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自己還得順著他的意思,自行請命,前去華夏。因為這一趟,對自己而言,不僅僅是危險,還有可能是一個機會。 “兒臣愿為皇阿瑪效勞,前往華夏?!?/br> 四貝勒往旁邊邁了一步站出來,隨后跪倒在地上。 康熙看到四貝勒自行請命前往華夏,嚴重閃過一絲贊許,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由你帶領五千士兵前往華夏,此去路程艱險,望你能平安歸來?!?/br> “啟稟皇阿瑪,兒臣認為,此次各國的使團出使華夏是為了友好鄰邦,若是帶上五千士兵,恐怕在華夏會收到猜忌。兒臣認為帶上水手等一共五百人即可,水路人太多用處也不大?!彼呢惱章牭娇滴跽f的五千人,馬上就回答道。 要是真的帶那么多人前往華夏,恐怕就不是使團,而是軍隊了。而且根據傳教士們的消息,各國前往華夏都沒有帶太多的軍隊,就怕華夏回誤會,所以大清也不能太特立獨行。 大清這邊確定了這次行程的人員、時間和路程做好準備之后就開始出發了。而其他的國家,例如意國等國在收到華夏全面開放,歡迎各國來訪的時候也在猶豫著是不是要派使團前往。這是這次了解華夏的好時機,若是能和華夏在其他方面達成合作,那對于意國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但是想想之前的戰爭,意國和華夏的對立,又有些不確定若是派人前往,華夏方懷恨在心,那就難辦了。所以意國的人先是給華夏在意國的辦事處遞交了訪問函,在得到對方明確的回答之后欣然準備前往華夏的事宜。 而和意國一樣忐忑的還有R國,現在的R國剛經歷國戰爭而且天皇已經被廢掉,掌權的是軍部的軍閥們。收到這個消息還特地開了一個會議,來決定是否派人前往。最后會議通過派人前往華夏,由松下帶隊。 一時間,前往華夏成了各國人民茶余飯后的話題,其中還提及了華夏各種神奇的商品,強悍的軍事,簡直都可以成為一部傳奇了。 而在華夏,陸續到達的使團讓華夏的人民大開眼界,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外國使團。那么多的外國使團來到華夏,可見自己的國家是真的強大。 最先到達的是YF兩國的使團,因為他們本來就在華夏國內,聽說這一回其他各國也會來到華夏,到時候華夏會舉辦晚宴,招待各國的使團,過一段時間更是華夏的國慶節,所以他們便回到了蒼龍市,等待華夏舉辦的國宴,以及即將到來的國慶節慶典。 由于來的使團人數眾多,所以在開放外賓招待樓的同時,還開放了有名的萬國園。萬國園,每個園子分別了參照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建筑風格修建的集各國特色于一身的特殊外賓招待園區。 這是瑾寧之前讓人弄的,以后的華夏可能會有很多大型的國際盛事,建一個特別的園區在平時可以作為旅游展覽,特別時期也可以用來招待外賓。 目前華夏國已知的要前來華夏的使團有二十三個,已經到達的有十八個。 大清離華夏不是最近也不是最遠,但是在眾人抵達華夏的時候已經有許多使團已經到達。四貝勒看著遠處碼頭上熙熙攘攘的人,還有碼頭上各種奇怪的建筑居然可以建得那么高?等船只靠近了 ,四貝勒更覺得華夏的所有東西都是聞所未聞。 之前在大清的時候看到華夏的手電筒和自行車已經覺得很驚奇,但是來到了華夏,看著街道上停放的各式各樣的自行車,用琉璃做的門和窗。這些在大清都是前所未見的,而且街上的民眾從每個人的笑容中可以看到其發自內心的高興。還有一些人膚色居然是黑色的,而這里的人仿佛已經見慣了,并沒有什么異常的反應。 四貝勒覺得自己像是走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這里和大清的差別實在太大,心里有些無所適從。 下了船,走在華夏的街道上,平整筆直的街道就像是整塊大理石鋪成的一樣。街道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還有明顯可以看出是洋人的人在街上各個商店逛著。 四貝勒跟路上的行人詢問了外國使團來訪辦事處的地址,就帶著人去辦事處了解情況去了。辦事處的人知道女王陛下和大清的關系匪淺,所以也就沒有拖延,安排人帶著大清的一行人坐上火車,前往蒼龍市。因為隨行的人員眾多,所以決定只帶五十人去便可,其余的人都在藍灣市等候。 四貝勒等人坐上了華夏人口中的火車,一時間瞠目結舌,本來以為所謂的火車也就是和大清的馬車差不多。但是看到這輛火車的外形的時候,他們無法想象這輛火車是以什么來拉動的。等到火車開動的時候,這速度也讓他們十分驚訝??粗巴庖恢蓖蟮雇说娘L景,四貝勒突然覺得這一趟可能到顛覆他平生的認知。 火車的速度在當時來說是比較快的,所以幾個小時之后他們到達了蒼龍市。蒼龍市作為華夏的首都,其繁榮程度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的。四貝勒等人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但是車站里的燈光使得這里就像是白天一樣明亮。 出了車站,外面雖然沒有車站里那么明亮,但是昏黃的路燈在佇立在道路的兩旁,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火龍劃破黑夜。 看著這燈火輝煌的夜景,四貝勒內心是震撼的,這樣聞所未聞的奇景,大清何時能做到。還有這些東西的背后還有多少沒有看到的東西存在,華夏和大清的差距現在看來比預估的還要大很多。 帶路的人將四貝勒一行人帶到了萬國園,因為已經事先打好招呼,所以住所也已經有人安排好。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四貝勒一天都處在驚訝的情緒當中。終于一個人冷靜下來的時候,他感到自己所認知的世界崩塌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很多未知的東西,沖擊著他的思想。 四貝勒靜坐在房間里,打開窗戶,看著和大清不一樣的夜景,眼中劃過堅定,既然大清現在已經落后,那就需要改變。不管外面的形勢如何,只要變得強大那就無人敢招惹。 想清楚了自己要走的路,四貝勒拿出筆墨紙硯,開始奮筆疾書,將自己在華夏的所見所聞都一一記錄下來 ,以及自己的感想,對大清以后發展的建議等。一時間,思緒如飛,筆走龍蛇,寫滿了幾頁紙。 四貝勒將這些小心翼翼地收好,他并不打算將這些呈給皇阿瑪,而是留著自己以后也許能用得著。他知道皇阿瑪現在想要留名千古,實行的是仁政。所以對底下的官員很寬容,但是過度的寬松使得現在吏治混亂,江南官場貪腐嚴重,皇阿瑪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于官員太過于仁慈只會讓他們貪得無厭。民間和底下的官員或許稱頌皇阿瑪的仁慈,但是這些好名聲換來的或許是幾十年后的一個爛攤子。若是自己……四貝勒陷入了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