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夏就將那封寫了滿滿幾頁紙的書信寄了出去,她在收信人那欄上填了她爸郁學農的名字,又特地挑了張印著天/安/門城樓的郵票。 半個月后,這封信晃晃悠悠遞到老家的郵局,郵遞員一看,好家伙!還是從京市的大學寄出來的,他也沒耽擱,跨上軍綠色的帆布包蹬著自行車就往紅星大隊去了,這封信當天就送到生產隊上,隊長接過來一看,跟著放下手里的茶水杯,說要去一趟郁家。 “是老郁家的信???” 生產隊長應了一聲:“不就是郁夏寄回來的?!?/br> “那你等等!我跟你一塊兒去!” “……你去干啥?” “我跟著聽個熱鬧?!?/br> 這都九月半了,地里的活比秋收那陣子少了許多,社員們也閑了不少。就拿這會兒來說,郁學農就坐在院子里劈蔑,想編個筐,他穿著件洗得泛黃的背心,頂著秋老虎干得熱火朝天,剛把底下那面編好,就聽到有人喊他。 “郁學農!郁學農你聽到沒有?你家二妹來信了!” 隊長這一嗓門是真響亮,隔著幾塊田的距離另一頭的郁大伯家都聽見了。郁爸還愣著,在那頭剁豬草的老太太一精神,她擱下菜刀利索的站起來,跟著在圍腰上擦了擦手,往聲音傳來那方走了兩步,扯著嗓子喊說:“是不是夏夏寫信回來了?” 隊長轉過身去回了個是,老太太趕緊回屋:“老頭子你別歇了,跟我去學農家,夏夏來信了?!?/br> 郁大貴才從地里回來,才緩了口氣就聽到這話,他端著搪瓷盅子就追出來。老頭老太太一前一后往老二家趕,過去剛好,郁媽拿了把剪子在拆信。 “學農媳婦你慢點,別把信給剪壞了!” “行了,老婆子你別念叨了,快拿出來看看,看里頭寫了啥!” 看他們一家子緊張成這樣,隊長還安慰說:“信是從京市醫學院寄出來的,說明你家二妹已經順利抵達,應該是報平安的家書?!?/br> 隊長話音剛落,郁媽也將信封拆開了,她從里取出挺厚一疊信紙,取出來一看,最面上還是一版郵票。老太太已經湊到她旁邊去了,跟著瞅了瞅,郵票小了點,她沒咋看明白。 “學農媳婦你眼神好,你看看,這是哪位領導人?” 郁媽生在鄉下長在鄉下,沒上過什么學也沒看過報紙,要說領導人的名字她知道,能對上樣子的真不多。她瞅了兩眼也不敢確定,正好郁春從屋里聽見外頭吵吵鬧鬧,跟出來看情況,就被郁媽叫住了—— “大妹你來看看,把二妹寫的家書讀給你爺你奶聽聽?!?/br> 郁春從她媽手里接過信紙和郵票,她先看了看郵票:“這是朱/德委員長紀念郵票,一版四聯的,面值八分,不值什么?!庇舸盒恼f既然到了京市,有錢買這種發行量大不值錢的郵票,不會找找全國山河一片紅?那個放到幾十年后一枚能賣幾百萬,弄上一版吃喝不愁。 她又想起來,二妹怕是聽都沒聽過“一片紅”,她將郵票拋到腦后,準備讀信。 正要張嘴呢,墊在信紙下面那版郵票就被老太太抽走了。 “是委員長紀念郵票??!給我收著,這可是夏夏從京市寄回來的!” 被打斷的郁春扭頭看向她奶,結果就挨了噴:“還傻愣著干啥,讀信??!” 郁春挨了說,低下頭就念起來:“……我已經順利抵達學校,辦好入學以及入住登記,在宿舍樓給家里寫信……” 這封信開頭是對全家的問候,跟著將她北上求學這一路的經歷講了一遍,有在火車上的趣事,也重點寫到幾位好心人。又講了從南邊一路北上透過車窗看到的景象,祖國的山水地貌,景致風光。到京市之后,所見所聞更是同老家大大的不同,在京市隨處可見寬闊的街道,還有近年來陸續建起的樓房,踏上這片土地感覺空氣都新鮮不少,天也是蔚藍藍一片…… 家信嘛,都是揀高興的說,是有夸大的地方,不過同三十年后比起來,現在的京市環境是還不錯。 郁夏又說她運氣好,出火車站就撞見同校的師兄,有師兄帶路,一切都挺順利的。 “許師兄說,我們就讀的京市醫學院并不是太大,學生人數也不多,但我覺得這學校已經很大了,教學樓非常漂亮,圖書館藏書豐富,宿舍樓里條件很好。因為我是以第一名的成績錄取進來,學校方面獎勵了我一套床上用品,棉被毛毯之類的都有,還有一個開水瓶兩個搪瓷盆,我在學校什么也不缺,家里不用擔心?!?/br> “……” 這真是一封道道地地的家信,她考慮到家里所有擔心的點,把每一點都說到了,力求讓家人安心。 比如說她宿舍那個李文娟同志,人可能不壞,但不好相處也是真的。這些郁夏就沒提,她重點講到李文娟同志是京市本地的姑娘,有什么不明白的問她她都知道,說學校這樣的安排很體量外地學生。 她爺她奶她爸她媽聽著還挺美的,想想可不是么,你初來乍到,有個本地人帶著就是方便,要買什么要去什么地方她都能給指個路,寢室里有一個這樣的存在省太多事了。 事實上呢,郁夏同本宿舍的三人相處不深,畢竟不是一個系,平時上下課都不在一塊兒,每天讀的書琢磨的問題也不同,也就是晚上回來能閑聊幾句。更多的時候她回來都見不著那幾個室友,人家去別的宿舍竄門子去了,比如李文娟就有她的小團體,同進同出的幾個都是本地人,她們生活環境差不多,也能聊到一塊兒去。 就像男同學會不自覺注意到身邊的姑娘一樣,女同學聚在一起談論的不外乎也是學校的男生,那些穿著好生得俊學習成績優秀的更是焦點。 與年年都在絕望將本校戲稱為和尚廟的男同學不同的是,女同學們對這個失衡的男女比例非常滿意,在這個比例下,只要稍微努點力就能處到一個方方面面都不差的對象。 昨個兒李文娟回宿舍來看郁夏不知從哪兒弄來幾節鐵絲,拿鉗子擰巴擰巴就做成衣架,她當時都看傻眼了:“你倒是能耐,還能想到這法子,鐵絲又是從那兒弄的?” “上一屆的師兄給的,鉗子也是問他們借的?!?/br> “……還有人帶這個入學?” “本地的嘛,說是家里有人在鋼鐵廠工作,銅絲鐵絲他那兒都有?!?/br> 李文娟就奇了:“你不是一心撲在學習上,對男同學都不多看一眼?我們聊起來也不見你搭話?!?/br> 郁夏想了想:“我們系課業繁重一些,忙不過來的時候就不太會注意其他事,但也不像你講的那么夸張?!?/br> 都說到這兒了,李文娟就多了句嘴:“那你喜歡咋樣的男同學?你看誰好?有看對眼的嗎?” 郁夏當真琢磨了一會兒:“我還沒喜歡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