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5
查。 眾人分頭忙碌起來:篝火燒起來了,有人巡查望風,有人撿柴燒火,有人燒雞烤rou,梁心銘坐在附近山洞里,就著火把的光亮,對著一張地圖沉吟、分析。 藏寶圖,梁心銘確實得了。 不是斗笠男子給她的,是那個小叫花子。梁心銘從斗笠男子臨死前的口型上,猜出幾個詞:藏寶圖、將軍女兒。她在斗笠男子身上沒搜到藏寶圖,出去驗尸時看見了小叫花子,雖然衣衫襤褸,肌膚和眼神卻不像叫花子,當機立斷將人帶了回去,仔細詢問,終于問出真相。 蔡永找不到小叫花子,不免懷疑梁心銘,因此百般試探她。梁心銘又反過來懷疑蔡永是反賊一伙的,故意針鋒相對,加重了蔡永的懷疑,派人監視她。 她分析,若蔡永真是反賊一伙的,肯定會向對方通風報信,她遲早要和那些人碰面。她便謀算,要將蔡永和反賊一網打盡。結果蔡永卻丟下她去桐柏山了。梁心銘沒有放松,因為趙子儀告訴她,陳家大院被人監視了。她將計就計,帶著趙子儀等人以巡視水泥廠為由,整天在山中轉悠,做出尋找寶藏的模樣,暗中卻讓卿陌和丁丁另外布置。 這個局充分利用了蔡永。 藏寶的位置卻是沒錯的。 這一片山區地形特異,多溶洞,牛將軍將大量財寶分批運到這里來,既隱蔽,又便于藏匿。 梁心銘猜反賊也得到些線索,才故意將人引到這來,使其放下戒心,順利入局。 解決了反賊,她才好尋寶,就算憑借藏寶圖,她也不知道具體的藏寶地點,只確定在這一片山中。 住了一宿,眾人次日才離開。 ※ 再說王亨,這日來到六安府。 唐知府率眾迎接。 王亨沒看到梁心銘,興致就失落了,問唐知府,唐知府回說他派人去陳橋鎮請梁大人,然梁大人去了山中,去的人等了一晚,沒等到,便留下話回來復命。 王亨很想趕去陳橋鎮,可李京和白英是在六安府城這邊失蹤的?,F李京逃回京了,白英卻死不見尸。李京誣告梁心銘殺了白英、搶占燒制水泥的功勞,這事都鬧到皇上面前去了,王亨必須查明內情,替梁心銘解困。 于是,王亨暫時留了下來。 他一面吩咐姚褀帶著幾個龍禁衛去陳橋鎮接梁心銘,一面在唐知府陪同下,去六安縣在山中的水泥廠。 水泥廠外人不得隨意進入,王亨命令蔡永和呂修在營地待命,他自帶人去查案。 王亨在水泥廠打了個轉,便帶著唐知府進城去了。進城后也沒去府衙,也不去唐知府家,又拒絕了唐知府要在酒樓擺酒接風的安排,卻要去迎江寺拜佛。 唐知府自然舍命陪君子。 迎江寺內有振風塔。 振風塔(真正的振風塔始建于明朝,此處虛構)乃六安府城內最高建筑,共七層,其設計布局充滿玄機。每一層都有對應的名稱:“一方雄鎮”、“二水遙分”、“三級垂光”、“四大皆空”、“五妙境界”、“六朝遺勝”、“七級浮屠”。從第三層開始,層層有門,設計采用獨特迷津手法,使登塔的人一不小心就轉暈了,找不到門。 王亨進了迎江寺,直奔振風塔,那腳步算得上匆匆了,好像趕赴什么約會一樣,很急切。 唐知府揣摩這位的心思,難道是要拜佛?正忙著破案子,應該沒這個閑心呀;或者,有線索指向這里? 等到塔前,唐知府一眼看見熟人,是他府中的下人,雖然不是什么大管事,好歹有些眼熟,正守在塔前。 唐知府納悶問:“你們為何在此?” 那些人急忙就跪下了,回說他們是伺候云姨娘來寺里上香的,云姨娘說要去振風塔第七層為老爺祈福禱告,讓他們在下面守著,不許閑雜人等上去。 唐知府聽了心里很受用,沒想到云姨娘待他還有這份心,目光一轉,正要對王亨謙虛幾句,卻發現王亨面含冷笑,一句話也不說,抬腳就往塔里去了。 唐知府怔住了。 這要是旁人,他定會呵斥:明知他家女眷在上祈福,怎還敢上去打攪?可這人是欽差大人,他怎敢阻攔!他想不通王亨為何要上去,甚至不打招呼、一句話都不對他解釋,再狂,也出身書香世家、進士及第,怎能不知禮呢? 他心亂如麻,匆匆跟了進去。 沒來由地,他心突突跳起來。 第420章 佛門圣地被污 王亨爬得很快,一步跨兩級臺階。到第三層,那些迷宮似得門戶也沒有對他造成任何困擾,只站在那略一打量,便找準了方位,白驍和幾名龍禁衛緊緊跟著他。 唐知府就不行了,不一會便氣喘吁吁,可是他不敢停歇,努力地爬著,一面爬一面祈禱云姨娘別出意外。 然他的希望注定落空了。 到第六層,王亨放慢放輕了腳步,于是便聽見頭頂上傳來聲音,還在第五層和六層之間的唐知府聽見那聲音,幾乎不曾癱軟在樓梯上,哪里還爬得上去! 可是王亨已經上去了。 唐知府在經歷了最初的憤怒和羞辱后,不知哪里來的力氣,一下子爆發出來,跌跌撞撞地沖上第七層。 沖上去后,盡管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他還是被眼前的情景給刺激到了,雙眼血紅,哆嗦道:“賤婢,你水性楊花就罷了,竟敢玷污佛門圣地!” “七級浮屠”??! 他會被人罵死的! 振風塔其他層都有四個門,可通往外面回廊,回廊設置了玉石欄桿,可憑欄遠眺近十里的景致,唯獨第七層無門無廊,只在南面開了一扇拱形窗戶。 現在,云姨娘正衣衫不整地縮在這窗戶下,努力用衣服遮掩身體,卻總也遮不住,而蔡永則被兩個龍禁衛死死地摁住,連褲子都沒來得及提起,丑態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