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眼色,趕忙帶著人出到了外面。 胡姑姑嘆了口氣,這才把昨個和今個的事說了一遍。 二太夫人道:“你想如何?” 二老爺道:“兒子想請母親查清楚這事?” 二太夫人點了點頭,“這事我會查清楚的?!?/br> 等董盛興剛離開,胡姑姑便勸道:“我的太夫人,您的身子這才剛剛有點起色,您怎么能cao這個心呢?” 二太夫人搖頭,“六少爺是嫡子?!?/br> 胡姑姑不在說什么了。 因為六少爺未滿周歲,夭折的孩子是不能進祖墳的。 董家每代夭折的孩子很多,所以單獨有一個山頭是埋董家未成年的孩子的。 六少爺沒有葬禮,只有一個小棺材把他抬出了董家。 與此同時抬出去的還有花姨娘。 花姨娘就在剛剛血崩了,直接一命嗚呼。 所有的事全都卡在了花姨娘的身上,沒有人知道,她當時到底有沒有給六少爺喂了不該喂的東西。 二太夫看著胡姑姑道:“這事,你怎么看?” 胡姑姑道:“如果不是一早就預謀好的,那就是花姨娘的無心之過?!?/br> 二太夫人道:“讓人盯著桂姨娘,她這會子動作真是太不明智了?!?/br> 胡姑姑一愣,沒敢接話,直接出去吩咐去了。 二太夫人的不作為,讓董盛興開始著急了。 這事顯然已經觸碰了董盛興的底線,他無論如何都要繼續追查下去。 二太夫人聽完府內管事的報完大事小事后,揉著額頭,道:“就以六少爺夭折的事,把董如意接回來。如果真是有人想要害董家的孩子,董如意同董世杰都跑不掉,咱們就坐等其變,只可惜了董如意不是董家親生的?!?/br> 董如意雖然不是董家親生的,卻是董三爺的心肝寶貝,還是西董如今唯獨剩下的兩個孩子中的一個?!?/br> 二太夫人做了決定,胡姑姑親自去了一樣陳家。 依舊是那個花廳,依舊是陳夫人親自見了她。 胡姑姑行禮道:“奴婢是奉命來接如意小姐回府的?!?/br> 胡姑姑直接道出了來意。 陳夫人搖頭,道:“這事我可不敢應下,你還是等我家老爺下學回來吧?!?/br> 胡姑姑心下一緊,她挑這個時間過來,為的就是多開陳家老爺。 她見陳夫人不再說話,只顧著品茶,她咬牙道:“親家夫人有所不知,我們家的六少爺沒了?!?/br> 陳夫人的手一抖,放下茶杯,她用絹帕拭了拭嘴,道:“請轉告親家老爺、夫人節哀?!?/br> 胡姑姑見陳夫人又不言語了,繼續道:“我們二老太爺同二太夫人因為十爺和六少爺的事,太過悲傷了,我們二老爺這才想著讓如意小姐回去,有個孩子在側,也好讓他們寬寬心?!?/br> 陳夫人搖頭道:“話是這樣說的,可是如姐年紀太小了,這會子家里又沒有個大人在一旁看著,一旦哭鬧上了非但不能寬慰老人家,還會給你們添麻煩,這事親家老爺可是想的不周全了?!?/br> 胡姑姑直接被頂了回去。 董如意已經知道董家來人了,她坐在小桌子旁正在下一盤棋。 香菊有些著急,這是她頭一次來陳家,也是頭一次坐等董家來接她們回去。 香菊幾次都欲言又止的,最后端了點心道:“小姐,您說陳老爺會讓咱們回去嗎?” 董如意笑道:“回與不回又能如何,那邊想必已成定局了?!?/br> 香菊不明白董如意在說什么,著急道:“什么定局?小姐不是怕那些個姨娘把事推到咱們院子人身上嗎?” 董如意道:“香菊,你是我的大丫頭,你要學會斟酌應對任何事情,今日來陳家的是二太夫人身邊的胡姑姑,既然她來接我,那就說明這事二太夫人插手了?!?/br> 香菊依舊不明白,董如意嘆息道:“三房如今連個正經的主子都沒有,光是幾個管事的奴婢,哪里就能使得動花姨娘了?二太夫人陪著二太老爺多年,這個她哪里會想不通,或許她使人來接我回去,為的就是想用我引出真正的幕后人,只可惜…” 董如意低下頭走了一步棋,并沒有繼續說下去。 香菊已經聽傻了,自家小姐竟然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那她為何還準備要回去? 她趕忙道:“如果是這樣,那我們說什么都要留在陳家,咱們哪里是她們那些人的對手。以前奴婢就聽牙所里的婆子們說過,真正藏污納垢的地方不是花街柳巷,而是那些個豪門望族的后宅里?!?/br> 董如意道:“非也非也,你看外祖家不就很好?” 董如意用手指了指桌上的茶碗,香菊見里面的茶水不多了,趕忙拿起去到一旁填了半碗水。 董如意平日里不管是在什么場合,她都用正規待客的茶碗喝茶。 而在江寧,不管是大戶人家還是小戶人家,后宅里用的全都是茶杯。 除非是特別講究的文人才會用帶蓋的茶碗,例如陳老爺。 茶碗帶蓋,偏大,放茶葉后,沖水泡制飲用;而茶杯無蓋,較小,是用茶壺沖泡好茶水以后倒入飲用的。 香菊也曾提議給小姐用茶杯飲水,主要是因為平日里小姐都是自己喝水的,小才方便拿放。 只是被周mama回絕了。 第一百三十章 又來接人 ? 并不是周mama的規矩多,而是董如意規矩多,換茶碗是董如意特意要求的。 京中自古就流傳著一股飲茶風,不管是文人雅士還是后宅的夫人、小姐們,全都偏愛用茶杯飲茶,只是她們的那個叫茶藝。 大周立國后,蕭氏王朝的每個皇上都特別注重禮樂文化,尤其是當今的皇后娘娘,那一手茶藝就連皇上都時常的贊不絕口。 隨著京中貴族們的相互吹捧和效仿,京中貴婦們把茶藝也算作了一項才藝,但凡京中的才女,全都能泡出一手的好茶來。 后來這股茶風從京兆傳了出去,如今大江南北都在效仿,江寧也不例外。 只是傳到江寧后宅的茶藝卻是變了味道。 董如意不曉得其他地方是如何泡茶的,只知道江寧這里無非就是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