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熜:“我記差了……” “你能記住千年以前,與你毫無瓜葛之人的姓名乃至生平,卻叫不出與你比鄰半年多的鄰居的名字。因為那些被人記住的,不曾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的,都曾或多或少影響過歷史。歷史是由萬民書寫,這不假。但其中興衰翻覆,終究逃不開這些手握權柄之人?!?/br> 她微微探頭,一雙深色瞳仁背著光,黑黢黢的:“若有機會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又為什么不呢?” 朱厚熜聽她所言,少年人心中一陣豪情激蕩,然而他卻始終對那禮法心有疙瘩,思及于此,又不由道:“可他們讓我以皇太子之禮入京,還要讓我將生身父母屈為叔親!” “所以你就與他們硬碰硬,如果對方不依你所言,你就拂袖而去?” “我……我實在接受不了!” 她站起身,直言道:“古往今來,能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哪有過剛至強之人?你想要登上那個位子,就要懂得博弈,要懂得隱忍。你滿身的豎子意氣,被人一激便要沖上去拼命,早晚是要吃虧的?!?/br> 朱厚熜與楊廷和鬧翻后,不是沒反省過,他當時是沖動了些,若袁宗皋在場,此時也定如楊清笳這般說。 “我之前已經說過,我此番來,不是為了勸服你順從楊廷和,只是希望你能考慮清楚,并非所有事情都必須要一刀切,徐徐圖之,有時才是上上策?!?/br> 朱厚熜看著她,此刻他終于隱隱約約明白了對方意思。 “當或不當這個皇帝,并不是選擇吃魚或是熊掌的問題。你若想做皇帝,就應當知道那個位子的榮耀,明白那個位子的艱辛。與其稀里糊涂,不情不愿地就犯,不如就想想清楚。你將這些考慮清楚后,也許就會明白自己應該如何決斷了。這個帝國國祚已百余年,無論如何,天下萬民都在等著一位中興之主……” 楊清笳說完,便起身走到了門口,留他一人思考。 她“吱呀”一聲打開門,卻聽身后人突然問:“要是你,你會如何選?” 楊清笳并未回頭,她停在門口,想了想,并未直接回答他,只輕聲道:“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br>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影兒8810的地雷,謝謝所有訂閱收藏評論的小天使~ ☆、第139章 登極 楊廷和并沒抱什么希望,他甚至已經做好了另作他選的準備。 次日, 約定的時間到。 楊廷和與定國公徐光祚、壽寧侯張鶴齡、駙馬都尉崔元、大學士梁儲、禮部尚書毛澄等一干重臣, 悉數候在門外。 驛館簡陋的房門“吱呀”一聲打開, 枯坐了一夜的人, 終于走了出來。 他頭發散亂, 下顎已冒出了稀稀疏疏的青色胡茬, 皺皺巴巴的衣服前襟上滿是墨水污漬…… 然而最讓眾人驚訝的,并不是他現在的狼狽。 人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可眼前人僅僅過了一夜,卻如同脫胎換骨。 朱厚熜負手立于房門口, 眼睛里再也沒有了往常的桀驁和肆自,可那眼神卻又分明透著一股年輕的鋒銳。 楊廷和望著一身落拓卻氣質睥睨卓然的朱厚熜,不由想, 究竟那個女子和他說了什么。 似乎一夜之間, 他就從一個少年, 成長為了一個男人。 “殿下……”楊廷和忍不住開口道。 所有人都在等著朱厚熜的決定。 他幾步下了臺階,站在眾人面前。 朱厚熜看著他們忐忑的神色, 微微露出一個笑意,卻讓人看不出是真心還是假意:“小王考慮了一夜,小王與諸位大人均為大明子民,一切理應以大明基業為重,關于繼統禮議之事,小王之前的確有些沖動,還望諸位大人見諒。 這話一出, 眾人不可置信地互相看了一眼,齊齊揖道:“殿下言重了?!?/br> 朱厚熜將負于身后手中拿著的信遞給楊廷和,道:“這是小王的手書,請楊大人代為轉交給太后她老人家吧?!?/br> “這……”楊廷和接過,有些猶豫。 朱厚熜并未多說,只道:“待太后看過后,自有決斷,無論有何吩咐,小王定當遵從?!?/br> 楊廷和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憂心。 他敏銳地感覺到了朱厚熜的變化,對方已懂得了博弈,懂得以退為進,懂得了避重就輕。 楊廷和心中喟嘆一聲,只得道:“老臣這就回宮?!?/br> 沒有人知道朱厚驄在信中說了什么。 太后看過此信后,同樣回了一箋,命朱厚熜于次日,從大明門入,在奉天殿即位。 祭祀大典延后,父母禮節之爭,自然也延后再議。 ----------------- 登極儀從清晨即告開始。 奉天殿門外,龍旗十二,北斗旗一,虎豹各二,馴象六。 丹墀左右設布黃麾仗、華蓋、豹尾龍頭竿、信幡、傳教幡、告止幡、絳引幡、戟氅等各三行。 殿門左右、設圓蓋一,金交椅、金腳踏、水盆、水罐、團黃扇、紅扇等皆由校尉擎執。 鼓樂聲起,拱衛司鳴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捧表以下官員,由殿西門入。 新帝換上一身袞冕,受萬臣三跪九叩。 文武百官和天下子民此時并不知道,這位年僅十五歲的少年,能不能托起這個龐大帝國的明天。 他們也不知道,這位以小宗之身繼統的外地藩王,能不能一改土木堡之變后大明的衰頹疲敝,再現王朝往日的榮耀與輝煌。 一切都是個未知數,唯一可知的,是這位少年天子,與他的堂兄是不同的。 整個登極儀從清晨持續至傍晚,連一旁主持儀式的禮部諸官都已面色疲累,年紀輕輕的新帝卻未有絲毫不耐。 朱厚熜披厚重的冕服,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上滿是肅穆,他一步步拾級而上,在眾人的煊赫聲中,終于坐上了龍椅。 那一刻,他似乎感覺到,自己的一部分已經死去,卻又有一部分,活了過來。 正德十六年,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成為大明開朝以來第一十一位皇帝,次年改元嘉靖,史稱嘉靖帝。 與紫禁城內新帝登基的熱鬧場景不同,此時楊宅書房內,楊清笳正在安安靜靜地看著書。 那本書是上次從方九藤的那兒拿回來的。 這書無頭無尾,似乎不過是其他成體系的作品中的一片殘章。 其上記載的文字詰屈聱牙,楊清笳本來古文造詣就一般,且這書的字體和行文制式并不像是當代的作品,讀起來就更加的費勁兒。 她耐著性子,不求甚解地看了幾頁,上面都是些醫學經絡之類,甚至還有人體剖解的粗略圖樣,其中還有一頁,似乎專門講述了換臟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