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
,沒有摻和。 老太太沖王夫人點點頭,示意她說。 王夫人便開口了,聲音輕輕的、緩緩的,仿佛怕驚嚇了王亨,又或者是想通過輕柔的敘述來安定自己的心,不至于哽咽失態。即便說的慢,說清真相也沒費多少時候。 其實,是王夫人不肯細說,因為那無異于將自己的傷口血淋淋地向人展示,說得越細,她自己越痛苦。 林馨兒卻通過她的述說,加上自己的推斷,將整件事都弄清楚了。 王亨今年已經十二了,整整比林馨兒大了四歲,而不是和她同年。他生下來便患有奇怪的病癥,請了無數名醫調治。好容易治好了,卻被太醫院的國手診斷為侏儒。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因為侏儒也可以長大成人,可以娶妻生子,不過身高較一般人矮小,而王亨卻不能成人。換句話說,他將永遠是個長不大的“金童”,無法娶妻生子。他的壽命,最多只能活到四十歲左右。 王夫人不肯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又擔心兒子在京城長大,會遭人恥笑,便想離開京城,到一個不知道他底細的地方去,撫養他長大。她聽說神醫“閻王愁”是杏林高手,隱居在黃山下的華陽鎮,便借口伺候老太太,帶著王亨搬到華陽鎮,請東方傾墨為王亨治病。 東方傾墨替王亨診斷后,說他也無法治愈這侏儒癥,唯一能做的是幫王亨調養身子,讓他活得健康點、久一點。 也許是上天的補償,王亨的身體發育有遲緩,大腦卻異常聰慧,說是神童一點不為過。 這既讓王夫人開心,又讓她傷心并發愁:索性是個笨的,糊涂過一輩子很容易;像他這樣聰慧機敏又高傲的孩子,一旦得知真相,如何能承受這打擊?如何面對世俗目光? 王諫得知這情形,便請了族叔王瑾教導兒子琴棋書畫和經史子集,并想方設法搜集各種疑難智力題目,鼓勵王亨沒日夜地鉆研。這么做,并非望子成龍,而是希望吸引并占據他所有的心神,讓他無法分心別的人事。若是能癡迷上某一件事更好,可以從此心無旁騖地研究。 有些“畫癡”、“棋癡”不就是這樣?別說外出應酬,連自己媳婦都懶得理呢。若王亨也能癡迷上一行,就無暇因為自己是侏儒而傷心了。就算傷心,也很快能丟開。 王諫的想法是好的,這番打算卻落空了。 關鍵是王亨太聰明了,竟沒有一項事物能令他沉迷的。他有條不紊地學習著、進步著,懂得越來越多。越懂得多,求知欲*望越濃烈,興趣越廣泛。 這樣下去,還能瞞住他多久? 王亨的年歲,從兩歲就開始隱瞞。四歲時他問過一次,王夫人哄他說他生病記錯了。等六歲時減了四歲,又變回兩歲。然后就無法減了,因為再也哄不信他了。 他身邊伺候的丫鬟,每兩年就換一次。因為怕他察覺別人長高,自己卻沒長高。凡是跟他從小一塊長大的兄弟姐妹,一長高就送走,再不回來。從別處送來的人,都是已經長大成人了的,再送來??傊谕跫?,盡量不讓他親眼見證一個小孩子長大的過程,也讓他忽略了自身生長緩慢的真相。 他的生活,得到最大自由,沒有人約束他。 除了熟悉他底細的徽州城和京城外,他想去哪就去哪,他想進黃山也有人陪著,讓他盡情地干他想干的一切事。 無論做得多么天衣無縫,也不可能瞞他一輩子。 在王亨十一歲這年,王夫人對治愈兒子徹底絕望,便著手安排他的親事,希望他快樂度過短暫的一生。 一個侏儒,正常官宦人家,誰肯把女兒嫁他? 那不是把女兒推進火坑嗎! 王夫人想,與其到時候四處提親不成,不如趁早找個理由,為他娶個寒門小姑娘,全當陪他玩。 于是,林馨兒榮幸中選,嫁入王家。 也不等他們長大圓房,就讓他們吃住都在一起,因為她永遠等不到王亨長大,與其到時候驚嚇,不如一開始就睡一起,漸漸習慣了、適應了,就好了。 第44章 小夫妻各懷心思 王亨聽罷,依然直直地跪著,默然無語。 王夫人和老太太都緊張地看著他,等他緩過來,等他反應,等他決定,她們都忘了,林馨兒還站在一旁。 忽然,林馨兒說話了。 她問道:“我爹娘知道這事嗎?” 老太太和王夫人一驚,同時抬眼看向她。 兩人不約而同地想:這也是個聰明的孩子! 一句話就問到了關鍵處。 王夫人輕聲道:“知道?!?/br> 林馨兒便不吱聲了。 心疼、憤怒? 都沒有! 她似乎麻木了。 林家父母明知王亨長不大,還貪圖王家聘禮和權勢,把林馨兒嫁進火坑,比將女兒賣給人家做丫鬟更不如。做丫鬟還有個盼頭,哪怕配給小廝,也還有自己的人生;而嫁給王亨,就等于沒有了自己的人生。 林馨兒瞬間想起張愛玲的,那個可悲的女主曹七巧,嫁給姜家癱瘓的兒子,忍受了數年非人生活,最后心理和性格扭曲,行為乖張瘋狂變態…… 林馨兒仿佛看到自己和王亨的未來:王亨長大后,因身體殘疾導致心理變態、性格乖戾,他智商又奇高,變著法兒折磨玩弄她……馨兒激靈一下,渾身惡寒。 她當即下決心:這原主的父母可以不用理會了。 林馨兒被他們賣了一次,已經償還了他們的生養之恩,往后,她就是林心兒,和他們再沒有任何關系。 王亨自林馨兒開口,就抬頭看著她。 馨兒的神情變化沒有逃脫他的眼睛。 他忽然爬起來,一言不發就往外走。 王夫人慌忙問:“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