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4
?” “老爺你接著說,后來呢?那姑娘家里應沒應?” 萬榮搖頭:“那就不清楚了,不過看曹大人的氣色,我猜事情沒成,要是成了,他能成天黑著個臉?” 本來心都提到嗓子眼,聽男人這么說,王錦娘又松了口氣。她不停重復說沒成就好!結果沒高興多會兒,又愁起來。 “咱們同那個郁先生八竿子打不著,唯一能幫著撮合的就只有房氏,現在這樣,房氏還會幫忙?” 萬榮倒是覺得她幫不幫忙都是次要的,最主要是人家爹連曹耀祖都看不上,曹耀祖啊,那可是康平縣城里最最出色的青年俊才!他去提親都吃了閉門羹,小越還能有戲? “真不是我看不起人,你撇開親戚這重身份站在別人的立場瞧瞧,換做是你挑女婿,你是要曹耀祖還是要咱外甥?” 王錦娘;…… 的確,郁家選婿的標準是不是太高了點? 小越要是認死了她,這輩子還能娶上媳婦兒? 被姨父姨母掛念的喬越在陳鄉過了個熱鬧的年,這年回溫早,老農們看著天候估摸再有二十來日就能將馬鈴薯種下去了,家中人手不夠忙不過來的都盤算著先搶著將馬鈴薯種下,再把全部力氣用到水田里,稻比薯金貴,種稻也比種薯麻煩許多。 喬家是地主,他家二百畝水田百畝旱地多半是佃出去的,到收成的時候會有佃農拿糧食抵租,是以喬家雖然少種地,也不缺吃,自家頂多就是種點新鮮菜而已,不苦不累。 今年卻不同,喬越廢了很大力氣兌出一缸水,把做種的馬鈴薯切成塊塊在水里泡過,切之前他還不忘記仔仔細細清洗刀子……泡過水的薯塊被他擱在兩寸厚的沙土層上,在上面又覆蓋上濕潤的沙土,等它發芽??葱卵块L到差不多的長度他使喚阿壽叔帶著人小心把發芽薯塊扒出來,給換了地方陰著,之后才移植到深耕一尺的地里。 喬福來早就看傻眼了,作為鄉間地主,他對每一年的氣候以及地里收成是非常關心的,他親眼看過老農種地,每種糧食大概是怎么個種法一畝收成多少都有數。 馬鈴薯在眾多糧食之中是容易存活的,哪怕你丟手不管它收成也還不錯。像這么費勁他聽都沒聽過,還說呢,費這力氣就只是為省點薯種? 喬越沒在現階段多解釋什么,看不到收成解釋也沒用,他也就是好好吃飯認真喝藥,保重自己的同時把精力全奉獻給自家那幾畝地的馬鈴薯。 該追肥追肥,該培土培土,該澆水澆水。 別人家種稻都沒這么仔細,喬福來和王貞娘看著傻小子一趟趟往地里跑,問他說你夢里別人真是這么種地?他們都是傻子吧? 喬越心想你才是傻子呢! 他本人處于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其他人就不大能理解他這種狀態,陳鄉的農戶近來很愛說喬地主家那個病秧子,說他以前整年不出門,如今不知道發什么瘋,非要學種地。學種地也不講究個合數,全憑感覺瞎折騰,你聽說過馬鈴薯種下去之前要切成塊塊的?切開不就壞了嗎? “播種那陣喬老爺不是請了幾個人去給他幫忙?我大哥去了,說沒準能活,他那個馬鈴薯塊塊移進地里之前就已經發芽了,有一寸深?!?/br> “可不是?他那幾畝地是最先出芽破土的?!?/br> “他切成塊塊一畝地用多少種?” 那人搖頭,說沒量過不清楚,不過是能省很多,省多半都有可能。 聽到這話,農戶驚了。 假如省一半糧種也能達到同樣的收成,那非常賺。那之后,越來越多的人盯著喬家那幾畝地,馬鈴薯長得快,從種下去到收成就四個月,看地里長成能收了,喬福來問過喬越的意思帶著人去挖了半畝,這半畝地是鄉里鄉親看著挖的,絕對沒有水分,挖出來還沒稱呢,光堆那兒就把人給嚇壞了。 “只挖了半畝地,怎這樣多?” “收成至少翻兩倍了?” “我看也是?!?/br> 喬福來臉色潮紅,是興奮的,他沒想到真的成了!馬鈴薯真讓兒子種成了!他只是做了個夢,醒來一通胡搞瞎搞,竟然搞出這樣大的收成! 喬福來還想一鼓作氣把地里的馬鈴薯全挖了,喬越叫了個停,說不著急。喬福來不解其意,正要發問,只見兒子拿手帕擦了擦汗,說:“我們陳鄉有這樣的收獲難道不該上報朝廷?剩下這些得等大人們來了再挖,由他們看著挖?!?/br> 農戶們原先還怕喬家藏私,一聽這話,松了口氣,紛紛附和,說農事乃國之根本,陳鄉種薯取得這樣大的收獲,是該通報朝廷,把新的種法推廣向全國,帶大家一起增收。 上報朝廷? 全國推廣? 地主老爺這小心肝喲,差點受不住,他猛點兩下頭,讓阿壽趕緊去縣里,把這事告知連襟萬榮,看萬榮說怎么辦。 待阿壽趕路去了,喬福來命人將挖出來的馬鈴薯運回家,又使人盯著剩下那幾畝地。他自己則坐下來歇了會兒,還嘿嘿笑,說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喬福來扭頭看向兒子,說:“爹就知道小越你不是在胡鬧!果然沒讓爹失望!好兒子!” 王貞娘端著涼過的綠豆湯來,讓父子兩個喝幾口,笑話說:“當初小越說要種地,你可不是這么講的。老爺忘了你是怎么勸他?只是沒勸住罷了。要說你早知道兒子能種成,我卻不信;要說咱兒子這犟脾氣像誰?那是像你不假?!?/br> 喬福來聽過哈哈大笑:“你這婦人,凈會拆老爺臺!” 王貞娘跟著笑了笑,給自個兒舀了小半碗綠豆湯,飲一口,說:“也不知道縣令大人多久派人過來,這樣大的功績,總該有賞?” 金縣令從萬榮口中聽說這事,頓時坐不住,第二日就趕來陳鄉,喬福來帶人又挖了半畝,縣令看過激動不已,拽著喬福來說剩下的別挖了,再留幾日,他要稟報上去,報給知府。 一方縣令在陳鄉農戶心中都是天大的官,聽說收個糧食還要驚動知府,那可是知府,是臨州最大的官! 老農們已經在想要拿出什么招待知府老爺,也有一兩家心術不正的,回去讓自家姑娘收拾了又收拾,準備到那日送她去大人跟前露個臉,看能不能飛上枝頭。 一畝地的馬鈴薯翻了兩三倍收成,這消息一報上去,臨州知府果真坐不住了,他帶著人快馬加鞭趕來康平,到康平縣衙后也沒多做逗留,請縣令帶路繼續趕往陳鄉。 陳鄉這頭,喬福來已經等候多時,他把自個兒收拾得體體面面不說,還讓兒子別忘了喝藥,到知府大人面前打起精神,被問到什么也要好生回答,萬萬不可胡鬧。 作者有話要說: =w= ☆、第195章 農家子的榮華路 知府大人姓周,生在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