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0
皺眉,重新理了理思路,這才抬頭對那位羅娘子誠懇笑道:“娘子盛情,莫愁愧不敢領。手藝人,原就該靠手藝養活自己,在外闖蕩雖辛苦,卻好歹活得踏實。何況,”她又抿唇笑了笑,“怕是娘子還不知道,我那養父母都是有本事的,便是我不出去接活,我父母也能養活我……” 她想跟眼前之人說一說她如今生活得如何美滿如意,她想告訴那人,她已經擁有了她想要的東西,不會再去惦記那些早就已經不屬于她的東西,可張口間,卻是忽然又想起,這人從來沒問過她如今過得如何,也沒問過她過去是如何過來的。顯然人家關心的只是她對她會有什么樣影響罷了。 于是她再次抿唇一笑,向著那位羅娘子行了個屈膝禮下去,抬頭深深看著那位道:“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梳頭娘罷了,不值得娘子如此掛心的?!?/br> 后來,這位羅娘子到底沒叫阿愁替她梳頭,只叫丫鬟春香給了阿愁打賞了一個上等的封兒,便將她打發了出去。 將阿愁送到后門處,春香拿眼斜著阿愁道:“這是我們娘子心性兒好,換作別人像你這樣不知好歹,哪還肯給你什么厚賞,早一頓板子將你打出去了!你可惜福著吧!” “是呢,我可惜福著呢?!卑⒊钚ξ貞?,將那串大錢塞進懷里,便抱著她的妝盒出了長史府的后門。 站在后門臺階上,抬頭看著頭頂的一片艷陽天,阿愁再次抿唇笑了。原來阿愁的“愁”,不是憂愁的“愁”,而是綢緞的“綢”。 相比起那貴重的綾羅綢緞,果然還是“莫愁”這個名字更吉祥,也更好聽。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以為不會再斷更的,結果這一章寫了三天,淚,真心感覺竹娘才盡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進京 從長史府出來,路經攬月橋時, 阿愁站在橋上, 看著橋底悠悠蕩過的木船一陣發呆。 若說之前在那府里她總莫名想要發笑的話, 這會兒事過境遷, 整個兒平靜下來后,她卻又是一陣興意闌珊了。 和總想像著家人還會來接自己的吉祥不同,不管是穿越前的小阿愁還是穿越后的大阿愁,其實她心里一直都很清楚地知道,她的家人是再不可能來接她了。至于那位羅娘子為什么會突然冒出來, 一向總愛把人和事往最陰暗處想的阿愁覺得,只怕這是她給自己做的那個妝容惹出來的禍。 如果她沒有把自己貼出個雙眼皮,如果那樣的妝容不是令她看上去跟那位羅娘子極為相似, 也許那位也不會冒出來吧。 阿愁仔細回憶了一會兒自己在那府里的言行, 覺得她已經把自己不想再跟那家人有任何瓜葛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了,又衡量了一會兒那家人再來找自己的可能, 覺得這種可能性極小,便嘆了口氣,才剛要從泛著金光的河水上移開視線, 忽然就聽得耳畔響起一個清脆的嗓音: “賣水啦,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賣江心水啦……” 那聲音聽著頗為耳熟。 阿愁探頭往河里看去,就只見前方撐來一只小木船。那船頭處的竹竿上掛著幾只竹筒子,船艙里則擱著三口大木桶。撐船的, 是一個相貌憨厚的年輕男子;那站在三口大木桶旁,挽著衣袖招徠生意的,卻是個眉眼俊俏的年輕娘子——不是別人,恰正是那據說已經嫁到鄉下去的喬娘子。 阿愁見了,忙勾住橋欄桿,腳踩在欄桿最下面的一道橫木上,伸手沖著那船上揮手叫了聲:“船家!” 喬娘子一抬頭,看到橋上的阿愁,頓時就笑了起來。她伸長手臂在那撐船的年輕男子背上拍了一記,又指了指阿愁,那男子便把船撐到了橋下。 喬娘子抬頭看著阿愁笑道:“怎么就你一個?你師傅呢?” 阿愁彎眼笑道:“如今我滿師了呢?!庇趾闷鎲柕?,“你什么時候改行賣水了?” 喬娘子也眼兒彎彎地笑道:“哪能呢,這不過是趁著農閑,且正好家里也有只船,我們就跑去金山寺打了些江心水來賣。要說起來,也是你們城里人講究,泡個茶還要什么江心水,倒便宜了我們掙幾文閑錢貼補家用?!?/br> 阿愁一聽就笑了起來。之前喬娘子也可算得是周家小樓里最為時尚的一人了,渾身都透著一種不甘貧賤的氣息,可經過那么一番折騰后,如今倒甘為農婦了。于是她順勢問起喬娘子這幾年的遭遇來。 喬娘子跟阿愁拉家常的時候,那男人就從懷里掏出個旱煙袋來,才剛抽了兩口,那煙飄到喬娘子那邊,叫喬娘子沖那男人瞪了個眼兒。 男人憨憨一笑,也不怕她,只背轉身去,以身體擋著那煙氣,依舊還是在咂著那煙鍋。 阿愁見了,不由就笑了。顯然,喬娘子這幾年過得不錯。 只聽喬娘子道:“原還想著抽空回周家小樓看一看你們的,可家里兩個孩子離不得人,賣完了水還得趕緊回去?!庇謫栔⒊?,莫娘子和周家小樓里眾鄰居們的近況。 阿愁便把喬娘子走后,周家小樓里鄰居們的事兒都給喬娘子說了一遍,笑道:“我師傅嫁人后,我們也搬了出去?!?/br> 莫娘子嫁人的消息,令喬娘子不禁一陣驚奇,細問之下,知道是嫁了季銀匠,喬娘子不由哈哈一笑,道:“早幾年我就聽說鄭阿嬸要給他倆牽線的,結果事情總不成。早知如今,又何必當初?若早成了親,這會兒孩子都得能打醬油了吧?!闭f著,又是一陣哈哈的笑。 她倆一個橋上一個橋下這般閑聊著,卻是誰也沒注意到路邊會有什么樣的行人經過。阿愁更是不知道,那莫家三嫂正好打這里經過。 那莫家三嫂和阿愁都只見過一面,如今誰也不記得誰了,喬娘子更是從來沒見過這莫家三嫂,所以,當莫家三嫂聽到“阿莫”和“周家小樓”這幾個關鍵詞,忽然于一旁站住,這二人竟誰都沒留意。 阿愁和喬娘子一番閑話后,喬娘子給阿愁打了一竹筒的江心水遞過去,非要她收下,夫妻二人這才撐著船走了。 回到坊前街時,阿愁也沒有留意到后面跟了個人。 等進了門,她養父季大匠今兒正好有事耽擱了,這會兒還沒有去制鏡坊。于是阿愁眼珠一轉,便把喬娘子打趣他二人的話給他倆學了一遍,卻是弄得季大匠和莫娘子全都紅了臉,阿愁這才裝著個一無所覺地模樣,偷笑著回了她的小樓。 那莫家人找來的時候,阿愁正接著生意在外面忙活著。因今兒她跟余小仙她們約好了要聚會的,所以她就沒回來,直到幾人一起吃了個午飯,散了聚會,她這才