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女子走到殿中間便聽了下來, 直直的看著坐在龍椅上的康熙, 淡淡地說道“一直聽路易十四說大清的皇帝何等的英明, 今日一見果然威嚴無比。吾乃華夏女王,受大清邀請前來, 不知皇帝陛下要如何調解我華夏與R國的矛盾?” 瑾寧沒有過多的廢話, 直接地說了這次的來意, 然后直挺挺地站立在大殿之中。 而在龍椅上的康熙在女子走進來的時候便愣住了,這張臉, 和自己的皇貴妃十分的相似,就是后宮中的小佟貴妃都沒有此人長得如此像她。而在場的臣子中,見過皇貴妃的人都沉默了,此人到底是何人,為何如此像皇貴妃,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陰謀? 一時間大殿內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知道原因的人是不知道該說什么,不知道原因的人是不敢說些什么??滴踉阢渡窳艘魂囍蠡剡^神來,“來人,賜座?!?/br> 瑾寧看著扛上來的椅子,也沒有客氣地直接坐下來,而影一則是站在了瑾寧的背后。 “此次邀請您前來是為了R國之事,不久前R國天皇來到我大清求救,稱華夏出兵攻打R國,以致百姓流離失所,目前R國已經全部被華夏所控制。不知可有此事?”康熙回過神后當做什么也沒發生,繼續回答瑾寧剛才的問題。 “是有此事?!辫獙幹苯踊卮鸬?。 在場的人一聽,不由地一頓,這人怎么就這樣承認了?本來還準備了如果不承認就安排R國使團進來對峙,結果人家那么爽快的就認了。 “R國是我大清的從屬國,華夏出兵R國是不是對大清太過不敬?”康熙沉聲問道。 瑾寧勾起嘴角冷笑道“R國是大清的從屬國,所以華夏出兵R國就是對大清的不敬,大清是這樣認為的?那R國在歐洲挑動YF兩國對華夏的戰爭;慫恿Y國商人向華夏走*私鴉*片;命軍人假扮海盜打劫我華夏商船并意圖滅口;在歐洲發布華夏威脅論,挑起歐洲各國對華夏的敵意,這些都可以算在大清的頭上?那這是大清對我華夏的挑釁咯?” 在場的人聽到瑾寧的話大吃一驚,沒想到小小的R國竟然敢如此膽大妄為,同時也對這位華夏女王在皇上的威壓下還能據理力爭,果然好氣魄。但是按照對方的說法也挑不出什么矛盾,既然大清因為華夏對R國出兵而認為華夏對大清不敬,那華夏也可以認為R國做的就是大清對華夏的挑釁。 康熙聽到這些話先是眉頭微皺,像是對方的話讓他很不滿,接著又像是想通了什么,開口道“這些事情若真是如你所言,那確實是R國的過錯,但是大清從來不曾授意過這些事情,這只是R國自己行事,與大清無關。華夏悍然發動戰爭并不能解決問題,這次請你們過來也是希望你們能友好協商,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br> 瑾寧聽到康熙現在就把R國所作的說成成是他們自己的國事,而華夏發兵R國就是對大清不敬,真是可笑,自己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雖然不是大清所為,但是大清作為R國的宗主國是否可以給華夏一個交代?這些事不僅是華夏的一面之詞,YF兩國都是有證據的,但是礙于大清不好出面,華夏作為受害方,要求大清給一個解釋應該不過分吧?”瑾寧巧舌如簧的把本來大清向華夏要解釋變成華夏向大清要解釋,而且有理有據,讓人不容辯駁。 “此事大清并不知曉,需要了解過后才能定奪。但是目前華夏占領整個R國是否也不妥?” “皇帝陛下既然說會給華夏一個解釋,華夏是相信大清的皇帝是一言九鼎不會食言的。至于占領R國之事,那就要等大清的解釋再詳談了,總不能什么都不說就讓華夏退兵?您說是不是?尊敬的皇帝陛下?!?/br> “既然如此,那只能等大清和R國協商過后再做定奪。不過不知女王陛下是哪里人?長得很像朕一位故人?!笨滴跽f完了R國的事情,開始想從瑾寧口中試探出她的身份。 瑾寧打太極道“不知吾長得像皇帝陛下的哪位故人?可否前來一敘?之前也沒見您的大皇子和四皇子提起?” 在場的人都將目投向大皇子和四皇子,大皇子直郡王一臉的茫然,顯然是不知道自己皇阿瑪說的是誰。四皇子則是一副冷臉,沒人能從他臉上看出什么,但是其一副很坦然的樣子顯然也不知道皇上說的是誰。 康熙幽幽的開口“長得像朕的皇貴妃,老大不常見,老四當時年紀還小,怕是都不記得了?!?/br> 康熙以一種懷念的語氣說起那位皇貴妃,除了有些懷念之外也是想打親情牌,見這位和皇貴妃如此相像的臉,說是沒關系都不會有人相信,但是目前還不知道是不是佟家的人還是皇貴妃母家的人康熙在腦中搜尋著這兩家十幾年前出生的女孩,一無所獲,難道是外室所出? 要不是瑾寧知道上面這位皇帝的渣屬性,恐怕真的被這位精湛的演技折服,認為這位是個情圣了。 瑾寧微笑著說道“以前的事情記不太清楚了呢,畢竟離開大清的時候年紀還小,應該是在京城吧,只記得家母早殤,家中其他人沒有印象了。怎么?皇帝陛下這是想要幫我尋親?” 對方雖然笑著說話,但是陡然提升的氣勢讓康熙明白眼前的人對于自己提到這些很不高興,但是為了利益,這些可以當做沒看見??滴趵^續說道“若是家中還有親人,早日找到也是好的,畢竟血脈之情不可割斷?!?/br> 仿佛話中有所指,但是瑾寧可不在乎,“血脈之情不可割斷么?看來大清確實是以孝治天下啊?!?/br> “這是自然,百善孝為先。難道華夏不是這么認為的?”康熙開始給瑾寧設下語言陷阱。 瑾寧仿佛不知道般說道“當然不是,華夏講究法制,依法治國,不管是刑事還是民事,都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而管理者亦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來行事,一切都要遵守相關制度。譬如洪澇災害,有防洪工作方案,由各部出臺防治洪澇災害的實施方案,各地在不違背部級方案的情況下出臺自己的地方性實施方案并交由部級審批,層層而下,在基層的工作中必須按照工作方案幾月份開始測量水位,水位到達什么程度需要疏散下游的人民,這都是有規定的。孝在華夏是一種道德亦是法律中的一部分,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所以華夏最講究的還是法治?!?/br> 瑾寧壞心眼地曲解他的意思,然后解釋了一大堆,就是不談到康熙想說的方面。但是坐在龍椅上的康熙聽到華夏的賑災工作方案時眼前一亮,不由得對眼前的人投去欣賞的目光,看來她在治理國家上還是很有想法的,思考著在大清能否實行這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弊端是什么? 在場的人聽到瑾寧所說的華夏工作方案也陷入了沉思,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