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笑得一臉無辜。 “阿辰只是想著許久沒見到皇祖母了,這會正打算去給皇祖母拜壽哪?!?/br> 貓兒說著再次行了一禮。 “若皇伯伯沒有其他事,那阿辰就告辭了?!?/br> 貓兒剛想開溜,卻又被高祖帝給拎了回來。 “你父王哪?先前他帶著百里郡主過來,可是好些時候沒有露面了?!逼鋵嵏咦娴鄹胫栏邼u離對青司為什么那么特別。 想到自己父王剛剛經歷的一切,貓兒意味深長的指了指那殿門的方向,然后趁著高祖帝不注意麻溜跑開了。 “郡主,您腳踝上的傷勢雖然可以讓您短暫行走,但是最好還是不要用受傷的那只腳踝著力?!?/br> 院判說著將鼻煙壺放在高漸離的面前來回晃了幾下。 刺鼻的煙草味喚回了高漸離的神智,他皺皺眉頭,將自己從那場宿醉當中抽身而來。 高漸離看看站在一旁的院判,又看看坐在身側的喝茶的青司,終于想起他之前答應了為青司療傷。 “你的腳踝,可好些了?” 高漸離剛一開口,就察覺出有些不對勁,他的臉頰火辣辣的疼著。 見對方一醒來就問及自己的傷勢,青司放下茶盞轉過頭去。 目光清醒,精神奕奕,顯然與剛才醉眼迷蒙的輕薄登徒子大相庭徑。 “多謝燕王記掛,青司已經好多了?!?/br> 青司額首回到,目光卻在高漸離臉頰上不著痕跡的掃過。 院判看著眼前,相互客套的兩人嘖嘖稱奇。 實在讓人難以聯想起先前種種,尤其是百里郡主那一巴掌,簡直就——震撼人心。 “青司好些了?” 院判正想著,就見高祖帝從門外而來。 眾人當即跪下紛紛行禮。 青司原本也想跪下,卻被高祖帝攔了下來。 “都不是外人,不必如此?!?/br> 高祖帝坐在圈椅上問向院判。 “郡主傷勢如何了?” 院判當即將青司的傷情對著高祖帝說了出來。 在聽到院判提及需要修養一月才能好些的時候,高祖帝眉頭一沉。 “竟然傷的這樣重?” 青司聞言笑笑。 “圣上,院判這是打算將自己的功勞抹過哪,他與我用了一種藥酒,此時青司已經能夠落地行走了?!?/br> 即使面上不顯,但百里青司心里是有些怕的。 她怕高祖帝因為這種小事,直接將自己去國子監一事抹過不提。 高祖帝一想就知道青司這樣急著為太醫院院判邀功是為了什么。 若是他先前還對著青司去國子監一事多有顧慮,現在卻即使心有顧慮也不得不應下。 先前青司受傷一事,他實在讓這個忠臣的女兒受委屈良多。 “即是受了傷,也別急著下地,回去好好將養,等著好利索了再去國子監也不遲?!?/br>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青司知道,這就是高祖帝的應承,又或者說是——補償。 “多謝圣上關懷,青司記下了?!?/br> 說起了這個,高祖帝卻是想起了其他。 “朕聽佴俢說,你這義兄乃是神靈托夢與你母親,這才過繼的?” 高祖帝會問及此事,早在青司預料之中。 “是有這樣的事,就連母親都說大哥是菩薩送與她的?!?/br> 青司從來不擔心這種謊言會不會被揭穿,因為做夢這種事誰能說的準哪。 “那他的底細你們可是摸清了?” “圣上別再這里逗弄青司了,您是真龍天子,這天底下那有事情能逃過您的耳目?!?/br> 季行止這事高祖帝確實派佴俢查探過,喪母父不慈,被除族趕出家門,又被百里玉影帶回過繼。 要說這或許真的是命,畢竟對方無論是出身還是自身修養氣度,都襯得上季錦堂的身份。 而高祖帝最為滿意的是他對青司的態度。 即使面對他這一國之君,也能為了青司站出,這已經能夠證明他的品性。 “這人確實不錯,相信不會弱了你父親的名頭?!?/br> 青司笑笑,“多謝圣上夸贊,青司先替大哥謝過了?!?/br> 高祖帝正與青司閑聊著,就見佴俢從旁走出來報。 “圣上,大皇子與二皇子在門外求見?!?/br> 高天佑過來并不奇怪,畢竟青司受傷與蔣家有關,可是高佐既然也過來了? “來的就只有他們?” 佴俢抬頭看了高祖帝一眼,“德妃娘娘也隨著一同過來了……” ------------ 111求親(加更?。?/br> “還請皇上原諒則個,聽聞郡主因為碧微丫頭受了傷,所以臣妾就不請自來了?!?/br> 德妃對著高祖帝見過禮后,就很是親熱的坐在了青司的身邊。 “傷口好些了嗎?” “還疼嗎?!?/br> “可還需要多傳幾個太醫過來看看……” 德妃一坐下那關切之言就沒巴拉巴拉的沒停過。 青司坐在一側微微的笑著,既不打斷也不回答。 蔣家前腳才剛因為她失了秀女的資格,德妃后腳就對自己如此熱情,這其中總是有點讓人揣測玩味。 要知道這宮里的女人,身后母族的強大與否,才是她一生榮辱的關鍵。 見青司不回話,德妃也不惱,她一面與青司閑話家常,一面看著青司笑的越發艷麗。 這笑看的青司暗自皺眉,這總能讓青司想到,前世琴家主母見到自己時,眼底滿溢的算計。 這德妃究竟想做什么。 “臣妾一看百里郡主就覺得親切,若是臣妾也有一個這么乖巧的女兒就好了,可惜天佑雖然對臣妾和皇上也是孝順,可就是感覺不如女兒家來的貼心?!?/br> 德妃對著高祖帝說的這些恭維言語,聽得青司心中警鈴大做。 尤其這時候高佐與高天佑好似踩著拍子一樣從門外而來。 “兒臣見過父皇,燕王?!?/br> 對于自己這兩位兒子,高祖帝還是很滿意的。 謙遜有禮,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