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說同志這不合規矩。 “不合規矩???那行,麻煩你把小郁同志請來,拜托她來給我嘗嘗味道,嘗著甜你拿給我吃,嘗著不甜就讓我那倒霉兒子提回去?!?/br> 好些個老頭子老太太都在找郁夏,那郁夏就一個,劈成兩半也顧不過來啊。護士長趕緊找人去,讓郁夏安撫安撫,這邊郁夏正在關心一個前兩天才開了刀的大媽,聽護士長一說,就和大媽打了個招呼讓她好好休息,說晚點再來。 護士長跟在郁夏后面,看她去鬧騰那幾個病房轉了一圈,三兩句話就把人哄好了,先前對她冷眉冷眼的老頭子老太太們看到郁夏笑得那個開心,拉著人閨女的手說我今天感覺不錯,特別精神,說什么我兒子提了啥啥啥過來,你嘗嘗…… 看護士長人在門邊,老太太還攆人:“護士同志你忙去吧,我這邊好著呢,別擱這兒杵著?!?/br> 就聽見郁夏對人家老太太說:“只要我在這邊學習一天,每天都來看您,往后可不能催人家護士幫您喊人了,這陣子住院部多忙啊?!?/br> 這老太太在住院部是掛了名的,來頭不小,脾氣也不小,平常誰過來不是小心再小心,生怕那句話沒說好。郁夏這么講,護士長心里咯噔一下,壞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老太太滿是討好拉著郁夏的手,還扭頭過來給她道歉說:“同志對不起,以后我多注意,你忙去吧,我沒事,就不打擾你工作了?!?/br> 護士長:“……” 不敢想象,她還能享受到這個待遇。對比一下過去吃過的苦頭,心咋就那么酸呢?這是哪來的大佛降到她們住院部了? 當天,唐主任就聽說了這個情況,乍一聽說他還不信,抽空去親眼看過就加入到懷疑人生的隊伍當中。好不容易緩過勁兒來,他給老朋友齊惠桐撥了個電話:“這咋回事???我從業這么多年沒見誰有這能耐!” 齊惠桐一聽就樂了:“老唐你說說我沒哄你吧,這人沒給你推薦錯吧,郁夏她就該做醫生,不從醫白瞎這能耐。我給你說,我都沒琢磨明白是咋回事,左右我們學校別管是教授還是后勤組的職工,就沒有不喜歡她的,食堂打飯那大姐老說看見郁夏就想給她飯盒里整兩勺rou?!?/br> 唐主任直說開眼界了,說郁同學就合適在醫療崗位上發光發熱,醫院很缺這種能讓病患信賴的醫生。 本來醫患之間應該是和諧的,雙方努力去戰勝病魔。但有些醫生和患者就是處不好,給人治病的耐心不好,你態度稍微有點偏差,患者肯定不信任你不想讓你看,你是在敷衍還是全心全意為他考慮人家患者能感覺得到。 患者呢因為我是花錢來治病的,你這個態度我不滿意,我就要說說,這不就更尷尬了。 趕上國家正欠缺醫療衛生這方面的人才,等于說目前持證上崗這些很多是有恃無恐的,醫院方面經常在會議上提到服務態度的問題,收效甚微。 唐主任原先聽齊惠桐說郁夏耐心好,跟誰都吵不起來,他還覺得這說法夸張了。 這么一看,非但沒有夸張,她說得還挺謙虛。 又過了幾天,醫院里不少人都聽說了過來學習的郁夏同志那段傳奇的經歷,慕名趕來圍觀的不少。他們就親眼看見倔脾氣老頭對別人愛理不理見著郁夏就跟見著親孫女一樣。 “前頭聽住院部的抱怨說這些老頭老太太難伺候,我看不像??!這不是挺好說話的?” “是啊,到她手里是挺好說話的,你換個人去試試!” “還別說,這女同志長得挺漂亮,就是看著面生,是剛分配來還是來我院實習的?” “是京醫大那邊推薦來學習的,聽說人家才讀大一,專業成績特別好,是學校重點培養的優秀人才?!?/br> “咱們中午不是能休息一會兒?我撞見她了,就在兒科那一層的樓道口,我看她也是路過,正好有個五六歲的小孩兒鬧得厲害,只差沒躺下來撒潑打滾,又哭又嚎不讓打針。當時她就過去了,沒聽見說了啥,反正三兩下就把人給搞定,轉身牽進屋去打了針,打完那孩兒還抱著不讓她走,人家媽也說明天過來還要這個護士?!?/br> “……真不是你編的故事?” “我要騙你是小狗,不信讓兒科問去!” 從學術氣息濃郁的京醫大轉到醫院這邊,一般同學都需要時間適應,郁夏好像沒怎么適應,她一過來就做得很好。 早先說好了,讓郁夏過來學習二十天,正好在除夕前一天結束,她過個年再翻翻課本等開學就行了。結果呢,二十天滿了病患舍不得她,聽說這閨女還是學生,跟著就準備返校,老頭兒老太太還拽著醫生勸他們等郁夏一畢業就把人吸收過來,多好的閨女! 還不止,那老太太可勁兒給她塞奶粉塞水果,說這都是大過年還忙天忙地的兒子買來的,人不來買點東西他以為就行了!想看他一眼才是真的,買這些來誰吃得了呢? “夏夏你都拿上,多拿點回去,帶學校去慢慢吃!” “大媽給你留個地址,以后你要是有空去看看我,遇上事要人幫忙來找我就行!” 住院部這邊,醫生護士還沒那么不舍,病患們恨不得開個送別會,這邊郁夏從醫院領導和病患這里都拿到了極高的評價,唐主任和老朋友齊惠桐說,讓她以后就安排郁夏過來實習,正好順勢分配到這邊。 齊惠桐聽人家夸贊郁夏就高興,這郁夏啊,不僅是她最得意的學生,更重要還是齊越的女朋友,以后說不準就是老喬家的媳婦。和唐主任講完電話,齊惠桐還準備去趟自由市場,再多買點東西回來,明兒個大年三十,小越說了要領郁夏過來吃飯。 京市這邊既和諧又美滿,S市老家,郁學農又收到來自祖國首都的郵單,還有一張指名給郁媽的匯款單。郁學農讓媳婦兒把證明身份的東西帶上,兩人一塊兒趕去縣郵局。 因為這幾個月有好幾封從首都寄來給郁學農的信,郵局的工作人員都記得這個名字了,聽說他就是郁學農,再一看拿來的郵單,工作人員轉身去存放包裹那屋將郁夏寄回那個給找了出來,還說呢:“這寄信的是你閨女啊大哥?” 郁學農心里挺美,笑呵呵應說:“是我閨女,前頭考上了京醫大,在京市讀書呢?!?/br> “那你真是好福氣!你閨女孝順,月月都往家里寫信,看看,這過年了還給寄錢和包裹?!?/br> 郁爸收下人家的恭維,看媳婦兒那頭也拿到錢了,扛上東西就往家里趕。他倆回去就看到熟悉的一幕,爸、媽、大哥、大嫂都等著呢,等著讀信拆包裹。 “老二你動作挺快???這就回來了!” “聽說夏夏還給匯了錢?那孩子大老遠上京市讀書,不讓咱們給她匯錢就算了,咋還往回寄呢?”她大伯娘今兒就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