤寫完圣旨,一抬頭,正要跟王諫和方無適說話,就見他們擔憂地看著自己,這才想起還沒告訴他們緣故呢,忙拿起桌上密信,令沈海送下去。 沈海躬身接了,送給忠義侯。 方無適接了,與王諫同觀。 王諫一看之下,明顯錯愕;方無適卻只是目光閃了下,沒有露出太多的驚訝之色,便抬頭看向皇帝。 靖康帝道:“你們可想到是他?” 方無適道:“當真沒想到?!?/br> 靖康帝憤怒道:“朕真是瞎了眼!” 方無適忙和王諫安慰皇帝。 之前見皇上動雷霆之怒,還以為是什么壞消息呢,結果是好消息,但他們能理解皇帝憤怒的心情:最不可能謀反的就是白虎王,結果他辜負了皇上的信任。 王諫道:“皇上息怒。背后主謀浮出水面,皇上該高興才是?;噬霞戎挟愋?,正該早做布置?!?/br> 方無適也道:“正是?;噬虾楦}R天,乃天命所歸,豈能被jian佞奪位?他若是真命天子,也不會一再被梁心銘壞了事。梁心銘就是上天派來輔佐皇上的賢臣。微臣恭喜皇上!” 這話打進靖康帝心里,也暗合了廣惠方丈當初的預言,梁心銘更將這預言變成了事實。 他點頭道:“朕要擢升梁心銘?!?/br> 說完,將圣旨念給他們聽。 又道出調梁心銘進京的理由。 王諫和方無適見圣旨都擬出來了,當然不會不知趣地駁回他,再者梁心銘這功勞是實打實的,應該擢升。 靖康帝還要賞梁心銘東西。 王諫忙阻止道:“皇上且莫心急?!?/br> 靖康帝問:“愛卿有何想法?” 王諫道:“梁心銘身為潛縣縣令,又奉旨修路,眼下擢升,無論是潛縣縣衙的公務,還是修路工程,都需要平穩交接,不能撂下就走。 “再者,目前徽州局勢不明,要將反賊連根拔起,余黨一網打盡,還需梁心銘協助王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