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因王亨脾氣大,對身邊伺候的人挑剔的很,想往德馨院安插人很難。王諫便傳下話:令丫鬟們自己找機會接近王亨,盡力勾引王亨。 劉總管領命,急忙去安排。 那被選中的丫頭得了老爺這個命令,可以名正言順地想法子勾引王亨,任憑各人使盡渾身解數,只要得到王亨的青睞,必定抬為姨娘,誰不踴躍振奮? 王亨絲毫不知父親算計自己。 德馨院,是王亨在王府的院子。 他回房后,衣服也不換,四仰八叉地倒在床上生悶氣,由剛才的事思念起林馨兒;想起林馨兒就想到梁心銘;想到梁心銘,又記起來答應幫她找考試資料。 他急忙翻身起來,高聲叫道:“來人!” 他在丫鬟伺候下,先痛痛快快洗了個澡,換了一身清爽又暖和的家常衣裳,隨便套了件貂裘外套,來到書房。 日常伺候他起居的兩個丫鬟——慕晨和思雨,先焚一爐香;接著,王亨又取出從梁心銘那買來的畫,挑出一幅最愛的黃山松,讓她們端正掛在右墻壁上。 畫的下方,是他的琴案。 慕晨研了一池墨,靜靜退下。 思雨在外用小銅爐煮水,準備泡茶。 慕晨便去廚房,準備宵夜。 王亨開始查找并整理書文。 他先憑記憶理出一張清單,照單尋找。 他將認為對梁心銘考試有幫助的書籍、名儒大家注釋過的經義、當代大儒做的精彩文章、歷次會試和殿試出色的文章等,都找出來,分門別類放在桌案上。 直忙到夜深,忽感到書房中靜悄悄的,偶然一抬頭,便看見墻上才掛的黃山松,不由出神。 第40章 貼心恩師 他想梁心銘雖然有才華,但從前一直隱在山中讀書,見識少,而科舉考試不但要有才學,更有許多條框要遵循。 當年他會試時,可是吃了大虧的。 他自以為能奪第一,結果卻排在第十五名。 后來殿試他才謹慎起來,終于奪了狀元。 為慎重,他又往清單上添加了一些書名。 不知不覺到了四更,他卻雙目炯炯、毫無睡意,只想連夜把資料找齊全,明日派人給梁心銘送去才好。 忽然又想:明天落衙后,橫豎無事,回家還被父親訓斥,與其在家受悶氣,不如親自去梁家送這些書籍,順便找梁心銘喝茶飲酒,也好當面指點于他。 想到這,他忙加快尋找。 思雨和慕晨在外間小聲說話: “也不知少爺找什么,這樣勤懇?!?/br> “那還用想,肯定是皇上交代的差事?!?/br> “興許是編什么書吧,翰林院常有這事?!?/br> “嗯,恐怕是?!?/br> “我去把宵夜端來。這么勞神,不吃東西可不行?!?/br> “好,你去。我在這里聽使喚?!?/br> 兩丫頭跟著王亨,有些見識,猜測的都是國家大事,做夢也沒想到王亨會為了一個門生這樣費精神。 宵夜端來了,王亨一面吃著,一面看向書案,書案上并列摞放著三摞書籍和抄本,都是剛找出來的。 他不由蹙眉,又想:還有幾個月就要會試了,這么多書,梁心銘能看得過來嗎?就算看得完,也抓不住重點。 不行,得再精選! 他放下碗,再重新挑揀。 剛挑了一半,又停下了。 他又想:“我挑的是我挑的,青云未必和我想的一樣。也許我選中的他已讀過,沒挑選的他卻正好需要。還是將這些都拿去,讓他自己選擇吧?!?/br> 他又將剔除的書重新放了回去,然后吩咐思雨和慕晨將這些書籍裝箱,等他今天落衙后再處置。 那時天已近黎明,他忙梳洗,準備上翰林院去。 等梳洗、用過早膳,他又改主意了! 他想:“若是等落衙再送去,未免又耽擱一天。不如先派人把這些書送去,讓青云先挑選。等我落衙再去他家,看他有什么話說,再酌情給他些建議?!?/br> 他對這個處置最滿意,便命一安將書送給梁心銘。 梁心銘正要出門去徽州會館,忽然得了這批資料,十分歡喜,忙接了下來,這日也沒出門,就在家翻看。 不怪她重視,實在這科考太難了! 她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考前沖刺計劃: 一、思路清晰時,便看書作文。 這個當然最主要。 若肚子里沒有墨水,還考什么考? 二、若看累了,感到煩亂時,就抄錄文章,既可以靜心,也可以練習書法。 這個同樣很重要。 因為凡在答卷時,若書法不好,或者卷面書寫不整潔,會直接影響考試成績,好多人因此落榜。把書法練得爐火純青,可增加書寫的熟練度,免得到時候一緊張就出錯。 科考答卷,寫錯了字是萬萬不行的。 那個的作者蒲松齡,某次鄉試時,拿到試卷后,一看題目很容易,得意之下提筆就寫。 結果樂極生悲,越幅了! 何為“越幅”呢? 就是考試的答卷有一定的格式,卷面上有紅線畫的橫、直格,每頁的行數、每行的字數都有規定,如果超越了行、格隨意書寫,都算越幅。 凡是越幅者,都不予錄取。 這規定可謂殘酷不講理之極。 梁心銘是絕對不許自己犯這種錯誤的,太虧了! 三,若寫字也寫累了,那就去跑步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